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078659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绵阳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11月30日摘 要 技术创新现在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因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可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取胜的唯一途经。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鼓励人们进行创新、促进创新成果商业化和保证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根底。但是,目前对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虽然城市也在进行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不过在理论研究上却很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进行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分析,探索出城市技术创新体

2、系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关键词 技术创新 试点城市 创新体系 研究 第一章 城市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实质何谓“技术创新?对其概念表述有多种概括,可从多角度上对其定义。但比拟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熊彼特的观点。国际上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他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开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2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表达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3、;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可见,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其次是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先驱英国教授弗里曼的观点。他认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某项新产品、新工艺的商业性过程,包括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活动。第三是西方经济学家伊诺思的主张,他提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的综合结果,包括创造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订方案、开辟市场等。不过,最有代表性的,也带有对前面几种表述综合性的是国际经合组织的描述:技术创新是指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包括实现了技术上新的产品和工艺,以及技术上有重

4、大改良的产品和工艺。它还特别强调产品和工艺被列入市场或应用生产。因此,技术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一系列活动。1999年,我国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开展高科技,实现产业的的决定?,在这个文件中,对技术创新的界定是:“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效劳,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上述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认识及界定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在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科技概念,而是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二是技术创新不能与技术创造、技术创造等同起来。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

5、的产物,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它指的是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主要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同时它还涉及管理方式及其手段的变革。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全新的或改良的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它是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技术创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强调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二是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是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技术创新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为经济增长一靠劳动,二靠资本,三靠科技,在不同经

6、济形态和不同经济开展阶段,这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当今时代追求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开展的决定因素。实质上,这种“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的能力上。每一项科学技术无论其实用技术还是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其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因为任何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经过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必然是推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不断地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比方信息技术的出现、使用,带动了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也推动了多部门多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其对

7、经济增长的奉献是难以用数据统计的。所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快与慢,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与弱。不过,宏观经济的增长必须通过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开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来实现,也就是说企业投资的效果和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开展的水平。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是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另一方面是产品越来越多,企业模仿生产竞争对手产品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随着经济的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又表现出多样性和变化快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企业生产与竞争对手不同,又能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或效劳,而这就

8、是技术创新。所以说,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增强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技术创新一方面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的过程。根据经济学的根本原理,资源的配置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政府的干预弥补了市场调节的缺乏,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因此,在假定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开展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前提下,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不仅包括影响创新的经济因素,如资本、土地、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还包括制度、组织、社会和政治因素,其中,以下因素对技术创新的效果的好坏

9、影响最大:第一是知识根底设施,即到达一定规模和创新要求的具备高素质或高技能的人才、知识机构创新企业、科研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以及知识网络和信息根底设施。他们是进行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第二是有利于创新运行的政策体系,包括各级政府制定的促进创新开展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企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是关于创新动力的制度,金融制度,分配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评价体系,科技咨询和效劳体系,税收制度、政府补贴体系,政府采购制度等。这些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性的

10、大小。第四是技术创新的支撑效劳体系,主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孵化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效劳中心等。因为一方面技术创新具有高收益、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需要有人负担风险、进行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的开展和产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关键因素也是变化的开始时可能是技术创新的创意和科研人员、孵化阶段可能是资金的投入、产业化阶段可能是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效劳体系来帮助技术创新在不同的阶段获得所需要的关键生产要素。在这四类因素中,制度因素和技术创新支撑效劳体系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为企业层次,表达在对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营销部门关系的

11、影响。第二为市场层次,表达在对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第三个层次是政府的政策和企业及公共研究机构的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可为他们提供创新动力和制定创新规那么,如知识产权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标准和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减少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分散风险,如科技咨询和效劳体系的建立,金融制度中关于风险投资活动的规定;第三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创新活动中官产学等有关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关系。如创新中收益的分配、知识产权的明晰以及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冲突等。三、城市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征城市是一种与乡村对立的社会与物质形态,是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

12、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集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密集型,即城市的人口、文化、物质和资本的密集程度高于非城市地区;二是高效性;第三是多元性。所谓多元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城市的功能多:第一,做为一个经济实体,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必然具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第二,做为一个社会实体,城市是人们进行政治、社会等活动的中心,要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做为一个文化实体,城市必须提供教育、科研、文体娱乐等多种效劳;第四,做为一个物质实体,城市还要提供方便于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的综合设施。另一方面是城市的类型多:即各个城市

13、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城市的功能开展情况不一致而使城市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有的城市以工业为主,有的城市以旅游或商业为主,还有的城市可能综合开展的比拟好。一城市经济活动的特点: 从前面城市的定义可以知道,城市既是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地方,又是属于行政区域,由一级政府进行调控和管理。与上级政府等行政部门和科技园区等经济区域相比,城市经济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与科技园区等经济区域虽然二者都属于区域经济,但是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必然具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而科技园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生产这一环节;城市经济是二元经济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并存,科技园区是现代经济;城市的产业齐全,

14、开展参差不齐,科技园区的产业以现代工业为主;城市具有多功能的特点,科技园区的功能单一,主要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效劳。2、城市与上级政府城市主要由地市级政府进行管理,但是地市级政府对地方经济的管理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的政策的制约,拥有的调控经济的手段有限,而且城市经济的增长不可能通过城市的内需增加来实现,对其他经济区域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开展水平依赖程度高。城市主要通过改善影响投资的软硬环境和行政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二城市技术创新的界定从前面有关技术创新概念的介绍可以知道,在传统意义上,创新一般是指企业为主体进行的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的有关活动。很少把城市或者政府作为创新主体,这是因为当初

15、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是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为前提。但是,自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就已经知道经济的运行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政府在经济的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法规、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进行管理的政策、方式和重点等已经成为一个区域内拥有多少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组合是否到达最优化或高效率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城市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所谓城市技术创新应该是以城市管理者为主导所进行的促进辖区内生产要素增加和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改善城市产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情况,以增强辖区内的经济活动主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辖区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所谓需

16、求状况,是指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促进城市根底产业部门或称输出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开展,从而带动非根底产业部门或称地方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开展;所谓供给状况,是指城市内部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通过城市建设创新,可以把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中来,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城市经济中,供给的根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根底;二是专业化协作程度;三是投资环境,尤其是城市的根底设施水平。因此城市技术创新除了熊彼特所讲的创新所包含的创新的五个方面外,还应包括:制度的创新,一方面促使现有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效劳,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吸引辖区外的企业家、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从而引进新产品和实现辖区内生产要素的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