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07670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6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1. 下列句子中有异体字的是( )。A.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B.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C.责毕收,以何市而反D.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参考答案:A2. 古代的“江”和“河”都是专有名词,分别指长江和黄河。( )T.对F.错参考答案:T3. “是寡人之过也”的“也”表判断语气。( )A.对B.错参考答案:A4.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中“错”的意思是磨刀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 “老臣病足”中的“病足”指病情严重到了脚上。( )A.对B.错参考答案:B6. 关于律诗的

2、对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颔联一般不用对仗B.中间两联一般用对仗C.尾联一般用对仗D.首联从不用对仗参考答案:B7. 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A.君者,舟也B.良庖岁更刀,割也C.仲弓父,贱人也D.曹公,豺虎也参考答案:C8. 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A.双兔傍地走B.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参考答案:B9.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参考答案:D10. 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

3、句是( )。A.君子者隆礼尊贤而王B.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C.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D.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参考答案:D11. “道家者流”中“流”的意思是流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下列义项中,属于“诛”的本义的是( )。A.索取B.治罪C.声讨D.以言语批评人参考答案:C14. 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D.百里奚举于市参考答案:B15.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此句中的“实”与“充

4、”是同义词,也就是对文。( )A.对B.错参考答案:A16. 下列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A.辇B.商C.理D.绪参考答案:A17. 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A.焚符破玺,而民朴鄙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D.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参考答案:D18. 下列各组字,后者属于为前者的引申义所造新字的是( )。A.解懈B.辟嬖C.国國D.景影E.取娶参考答案:ADE19.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的正确翻译是“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见面”。( )A.对B.错参考答案:A20. 下列句子,用了所谓“古今字”的古字的有( )A.取妻若之何B.

5、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C.宴尔新昏,不我屑为D.庄公寤生,惊姜氏参考答案:ABC21.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中“劳”的意思是( )。A.劳动B.劳累C.慰劳D.使他劳累参考答案:C22. 下列句子中的“遵”字,含有“顺着走”这个义项的是( )。A.遵彼微行B.既遵道而得路C.遵江夏以流亡D.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参考答案:ABCD23.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是( )。A.主语B.谓语C.宾语D.状语参考答案:D24. 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 )A.对B.错参考答案:B25.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

6、相似。”( )T.对F.错参考答案:T26.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中第一个“君”的用法是( )。A.名词用如动词B.名词用如使动C.名词作状语D.名词用如意动参考答案:D27. 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参考答案:A28.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句中“辞”的意思是( )。A.言语B.口供C.告别D.推辞参考答案:C29. 下列句子属于山鬼中的是( )。A.若有人兮山之阿B.被薜荔兮带女萝C.既含睇兮又宜笑D.子慕予兮善窈窕参考答案:ABCD30. 对“姜氏欲

7、之,焉辟害。”中“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疑问副词,意为“怎么”B.疑问代词,作“辟”的前置宾语C.疑问代词,作“辟”的状语D.疑问副词,表示反问参考答案:C31. 名词用作使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2. “崤有二陵焉。”中“陵”的意思是山。( )A.对B.错参考答案:A33. 下列例句“道”字用其本义的是(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参考答案:A34. 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條倍脩休B.特牧福

8、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参考答案:D35. 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何以女为见B.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C.沛公安在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参考答案:ABCD36. “公辞焉”中的“辞”表示的意思是( )。A.告辞B.拒绝C.辞行D.辞别参考答案:B37. 下列各句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丁壮号哭,老人儿啼B.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C.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D.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参考答案:A38. 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把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是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词类活用D.词类借用参考答案:B39. 下列词语

9、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参考答案:CD40. 在下列义项中,“叔”字的本义是( )A.用手拾B.排行在后的C.比父亲年少的父辈参考答案:A41.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B.齐桓公伐楚C.宫之奇谏假道D.烛之武退秦师参考答案:B42. 词诠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实词的辞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3. “梁客辛垣衍安在”中的“安”是疑问代词。( )T.对F.错参考答案:T44. 下列关于“以”的解释错误的是(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连词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代之,彼自以之。以,介

10、词C.左右以告。以,介词D.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以,介词参考答案:B45. “恭”与“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的内心方面。( )A.对B.错参考答案:A46. 古代所谓“行”,和现代的所说的“行”意思完全一致。( )A.对B.错参考答案:B47.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8. 下列古代专有名词,古音与今音相同的是( )。A.可汗B.大宛C.陛下D.尉迟参考答案:C49. “海内风尘诸弟

11、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 )A.鼻涕和眼泪B.眼泪C.眼泪和鼻涕D.鼻涕参考答案:B50. 春秋时的五等爵是公,侯,伯,子,男。( )A.对B.错参考答案:A51. 结合古文字形体看,下列汉字属于象形字的有( )A.取B.羊C.禾D.牧参考答案:BC52. 下列作品属于刘禹锡的有( )。A.陋室铭B.刘梦得文集C.贺新郎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考答案:AB53.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参考答案:B54. 下列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的是( )。A.读曰B.读为C.之言D.之为言参考答案:AB55. “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谏”是指用言辞纠正尊长的错误。( )T.对F.错参考答案:T56. “屈完及诸侯盟。”中的“盟”是订立盟约的意思。( )T.对F.错参考答案:T57. “思而不学则殆”中“殆”的意思是( )A.怠慢B.疑惑C.懒散参考答案:B58.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是对韵尾所作的归类分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9. 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詞詮B.經傳釋詞C.説文解字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参考答案:D60. 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T.对F.错参考答案: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