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09033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工作写一份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篇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品鉴。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1一、指导思想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扎实有效的强化“三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每一节课。2、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3、认真研读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2、,和谐课堂一书4、完成作业要求,并有效的完成一次综合实践活动。5、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三、主要工作和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做到超周备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教法,做到按时按质的完成每节课,进一步强化“三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做到向45分钟要效益。2、积极参加备、说、上、评等教研活动,让自己在活动中快速的成长起来,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听课并达到学校要求,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力争使自己成为业务精通的学习型教师。3、本学期我计划研读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一书,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学习书中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4、按质,按量完成作业要求和教学任务,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

3、注有激励性评语,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信心,本学期正值初中地理会考,所以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复习备考工作,力争考到全旗前列。5、本学期计划利用周六周日时间,认真组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设计活动内容、目标、要求等,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写出活动体会,并保留一定的过程性材料。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2一、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和八年级各3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

4、来新的挑战。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上级和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三、具体工作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抓好每一节课;力争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准确领会新课标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5、及时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图书、软件。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导处和教研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10、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11、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和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

6、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执行上述计划,努力工作,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报告3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一、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

7、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三、教材分析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

8、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

9、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四、教学措施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