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092940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动能和势能一节说课与反思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鲁教版)首先在学生学过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教材中列举了运动的子弹、流水等物体能够做功,这样首先使学生知道了运动物体具有能量,从而为引出动能的概念做了铺垫.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了解动能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学生设计实验,自主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在探究动能、势能大小与什幺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教材特别注重了科学方法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理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

2、生真正感受到了能量的存在,正确地认识了动能和势能,这是以后学生认识其他形式能量的铺垫,对以后能量知识的学习起着一个引领作用.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接触了快一年的物理学习,所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初步具有了依据实验现象物理规律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在实验设计及实验结论的归结上学生易于完成,特别是在前面压强的教学中已经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教学,所以这对本节课科学方法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合作学习学习小组长在实验活动中的领头作用,使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变得比较顺利.但由于学科特点,部分学生特别是女同学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出现厌学现象.所以,本节课在一开始要尽量结合与实际生活相关的

3、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初步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使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4精彩片段4.1片段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多媒体展示以通讯报道的形式讲述世界第一例鸟撞飞机的事例.通过情境引入,说明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4.2片段二精心引导,设计实验通过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探究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之间的关系.4.3归纳总结,画龙点睛教师总结,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中考涉及内容最多的方法,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

4、课的学习能牢固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节的学习中我们还利用了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转换法,这个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5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存在着许多不足.5.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努力落实了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猜想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物理探究过程,并且着重强调了“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知识水平,适当地做到了少讲、精讲,大量的时间放手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主的权利,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

5、的主人.(2)根据需求自行改进教具,在探究势能大小与什幺因素有关时,原本用的是小桌和玻璃槽,我在备课时,先把小桌的四周加上了边槽,这样小球落在小桌桌面上不会滚出去而砸坏玻璃,并且在小桌的边上放置刻度尺,通过小桌下降的高度来确定陷入沙中的深度,这样就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5.2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由于自身对课件制作不是那幺精通,所以课件大部分是借鉴自己加工后组合在一起的,所以在衔接上不够完美.(2)由于大部分学生活动和实验时间过长,知识巩固环节时间显得有些紧张.5.3努力的方向课件的制作上将下大工夫去改进,努力使课堂衔接连贯自然,同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很好地把握课堂的全过程,

6、使其更加紧凑完美,并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巩固时间.6专家点评该老师关于鲁教版“动能和势能”的教学,在老师的精心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完成,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凸显了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6.1课堂内容重点突出,注重科学探究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始终把科学方法的灌输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时,能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并不拘泥于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而是突出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三个环节.6.2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多处体现了这一理念.比如,在课题的导入阶段,教师

7、先创设物理情境通过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去探究的欲望;又如课堂对“行车限速”等应用“动能与势能”的事例,教师点评中又突出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6.3采用“小步推进、多次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本节课的又一大亮点本节课中,在完成了“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之后,教师没有急着去进行下面的内容,而是安排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小结反馈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对本阶段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后面“探究势能跟那些因素有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种做法使整个课堂显得有层次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6.4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落实.比如“动能、势能的概念”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图例的基础上概括得出的,“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总结出来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组实验等活动主动获取了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得深刻,理解透彻.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在观察、讨论、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展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6.5教学媒体使用得当,发挥了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特殊作用6.6不足之处及建议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有所欠缺,导致学生用时过多,影响教学进程,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匆忙、紧张,特别是学生巩固时间太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