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08653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工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设计课 题 紫金山庄1#楼施工测量系 别 采矿工程系班 级 测量10-1 学 号 103010033 姓 名 严新华 指导老师 何有生 目录一. 工程概况.1二. 编制依据.1三. 测量前准备.1四.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3五.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6六. 建筑轴线测设.12七. 建筑定位和放线测量.13八. 建筑的基础施工测量.16九. 工程细部测量.19十. 沉降观测.26十一.设计总结.30. z.-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县艾洼紫金山庄,由市良友建筑勘察设计公司设计,万宏房地产开发建造。本工程位于新县潢路北侧,其建筑总面积为61722平方米,该建筑地上7层,建筑结构形式

2、为砌体结构,建筑高度为20.1500米。地区地质情况,本工程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基形式为条形基础。基础施工完毕后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外设计标高,再进行施工上部结构,回填系数不得小于0.94,灰土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工程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GB5002693);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

3、1-2003);4.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91;6. 设计图纸。三.测量前的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1.熟悉图纸总平面图-建筑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工放线的依据。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紫金山庄1#单元楼平面图2.控制点的复核平面基准点的复核:为了保证平面测量的精度,基准点的复核采用全站仪,按照现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布设情况,采用边角连测的附和

4、导线或闭合导线的方法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检查,允许误差应小于工程测量规GB50026-93中一级导线网的规定。(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于1/3000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mm,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为4,N 为水准测量测站数)高程基准点的复核:高程基准点的复核采用DS3水准仪,用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业主提供的现场高程控制点,复测精度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定位基准线的复核:施工定位前须对建筑定位基准线进行复测检查,基准线的检查采用全站仪进行,检查时测定其边长及夹角,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值应符合工程测量规GB50026-93规定,复测基准线的误差应小于:角度2.5,

5、边长130000。经过复测,如发现上述基准点或线存在异议之处,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注明有异议之处和修正后成果表。在确定成果是否正确后,测量人员方可进行下面的工作。3.施工场地整理平整和整理施工场地,以便进行测设工作。4.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图设计草图。5.仪器和工具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核。四.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93、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测绘控制测量学、建筑施工手册制定本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建筑工程

6、施工测量基本要求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本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规模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高,工程质量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规、高层建筑施工规程等相应规定,结合工程测量规的相应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场区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控制网作为建筑定位放线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据规规定建筑允许偏差(建筑限差)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1.1.建筑物定位限差与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规规定,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是根据场区面积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测量经验来确定,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相应

7、规定,本工程建筑定位允许偏差取2cm 为宜,建筑物定位点位中误差为10mm,根据工程测量误差理论与误差分配要求可以推算出本工程场区控制网的精度为:测角中误差2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 mm1.2.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与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剪力墙、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 m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建筑屋主要轴线作为起算数据推算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为:控制线中误差1.8 mm测距相对中误差1.8 /80005=1/9938(取用1/10000)测角中误差1.8 /(80005)206265=

8、20.8 (取用20)高层建筑施工规程规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轴线间距30-50m 并组成封闭图形,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闭合精度不低于20,证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实际和规规定,是科学合理的。1.3.标高测设与高程控制网精度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层高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30 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高程测量允许偏差:层高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20 mm,场区高程控制网精度取用三等水准测量精度。1.4.竖向投测与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本工程建筑高度20.1500m,层间竖向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本工程轴

9、线竖向投测精度为:层间竖向测量允许偏差3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 且20mm。2.施工测量仪器与工具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指标数量用途备注1水准仪Ds33mm2标高测量良好2经纬仪DJ2水平2垂41测量放线良好3全站仪SET211误差 21控制测量良好4铅直仪5 5mm/100m1轴线竖传递良好5放线钢尺50 m/5 m2/4放线良好6吊线锤1Kg4放线良好7尺垫2个水准测量8铁锤、油漆、排笔、钢钉、墨斗、等配合工具根据需要配备放线良好9计算器5测量计算良好五.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的任务首先是建立施工控制网,一般情况下,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

10、形的格网,对于扩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可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建筑施工通常采用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与建筑主轴线相一致或平行,便于设讨和施工放样。1.建筑方格网(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是否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布设,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拟定的。 (2)方格网布置时,是否已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整个场地的中部,并与总平面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相平行;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方格网的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定,般为1/100001/20000;控制点用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然后,重点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

11、。主轴线的定位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来测设的。因此,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将主轴线点的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依据附近的测量控制点,在适当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通过调整来定出主轴线,以进行复核、对照。最后,详细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在主轴线测定以后,监理工程师可详细测设复核方格网。复核方法:根据主轴线四个端点通过交会定出方格四个角点,以上述构成田”字形的各个格点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测设复核方格网中所有各点。图中细部格网点,如116各点,均可用直线分法标定,而4、6、11、13各点又可用方向线交会法根据已定点加密。当测区围较大时,也可直接采用GPS、RTK法放样方格点。 如

12、果建筑区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则必须用归化法来建立方格网。 首先按以上方法放样各方格点。为了求得一大批方格点的精确坐标,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控制测量方法即静态GPS、三角、导线、交会等法,也可以联合应用几种方法来测量,然后通过严密平差精确计算出各点的实际坐标。 将各点的实际坐标和设计坐标比较,求得各方格点的归化量。从而把各方格点归化到设计位置。首级控制网不一定要具有方格的形状,完全可以用导线、导线网、边角网和GPS网等灵活的形式建立。这样首级网中点数不多,点位可以较自由地选择在便于保存并便于使用的地点。随着施工的进展用这首级网逐步放样出测区的主要轴线,然后从测区主轴线出发建立所需精度的建筑矩

13、形控制网或其它形式的控制网。2.平面控制网2.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导线及导线网、三角形网等形式。2.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2.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2.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 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 国家高程基准面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5)厂区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首先,通过两个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