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09720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暖1. 采暖热水温度低于100,气化的可能性小,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高在低于100的前提下,水温尽量高,以减少散热面积2.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建筑高度超过50M时竖向宜分开;超过50米系统水压高选择散热器不方便3. 窗墙比不大于:北向 0.2 东西向0.25单层窗或0.3双层窗南向0.354. 计算采暖热负荷时,围护构造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根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其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 010% 东、西 -5% 东南、西南 -10-15% 南-15-30%风力附加率:在不避风的地方或特别高出的建筑垂直外围的围护构造附加5%10%。外门附加率:一道门 65n% 两道门

2、 80n% 三道门 60n% 公建及厂房主要入口 500%高度附加率:房架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附加2%,但不大于15%。当冬季的日照率小于35%时建筑物东南、西南和南向围护构造耗热量的修正率为-100%建筑物东、西向围护构造耗热量的不修正5. 一采用集中采暖的气候条件1.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暖。2.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89天、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缺乏60天但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的地区,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建筑,宜采用集中采暖。二集中采暖室空气计算参数1.民用建

3、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18。2.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不应低于以下数值:轻作业15中作业12重作业103.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以下数值:浴室 25更衣室 23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 20食堂 14盥洗室、厕所 126. 通过建筑物的外门、窗散失的热能约占建筑物总能耗的2/37. 自然通风:(一)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二)自然通风靠风压、热压、风压热压综合作用三种情况。无散热量的房间,以风压为主。放散热量的厂房应仅考虑热压作用。(三)夏季自然通风用的室进风口,其下缘距地面应为0.31.2m,高于此值应考虑进风效率降低的影响,寒冷或严

4、寒冬季用的室进风口,下缘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8. 机械通风:(一)室通风或空调时维持正压或负压条件:产生有害气体或烟尘的房间宜负压;保持室干净度宜正压。(二)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设事故排风。事故排风量应按全部容积8次换气。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应高出20m围最高建筑物屋面3m以上,离送风系统进风口小于20m时,应高出进风口6m以上。(三)中、大型厨房应机械通风。(四)机械通风时,室外进风口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在绿地时不宜低于1m。(五)排风口宜设在上部、下风侧;送风口宜设在下部、上风侧。9. 采暖热媒为蒸汽时,不宜采用钢

5、制散热器,当采用铸铁散热器时,也应与散热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向适应;蒸汽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超过0.2MPa10. 集中采暖系统一般由热源、热媒管道、散热设备三个环节组成。热媒循环于三环节中,热源将热媒加热,通过热网输送到散热设备,在散热设备散热并降温,然后再通过热网输送到热源加热,循环往复,到达采暖要求。11. 当房间高度为6米时,围护构造高度的附加耗热量为4%、当建筑物的外窗与外墙之比大于50%时,围护构造的附加耗热量为10%12. 个体锅炉房是较小规模的供热锅炉房,热水直接用来采暖。热水为低温热水,一般不超过9513. 热电厂一般在冬季以供热为主,装机容量大、热水蒸汽温度高、热力网管线长、

6、供热围广。供热水蒸汽温度一般110130,甚至更高。热电厂供热水蒸汽一般不直接送入散热器,通过热力站换取不超过95的低温热水用来采暖。一般是对假设干建筑群、生活小区、开发区等供热。14. 较大规模的供热锅炉房,供水温度一般高于110。区域锅炉房供水一般亦不直接送入散热器,通过热力站换取不超过95的低温热水用来采暖。一般是对建筑群、生活小区、开发区等供热。15. 空调房间空气平衡关系:送入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排风。1.上送风方式: (1)散流器送风:一般侧下回,也可上回; (2)孔板送风:送风量较大、工作区风速较小、区域温差要求严格的工艺性空调,侧下回或下回; (3)百叶风口送风:

7、一般侧下回,可上回;2.上侧送风方式: (1)百叶风口送风:气流宜贴附,下侧回,可上侧回。上侧回时平面上要与送风口有一定距离; (2)喷口送风:适用于体育馆、礼堂、剧院等高大空间,一般侧下回或下回;3.下送风方式: (1) 剧场、体育馆等空间大的场合,座位下送风,一般上回,特点是送风温差小、温度场、风速场比拟均匀。缺点是容易扬尘; (2)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活动地板送风,一般上回。16. 集中采暖热媒:(1)热水:分为高温热水温度100和低温热水温度100。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供水一般为高温热水,或者说一次热网热水为高温热水,一般为110130或更高。直接用来采暖的其它热源热水为低温热水,或者说

8、设热力站的二次热力网热水和不设热力站的个体锅炉房热水为低温热水,一般不超过95,直燃机和热泵式风冷冷热水机热水温度低一些。(2)蒸汽:分为高压蒸汽压力70kPa和低压蒸汽(压力70 kPa)。17. 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比拟,有室温波动小的明显优点18.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是不需要电力,节能,但作用压力小,仅适宜于作用半径不超过50米,三层以下的小型建筑19. 小型公寓应选用双管下供下回式机械循环供暖系统20. 20层办公楼应选用分区式单管跨越式机械循环供暖系统21. 双管上分式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优点是平安卫生条件好;不需要较大的管沟;系统运行时不致产生较大的噪声,但系统作用半径小22.

9、 高层建筑的热力入口多在地下室或中间设备层,其净高应不小于1.8米23. 住宅的主要房间设在向阳一侧有利于采暖节能24. 一般供暖的热交换站的作用半径在500米围25. 30米以下的建筑应采用低压采暖系统,散热器采用低压散热器26.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五天的日平均温度设计计算用的采暖天数,应按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5的总日数确定冬季空气调节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27. 楼梯间的散热器尽量布置在底层28. 采暖建筑玻璃外窗的层数与室外温度、室外温度差、朝向等因素有关,同时与墙的传热阻也有关29. 解决采暖管道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变

10、形,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管自身的弯曲30. 采暖管道坡度是为了集气和排气31. 全国分五个气候分区,分别为严寒地区A区、严寒地区B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32. 集中采暖系统包括散热器采暖、热风采暖和辐射采暖33. 采暖建筑体形系数不宜太大,0.3,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34.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 屋顶透明局部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35. 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外窗(包括透明墙幕宜设置外部遮阳。36. 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均应

11、考虑及时排除系统中的空气37. 散热器不应设置在两道外门之间38. 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应采取固定、密封措施39. 采暖热水锅炉补水应使用处理过的软水40. 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的水一般不混合、不串通,只有热量的交换和转移,是两套热力网。41.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要求:(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型式;(2)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3)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低压锅炉水质的要求;(4)户系统宜采用埋地单管水平跨越式;埋地双管水平下供下回式;架空双管水平上供上回式(5)户系统管道的布置,条件许可时,宜暗埋布置。但暗埋管道不应有连接

12、口,且暗埋的管道宜外加塑料套管;(6)系统的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于管道井。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7)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热量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热量表的要求。42. 低温热水平安,不易气化,卫生条件好,宜在民用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中采用43. 热水地板辐射采暖: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供、回水温度应计算确定。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计算确定。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或将室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地有效散热量应计算确定,并应计算室设备、家具及

13、地面覆盖物等对有效散热量地折减。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敷设加热管地覆盖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覆盖层应设伸缩缝,伸缩缝的位置、距离及宽度,应会同有关专业计算确定。加热管穿过加热缝时,宜设长度不小于100mm地柔性套管。5.地板辐射采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按工程要求的使用寿命、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44.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墙安装;(2)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不应设置散热器;(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14、(5)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6)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7)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45. 集中采暖系统注意的问题:1.高层建筑风压、热压综合影响大,使得门、窗冷风渗透量大,注意门、窗密封。2. 采暖水系统中注意集气、排气,水平管合理设坡度,高点排气。坡度一般为0.3%。3. 暖气罩装修时要注意空气对流。要上部、下部均开对流孔。4. 整个采暖水系统设一处定压膨胀装置膨胀水箱或定压罐或定压泵,并使系统最高点有一定压力。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是不同的水系统。5. 被楼梯、扶

15、梯、跑马廊等贯穿的空间,形成了烟囱效应,热气流易飘向高处,散热器应在底层多设。6. 蒸汽采暖几个问题:蒸汽温度高,一般高于100,有机灰尘剧烈升华,卫生不好;蒸汽温度根本不能调节,室温度过高时,只有停顿供汽,室温度波动大间歇采暖;不供汽时系统充满空气,管道易腐蚀。7. 采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8. 当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固定和防火措施,并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46. 地沟、管道井和不采暖的楼梯间的采暖管道应保温47. 对于公共建筑的外门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不宜高于50;对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70。出口风速,不宜大于6m/s;对于工业建筑的外门,不宜大于25m/s。48. 热水采暖系统膨胀水箱的作用是定压、容纳水膨胀后多余的水不浪费49.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舒适度确定,但不应低于3m。允许由室供给空气的厂房或房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的换气次数0.5次/h时,应由室外供给空气。50. 高层建筑的垂直单管热水采暖系统所供层数不宜大于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