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098025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会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社会长久友好稳定。多年来,山东省在这方面进行了主动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需要在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社会管理;政府职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经过的中共中央有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强调“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小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友好稳定”。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

2、城镇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客观要求。 一、山东在加强农村管理方面的成功探索 (一)五莲县:1 +4”农村民主管理模式 2021年以来,在五莲县委领导下,五莲县纪委牵头根据选举、分权、监督三位一体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思绪,从优化农村权力治理结构人手,以民主监督为突破口,探索推行了“1 +4”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以下简称“1 +4”模式),1”即建立村级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会),4”即配套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勤廉双述、村务公开、公章管理四项制度。 1.村村成立监委会,明确工作职能。监委会关键推行议事、监督、理财、联络四项职责,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权、质询权、提

3、议权、违纪举报权。参加监督的内容包含:列席村两委会,监督村廉政建设制度落实和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议,提议村委会就相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参加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账前凭证审核工作,负责做好群众的联络沟通、说服教育等工作。 2.推行四项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一是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强化村级事务监督。对包括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部进行公开,尤其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列人公开内容,达成了统一公开栏样式、统一审批程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簿册格式的“五个统一”标准。二是推行勤廉双述制度,强化村级干部监督。根据“承诺、双述、问询、评议、反馈、奖惩”六步程序开展双述工作,把村干部的评

4、判权交给群众,建立交流平台,规范干部行为,避免决议失误。三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监督。四是推行村级公章委托代管制度,强化村级权力监督。 (二)坊子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 多年来,潍坊市坊子区推行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在依法管理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内容。所谓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是指经过协议、协议、会议纪要、约定等书面契约形式,把村委和村干部、村民之间,村民和村民之间、村委和其它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各类事务和双方的权利义务、推行时间和违约责任依法固定下来。其详细内容关键包含村级财务、农民负担、集体资产承包、土地承包、村庄计划和建房、政务决

5、议、公共事务、社会治安、社会公益事业和其它包括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 2.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详细做法。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各类事务进行梳理,依据各类事项的详细内容,分别应用不一样的契约形式。在制作契约文本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确定协议、协议等契约的内容时,要求必需咨询相关专业人员,镇上还专门成立了审核小组对各村协议文本进行审阅把关,使各项条款符正当律法规、方针政策,确保内容正当。 (三)苔南县:相沟乡农村小区管理2021年以来,营南县相沟乡党委、政府,在实施村庄合并、膨胀村庄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主动借鉴城市小区建设理念,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新型的农村小区

6、体制,初步实现了新的农村管理和发展模式。 1.打破原行政村建制模式,实施小区居民自治。依据道路路况及村民居住方位,在各合并村重新划分居民小区,引导居民接收居民小区的统一管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把居民自治活动引人小区化管理。每个居民小区配置专门责任人,详细负责居民小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助、矛盾调解等社会管理工作,在小区“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打破传统的村民小组设置模式,成立行业合作组织。为提升管理服务功效,乡党委、政府主动引导各小区采取商企联建、行业联建等形式,在小区内依法建立起计划生育、企业家、青年、老年、妇女、文体、消费者权益保护、经纪人、平安创立、商会

7、、交通物流等若干行业协会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及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组织,把农村各项工作纳人行业化管理、产业化管理、群体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 (四)山东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实践的启示 1.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必需伴随经济发展而不停深化,和农民政治参加主动性不停提升相适应。农村社会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级经济实力,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人手,抓好软硬件建设,包含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改进社会保障、加强安全防范、加紧村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农村社会管理必需循序渐进地探索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管理,着

8、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农村社会管理从不完善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必需循序渐进加以推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需不停探索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村级决议、实施、监督等工作机制。使村民参加决议、管理、监督的要求详细化、长期化、制度化,充足调动群众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发明性。 3.农村社会管理必需把处理实际问题、让居民得实惠摆上突出位置。让群众得到实惠,才能够有效地引导群众参加到农村管理工作中来。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上,一定要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协调处理土地、资金等详细问题,才能充足调动农民参加农村社会管理的主动性。 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选择 (一)强化政府的社会

9、管理职能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为广大农民群众发明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党执政的主要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政府的四项基础职能,即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近几年尤其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农村社会的管理也要以此为关键,经过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所以,乡村基层政府要进行管理理念上的更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管理模式要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乡村基层政府要真正成为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并为农民服务的机构,由重统治向重服务转变,由行政命令向和农民沟通协调转变;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权、责的范围,

10、落实职、权、责相统一的标准,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把工作关键放在保障农民权利、协调农村社会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农村安全建设和处理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充足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社会管理职能 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含有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要充足发挥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社会管理的职能,必需强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要让那些政治素质高、有能力、勇于创新、农民信得过、能为农民谋利益的人进人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建立健全多种规章制度,计划和充实工作内容,使党支部、村委会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二是明确党支部、村委会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主动发挥作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做好农村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提倡乡风文明、村庄环境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等工作;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制订乡规民约和文明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