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10340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秋期期末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巴川中学20092010学年度秋期期末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题(完成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题号一二三四卷面总分得分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它是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拿起手中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嶙峋(xn) 两栖(x) 老妪(y ) 风雪载途(zi) B蹒跚(pn) 愧怍(zu ) 殷红(yn) 日薄西山(b) C荒谬(mi) 仄歪(z) 阻遏(y) 毛骨悚然(sn) D尴尬(n) 伧俗(chn) 吊唁(yn)

2、 人头济济(j)2下列各组词语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伎俩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赃款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3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B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与共的重担,来回奔忙。 C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D这里没有棕树蛇的天敌,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备受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经过最后一天的“加时赛”,部分与会国

3、最终勉强达成协议。这一协议保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一致共识。不过,尽管本次会议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却依旧难掩失望。因为峰会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这座“童话之城”最终也没能上演令人惊喜的童话,只能将美好的未竟愿望留给2010年的墨西哥。(1)第处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2)第处成分残缺,应改为_。 (3)第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 (4)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5仿写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

4、(4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6文学常识填空。(3分)(1)江泽民总书记曾为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_诞辰100周年亲笔题下诗句:“晨鸣共北门,谈笑少年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2)_国作家_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7综合性学习。(10分) 某班在开展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古今战争知多少 请认真

5、阅读下面的材料后从中提取两条有价值的信息。(4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死亡人数统计表被侵略国家入侵国中国苏联南斯拉夫德国意大利日本军人死亡人数205万866.8万30万350万7.75万185万平民死亡人数1800万1830万120万160万15.3万67.2万(二)文艺作品与战争 请举出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并讲述其中一个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故事。(4分)(三)铸剑为犁应有日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据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消息,10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00分左右(北京时间17时00分左右),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

6、奥巴马。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其致力于加强国际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评审会表示,“很少有人能做到奥巴马那样,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并给人们带来更美好未来的希望。奥巴马的外交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上,即那些想要领导世界的人,必须在以世界上大多数人所分享的价值观与态度的基础上行事。”评审会表示,他们对奥巴马在推动世界无核化上的愿景与努力,给予了特别关注。评审会认为,“奥巴马为国际政治带来了新气象。多边外交重新赢得青睐,联合国及其它国际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8默写填空。(1)_,带月荷锄

7、归。(陶渊明归园田居)(2)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3)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4)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苏轼浣溪沙)(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7)桃花源记一文中,“_,_。”写出了老人和孩子的愉快幸福。(8)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8、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1)不见曦月 _ (2)沿溯阻绝 _(3)良多趣味 _ (4)林寒涧肃 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1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

9、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了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4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318题。(22分)刮鱼鳞的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在这里刮鱼鳞已有些日子了。我每天到小区菜场买菜,走过水鲜摊位时都遇见她在那里埋头刮着鱼鳞,或者在杀鳝鱼。她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在她身上有着极大的反差。那是一张十三四岁的女孩的脸,尽管她脸上的表情漠然似一个成人,可那毫无疑问还

10、是一张孩子的脸,而她手上对付鱼的娴熟动作却又让我惊奇,特别是杀鳝鱼的动作,其熟练是成人也难以达到的。 她在那样的冬天,穿着一件薄薄的红棉服,棉服袖子因长时间的洗鱼倒水已湿透了。她的手因长时间在水里浸泡,显得又红又胖,一颗一颗手指像胡萝卜一样,上半截粗大下半截又细细的,仿佛僵硬得很。她始终不说一句话,沉默着,熟练地忙碌着。刮鳞,抠腮,破腹,取内脏,洗净。她机械地重复着这些单调的动作,看不出她从这种劳动中能得到什么乐趣,也看不到她脸上有什么痛苦和厌恶。 有一回我出差了十来天,回来到菜场买菜,见她换了人家。原来刮鱼鳞的那妇女换了个男人;而她,又到了另一个妇女的鱼摊去刮鱼鳞了。出于好奇,我便故意去买她

11、的鱼。摊主称完后,丢给她去杀。她努力压住那鱼的头腮,这两斤多重的家伙,劲大得很。可小姑娘还是两面一翻,将所有的鳞片刮净。在她整治这条活物时,我问她:“小姑娘,你多大了?”她并不理睬,只是埋头在那动作。我又问:“你家在哪里?”她警惕地望了我一眼,仍不说话,仿佛是个哑巴。 有一天我早晨起来迟了,大约近11点才去了菜场。菜场里这时人很少,显得比平时冷清了许多。我经过水鲜区时,见她正和另一个半大的男孩在说话。我故意走到他们后面,听到她对那个男孩说:“我不敢跟动物的眼睛对视,有一次我同一只猫的眼睛对视了一会儿,吓死我了。”说完她抿嘴一笑,很顽皮的样子,那塌鼻子自然地塌了下去,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嘿,那

12、模样还是个孩子!她的这一笑,不禁使我的心里一亮。 又过了一些日子,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小玲,因为有一回,我听到摊主叫她说:“小玲,把黄鳝杀一下”,“小玲,快一点。”也是那天午后,我竟然在小区超市里遇见了她。她穿了一件花格子的衫子,头梳得整整齐齐,扎了两个羊角辫,光光的,很是好看。只是她在那桂圆精架子上挑来挑去的手,依然通红且粗大着,很似一双橡胶的假手。她见到我,并不认识的样子。过一会儿,她挑了两盒桂圆精,交了钱,走出来后径直走到超市旁一个假山的边上。我见一个男人,正拄着双拐站在那里。她疾步走过去,将手中的桂圆精递了过去,又说了些什么,那男人便拄着双拐,一拐一拐的走了。 日子然而就这么重复着,走过春天,仿佛春天只是一闪,天便开始热了起来。天虽热了,可人们并不觉得,依然各自忙活着。 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很早我就来到菜场。本来想在她的摊位多买些鱼和鳝,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