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09719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2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2)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1)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2)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1)民主监督的方式a(2)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生用书P431选举方式:从选民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2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来确定,即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

2、、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3我国的选举制度(1)实行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2)决定因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原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要求: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1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项目从选民的角度看从候选人的角度看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

3、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方式优点(1)它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2)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3)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等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也比较高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如果不加以有效

4、规范,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适用范围选民较少,分布相对集中。适用于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选民比较多,分布较广,目前适用于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采用人大代表的选举等2.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1)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来确定。(2)我国的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1(201610月浙江选考)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T

5、)2(2020宁波效实中学检测)下列选举活动,属于国家事务范围,同时又采取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的是()宁波市海曙区人大代表选举宁波市白云社区居委会选举宁波市鄞州区区长选举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大代表选举A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民主选举。在我国国家事务范围,县、乡人大代表的选举属于直接选举,所有的人大代表选举都是差额选举,符合题意。中宁波市白云社区居委会选举不属于国家事务范围,不符合题意。宁波市鄞州区区长选举属于间接选举。3在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三不选”表明()A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B选民的民主意识

6、明显增强C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D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解析:选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A错误。C说法不符合事实。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D错误。B正确且符合题意。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学生用书P441方式(1)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2意义(1)对决策机关: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对公民自身:有利于促进

7、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适用范围基本方式原因或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所有事项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向政府提供意见或建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专家咨询制度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组织专家学者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集中学者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

8、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社会听证制度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公民通过听证会发表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订方案中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决策利民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要从对政府、公民两个层面来把握。1国家要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决策权。( F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能使决策符合每个公民的利益。( F )3(20194月浙江选考)2018年11月1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9、见。这()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个人的利益有助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有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ABC D解析:选C。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方面有助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入选。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错误,排除。强调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不符合题意,不选。4(20184月浙江选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在公民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公民通过微信

10、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可以更加()A自由地行使政治权利B灵活地选择监督方式C便捷地参与民主决策D直接地参加政府决策解析:选C。题意强调公民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参与互动,这有利于公民便捷地参与民主决策,C符合题意。公民只有在自觉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可自由地行使政治权利,A不选。公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较好地参与民主监督,而不是灵活地选择监督方式,B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公民通过自媒体平台间接参与政府决策,而不是直接参与政府决策,D不选。5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

11、务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每一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同的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ABC D解析:选D。专家、学者等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政府建言献策,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行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的体现,符合题意。本身说法错误,排除。公民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但并不等于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说法错误。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学生用书P451村民自治(1)机构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内容民主选举: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民主决策: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

12、发表意见。民主监督:通过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2居民自治(1)机构:居民委员会。性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2)内容: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3村(居)民自治的意义(1)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

13、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1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形式角度阐释农村村民自治村委会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自治内容从选举看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的当家人,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从决策看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务,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农村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内容从管理看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从监督看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城市居民自治居委会性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

14、性自治组织居民自治内容从选举看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从决策看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从管理看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从监督看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2.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1(20194月浙江选考)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旨在规范村干部的行为。( F )2(20201月浙江选考)浙江某县历时十年打造的“村民说事”制度,通过“说、议、办、评”四个环节,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落到实处,被誉为基层治理典范。这一制度有助于()村民切实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权利保障村民对村级公共事务的参与权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村民自治形式基层政府走群众路线,强化管理职能A BC D解析:选A。中“从根本上改变”说法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