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10103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完整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2007-08发布2007-09实施XXXX有限公司 发布、八前言本标准是按照 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为了保证电梯零部件 的加工符合规定的要求,而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本标准由质量保证部提出。本标准由质量保证部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技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核:本标准批准:零部件加工检验规程1 目的以公司质量手册为据,分解细化电梯零部件加工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所用 零部件符合规定的要求。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梯零部件加工检验的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电梯零部件的加工检验。3 零部件加工质量制定的依据电梯零

2、部件加工过程中, 除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之外, 加工中间工序及终检工序 尺寸,偏差的制定应符合引用以下标准: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JB/T5000.9-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切削加工件GB/T1800.1.3极限与配合 基础 词汇,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T1801-1999 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GB/T1803-1979 公差与配合 尺寸至 18mm 孔、轴公差带GB/T1182-1996 形状和位置

3、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31-1993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192-1981 普通螺纹 基本牙型GB/T197-1981 普通螺纹 公差与配合( 1-355mm)GB/T307.1-1994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公差有关项目选择原则如下 :未注尺寸和角度公差:按 GB/T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 寸的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按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4 职责4.1 生产制造部负责电梯零部件加工的报检。4.2 质量保证部负责电梯零部件的加工检验。4.3 生产制造部负责经检验合格后的电梯加工零部件转序或

4、入库存放。5 零部件加工检验的工作程序和内容5.1 下料、钣金、铆焊件5.1.1 检验准备检验人员主动每天到生产一线, 熟悉掌握所属区内生产内容、 进度,提前掌握图纸、资料、检具。所使用的量器具核实是否良好,并做检前校正。5.1.2 报检5.1.2.1 下料、冲压、铆焊批量( 10件以上含 10 件)件的一线操作人员在生产首件完工后,必须向检验人员报检。检验人员也应主动到位。5.1.2.2 使用设备(胎模具、夹具)在校准生产首件时,检验人员不得离开,要监察设备工装良好状态,和备料是否已经验收,如备料不合格,立即沟通处理。5.1.3 首件检查5.1.3.1 首件要按图纸(或工艺)认真实测,做好检

5、验和记录。5.132首件合格,要按照QB/9000-G301-713-2007状态标识控制程序对首件进行标识。5.1.4 中间抽检或巡回检5.1.4.1 批量件(10件以上),中间抽检应与操作者约定。操作者应主动配合中间检 查和巡回检查。5.1.4.2 检验人员按图纸(工艺和技术标准)做好中间(或巡检)检验记录5.1.4.3 如在中间抽检(或巡检)中发现偏离公差或标准时,要向操作者警示,要求 重新校准。5.1.5 完工检查和入库验收5.1.5.1 工序完工检查应在转序前进行,此时操作者应做完工报检。5.1.5.2 检验人员在批量完工件中,可随机抽三件进行实测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合格后,要按照Q

6、B/9000-G301-713-2007状态标识控制程序进行标识,方可转序。5.1.5.3 工序属最后一道工序为入库件。入库完工验收在最后一道工序完工后进行。 报检后, 检验人员首先做末道工序检查项目的实测检查, 抽检三件合格后,再检查有 无漏序和周转中出现的不合格现象,如有要做处置。5.1.5.4经检验确认合格后,要按照QB/9000-G301-713-2007状态标识控制程序进 行标识,方可入库。5.1.6 检验后的资料5.1.6.1 检验记录,签字后交质量保证部存档,按月上交。5.162发现不合格时,按照QB/9000-G301-804-200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5.2 机加件

7、5.2.1 检验准备5.2.1.1 检验人员应熟悉每台机床生产内容, 应提前掌握技术资料和准备量、 检器具。5.2.1.2 检测前准备使用的量、检器具要核实,校准以备用。5.2.2 工序检验QB/9000-G301-853-20075.2.2.1 工序的批量件( 10 件以上)、使用工装的工序件应进行首件检查,复杂工序 件、重要零件(含大型件)、关键部位尺寸应监检。5.2.2.2 首检件(监检件)操作者应主动报检,检查人员做好记录,按图纸(工艺和 技术标准)实测合格,按照QB/9000-G301-713-2007状态标识控制程序进行标识。5.2.2.3 批量件( 10件以上)要做中间抽检,抽检

8、 2件。5.2.2.4 工序完工检查a)工序完工转入下道工序前,操作者应报检。检验人员按图纸(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实测,填写检验记录,合格后,按照QB/9000-G301-713-2007状态标识控制程序进行标识,方可转序。b) 工序完工转序件、批量件、使用工装的工序件,抽检3件,做记录。5.2.2.5 非批量大型零件、关键零件 100%检查实测5.2.2.6 入库检查和验收a)最后一道工序的操作者应报检,为完工入库检查验收。b )检验人员除检查实测最后工序质量外,还应监控完工入库件的全工序内容, 监控内容为:外观质量(锈蚀、磕损、划伤等)有无漏序现象。c)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按照 QB/900

9、0-G301-713-2007状态标识控制程序进行标识,方可入库。5.2.3 检验后的质量记录5.2.3.1 检验记录,签字后交质量保证部存档,按月上交。5.232发现不合格时,按照QB/9000-G301-804-200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执 行。5.3 装配件5.3.1 检验准备5.3.1.1 检验人员应熟悉设计、工艺、技术标准,有一定的装配操作实际经验,在检验工作中起指导作用,这才能有效监查。5.3.1.2 随时核对量、检器具校准备用。对试验用(包括生产人员使用的)专检、专 测、试验测量设备要定期维护、校准。5.3.1.3 对工装的良好状态监查。5.3.2 装配检验5.3.2.1 部

10、件装配从备料、领料起,检验人员即进入工作状态。对备料、备装件核查 是否已经检验合格,对各班组的组装应按组、按台(有编号)做好装配过程的工作记 录。5.3.2.2 监查安装、组装全过程,监查内容为: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规定,应及时发现 不按工艺文件操作而会出现的质量问题。QB/9000-G301-853-20075.3.2.3 装配过程中的试验测试项目,以操作者为主,个别情况(如质量意识差,技 术水平不熟练,加班组装)检验人员应对项目重新确认,或专检、专测。5.3.2.4 过程检测在操作者提出疑点时,要专检、专测。5.3.2.5 过程检测记录(或报告)检验人员予以确认的,可以签字盖章,作为专检记 录

11、使用。5.3.2.6 过程检测中发现和排除的质量问题只做检验工作记录。1-25.3.2.7 过程检验根据工艺文件或项目的重要程度抽查。可抽查小组,也可抽查台份。5.3.2.8 装配完工检查a)过程检验已检测项可不再检验。b)完工成品、整机检查项应按规范、技术文件、标准逐项专检。此时完工整机 检验合格,可以入库。5.3.3 检验资料5.3.3.1 专检项目记录(过程记录)、整机(含型试试验)检验项目质量记录(注明 操作者)按月归档(装配过程检验工作记录自存)。5.3.3.2 返修(不合格处置)二次记录归附在单台专检记录上。6 检验要求6.1 焊接件6.1.1 焊接件未注尺寸与形位公差6.1.1.

12、1 长度尺寸公差表 1 所列的长度尺寸未注极限偏差, 适用于焊接零件和焊接件的长度尺寸, 如外 部尺寸、内部尺寸、台阶尺寸、宽度和中心距尺寸等,一般选 B 级,可不标注,否则应在设计图样上标明精度等级。公称尺寸精度等级 30 120 40010002000400080001200016000120400100020004000800012001600200020000000A 1 1 2 3 4 5 6 7 8 9B 2 2 3 4 6 8 10 12 14 16C 3 4 6 8 11 14 18 21 24 27D 4 7 9 12 16 21 27 32 36 40注:公称尺寸小于30m

13、m,允许偏差为土 1mm。表1mmQB/9000-G301-853-20076.1.1.2 角度角度未注极限偏差按表2,角度偏差的公称尺寸以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从图样标明的基准点算起(见图15 )。如在图样上不标注角度,而只标注长度尺寸,则允许偏差以mm/m计。一般选B级,可不标注,否则应在设计图样上标明精度等级。精度等级公称尺寸(短边长度)3151000 10003151000 1000偏差偏差A 20 15 10 6 4.5 3B 45 30 20 13 9 6C 1 45 30 18 13 9D 1 30 1 15 1 26 22 18表2mm6.1.1.3焊接件的形位公差焊接件的未注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一般选F级,可不标注,否QB/9000-G301-853-2007则应在设计图样上标明精度等级。mm公称尺寸精度 30 120 400 1000 2000 4000 8000等级1200016000120400100020004000800012000160002000020000E0.51.01.52.03.04.05.06.07.08.0F1.01.53.04.56.08.010121416G1.53.05.5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