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081442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调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调研报告【三篇】教育调研报告【一】党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 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 高农村教师素质。”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 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 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 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 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 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 来的情况看,

2、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 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 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 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 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 几个方面:、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 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 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 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 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

3、掉手里的办 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 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 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 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 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 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 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 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 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 阶段式。这种

4、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 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 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 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 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 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 了教师的负担。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 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 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 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 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

5、提高教师的素质势 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要依赖 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 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 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 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 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 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 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 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

6、待。可是,农村学 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 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 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 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 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 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 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 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 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 制约和影响,教

7、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 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 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 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 后。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 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 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 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 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 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 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 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

8、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 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 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 作的顺利进行。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 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 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 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 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 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 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 5 公里以上的学生每

9、年每生 150 元的 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 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 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 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 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 5 点: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 的学习条件;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 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 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 至是

10、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 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 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 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 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 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 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 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 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 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

11、问 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 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 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 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 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 ! 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 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 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 农村教育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 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12、。“我们要 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 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 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 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教育调研报告【二】木耳镇位于卓尼县东南部,全镇辖 11 个行政村,总人 口 8941 人,其中农业人口占 97%以上。目前,全镇有中心小 学 1 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3 所,村级教学点 2 所,中心小学 现有在校学生 586 人。一、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在上世纪 80 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我县按照分级办 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办了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 形成了村村办学的

13、格局。进入 90 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 下降,小学在校生以每年 40%左右的数量锐减,一些学校不 得不实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 路,致使许多孩子到八九岁甚至十岁才上学。这也造成一些 学生到初中阶段就因年龄偏大而辍学,前些年该镇初中辍学 率高达 14%,小学也达到 8%以上,“普九”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生源减少,有些教师不安于在偏远农村教学,积极性难 以发挥,办学效益低下,如该镇寺古多村 1998 年村级小学 共有学生 28 人,配有教师 4 名,师生比为 1:7,大大高于 1:23 的国家标准。同时,由于有的村还存在一校一师,一 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

14、教学,还要管理 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 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教学质量难 以保证,当地群众反响十分强烈。为改变不利局面,木耳镇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 论证和精心准备,于 XX 年下学期施行了集中办学,将部分 村级小学撤并,全乡只办一所六年制中心小学,在校生达 389 人,服务半径 20 公里。开始走上创办乡镇中心学校的集中 办学路子。二、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农村学童寄宿制 农村尤其是小学年级集中办学,面临着学生居住地与学 校距离过远的难题,家长和校方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方便及 人身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顾虑。如离中心校较近的拉路村学生 上学需走 6

15、 华里村道。最远的冰古村则为 20 公里,创办中 小学生寄宿,学校,家长、学生和老师都认为是较好的办法。 为此,中心校在当地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 持下,于集中办学的当年即开始筹办并实施了农村学生寄宿 制度。积极争取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乡政 府出资 2 万元,县教育局出资 3 万无,学校自筹万元突击整 修和改建了学生住宿房 20 间,面积 1260 平方米,订制上下 学生床铺 320 位,可收住学生 320 人,当时入住学生 184 人。设学生和教工食堂一处,面积250平方米。购置了彩电、vcd 和适合儿童观看的碟片,添置了洗衣机、蒸汽柜、微型锅炉、 餐桌等等。新建了

16、学生食堂、餐厅,配备了卫生、健康、负 责的炊事员,学生每月伙食费大概只有 5070 元。因此, 实施寄宿制后,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轨道,得 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同。从当年在全乡进行民意调查中, 召开 2 次座谈会,发出征求意见表 300 份,对集中办学,学 生寄宿制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的达 262 人。三、健全制度,加强完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木耳镇中心学校的集中办学和实施学生寄宿制 走过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路子。在集中财力解决好基础设 施的同时,校领导十分重视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 全新的办学方式和物质资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发挥最大的 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的办学和学生寄宿管 理模式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1、以管理约束人,建立完善制度。 寄宿制学校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 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 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 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可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