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102849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5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请将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一、书写(4分)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二、积累与运用(20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虽然只是一条 (p)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的烦 (no ),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 (ch)骋, (

2、rng )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人说:“智者无言。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 ,静静地 , 孜孜地,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驶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A、生活思考追求B、思考 生活追求C、生活追求思考C、追求 思考生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B、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文艺节目。 D、日前,有关媒体公布了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4、

3、古诗文填空。()题必做,题任选一题)(6分)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做人应该有忧患意识,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生于忧患而也”。 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名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花草树木的句子。请任选一种,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两句。 天下亭台楼阁,因诗文而闻名的很多,如黄鹤楼、岳阳楼、醉翁亭、滕王阁等。任选一座,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两句。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 2006年5月20日14时整,

4、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标题: 6、综合性学习。(6分)宁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心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爱心行列。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建一个“爱心图书馆”。作为本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请你向全班

5、同学作一次捐书活动。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鼓动性。(60字左右)(2分) 请你选写一句名言警句或一副对联(也可以自己创作),用作“爱心图书馆”的环境布置。(2分) 为了激发山区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大家准备制作一些书签,用来向他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参照示例写出你这张书签的文字内容。(2分)示例: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孤身一人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坚毅顽强,精神可嘉。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

6、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

7、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出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

8、解物中吸取养料。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选自2005年6月号世界博览,有删改)7、情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生物共生”。(3分)8、生物共生存在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 和 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3分)9、第段中加点的“或许”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共生现

9、象。B、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不乏生动形象。C、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D、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1、文章最后写到“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二)乡愁诗人与运河冯光辉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

10、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老人是余光中。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

11、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

12、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

13、哽咽了。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选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12、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填完整。(2分)坟地 河堤徜徉 抒怀13、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的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14、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本文语言隽永,内涵丰富,请参照下面示例,从两段中精选一个语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张读书卡片。(4分) 读书卡片编号001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作者:冯光辉摘句;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品味:既点明特定的时间地点,又隐含了水与人的特殊关系。“黏稠”体现关系之密不可分,“沉沉”表现思绪之厚重绵长。读书卡片编号002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作者:冯光辉摘句: 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