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070304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唐山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22、本工程施工风险和监测目的23、执行的规范、标准34、监测仪器设备35、人员组织36、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要求46.1、基准点的布设46.2、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高程联测56.3、作业要求56.4、观测点的布设57、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77.1、基准点观测技术要求77.2、监测点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77.3、建筑变形测量范围.88、观测周期88.1 基准点观测周期88.2 监测点观测周期88.3 观测计划99、数据处理和反馈99.1、数据采集99.2、数据整理99.3、数据分析99.4、信息反馈和安全预报910、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1010.1、管理体系1010.2、制度保证10

2、11、提交资料111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1112.1质量目标1112.2质量管理体系1112.3保证措施1113、监测工程安全文明施测措施1214、监测质量责任制1314.1质量检查工程师1314.2项目负责人1314.3项目技术负责人1314.4项目组长1414.5项目组员1415、公司承诺141、工程概况唐山火车站位于新华道西端、东邻站前路、西邻赖旺庄。工程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预计2012年完工。主站楼建筑面积59300,雨棚建筑面积67200,车场设计规模为7台16线,其中西侧为普速站场,东侧为高速站场,共分为东西两个站房和高架候车层,垂直线路方向长240.5米,顺

3、线路方向宽168米,弧顶高度33米,站房平面形状为“工”字型。整体外观设计采用富有现代感的弧形建筑风格,体现旭日东升的寓意,打造一个富有时代内涵的城市新地标。需沉降监测的东、西两侧站房楼含两层地下室,标高分别为-5.1m ,-10.6m ,作为出站通道层;首层(0.000)为站台层。东站房纵向(南北向)总长约180米,横向(东西向)总宽约51.7米。西站房横向(南北向)总长约180米,纵向(东西向)总宽约40.7米。中央主入口处为通高的进站大厅,柱间距18米,其余处主要柱间距9米,主入中落客平台处屋盖出挑27米,由钢撑杆与斜钢骨混凝土柱构成主要支撑体系。开敞式旅客候车区分布在站房中部,由钢管混

4、凝土柱支撑主桁架(空间倒三角桁架高3.5米宽2米),主桁架间由东西平面桁架相连,候车大厅局部15米标高处设钢夹层商业区。2、本工程施工风险和监测目的 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及时、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判断工程结构的安全,并及时反馈施工,调整进度或施工参数,减小结构的变形,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保证施工安全。 预测施工荷载引起的结构变形:根据变形数据的发展趋势,建议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控制建筑物监测指标:根据规范规定及已有的经验,检查施工中的建筑物控制指标是否超过允许范围,提供施工对建筑物影响的判定依据。 验证结构设计,指导施工:工程结构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原

5、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力、变形情况会有一定的差异,施工中及时的监测信息反馈,对于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修正有很大的帮助。 为站房楼运行管理提供依据:为保证站房楼在施工阶段及使用与运营期间的安全,监测建筑物的稳定性。检查、分析研究变形规律,预报变形趋势。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为设施的正确运行提供科学依据。3、执行的规范、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委托方提供的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工程总平面图、工程结构总说明和相关的技术约定。4、监测仪器设备本次沉降监测采用美国天宝公司生产的DiNi03(图4.

6、1-1)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合铟钢条码尺等设备进行精密沉降观测,并采用专用软件进行分析。图4.1-1 DiNi03 精密电子水准仪5、人员组织为保证本次监测任务的顺利、优质进行, 公司拟成立沉降监测项目组,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测量人员,精心组织施工,以保证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表5.1监测主要人员名单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1张留静总工程师负责方案审批2孙科伟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监测工作质量控制3李国联项目技术负责工程师负责项目技术管理4贾萍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全面管理5耿树国作业组长主持现场监测工作6陈志明作业组长主持现场监测工作7张志明作业组长负责现场数据采集和整理6、沉降监测点

7、的布设及要求6.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内,必须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 最少应埋设三个基准点和4-6个工作基点,以便基准点及工作基点互相校核。 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埋设要牢固可靠,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米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如图所示。 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可视现场情况使用施工单位或其它已有的精密水准点。图6.1-1 基准点埋设示意图(mm)6.2、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高程联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按国

8、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高程的引测。监测工作开始后还应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进行定期的检测,具体也可视检测结果作适当的调整。6.3、作业要求 五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观测水准尺;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方法。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 每次观测之前晾仪器30分钟。 烈日下观测使用测伞;温差变化较大时使用仪器罩。 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在线路上预先量距,水准仪与水准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m,分别在水准尺和测站处作相应标志。 两次读数较差 0.5mm 两次读数高差较差 0.7mm 相邻两点间往返测高差之差限差 0.5mm 线路闭合差限差 1.0 视距50m,前后视距差1.0m,视距累积差3

9、.0m,视线高度大于0.3m。 各周期观测前应检测基准点、工作点的稳定性。其高差较差应0.7mm。 凡超出规定限差要求的成果,均应进行重测。 6.4、观测点的布设根据站房楼的结构特点,本方案初步拟定站房楼的每根承重柱基安装1个沉降标志点(请结构设计师审核决定)。沉降点宜布设在柱基与承台交点处如图6.4所示。图6.4 沉降监测点位置示意图 站房楼沉降监测点位局部布置示意图(详见沉降监测点位布置图):7、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7.1、基准点观测技术要求基准点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2等级视线长度(m)前 后视距差(m)任一测站前后视距累计差(m

10、)视 线高 度(m)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附合线路闭合差(mm)环闭合差(mm)二等501.03.00.3444注:K 测段、区段或线路长度(km); L 附合路线长度(km);F 环线长度(km)。7.2、监测点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沉降监测点沉降变形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见表-1、表7.2.1-2);每次观测时,必须按附合水准路线至少联测两个水准基点。首次观测时,必须连续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点的原始观测值。表-1 水准观测限差(mm)等 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 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单程双测站所测 高差较差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

11、之差特 级0.150.20.10.070.15一 级0.30.50.30.20.45二 级0.50.71.00.71.5三级光学测微法1.01.53.02.04.5中丝读数法2.03.0注:表中n为测站数。表-2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等 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特 级100.30.50.5一 级300.71.00.3二 级502.03.00.2三 级755.08.0三丝能读数7.3、建筑变形测量范围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变形观测等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适用范围一级0.15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要的古建筑和特大

12、型市政桥梁等变形测量二级0.5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中变形测量;大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三级1.50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变形测量等级选定为二级。8、观测周期8.1 基准点观测周期基准点观测周期应能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而确定。基准点首次应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观测值。当在作业中检测成果出现异常及外界因素有影响时,要及时进行复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

13、2 监测点观测周期监测点观测首次观测也应连续观测两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观测值,根据多方观测建议并结合我们多年的经验在建筑物柱基0浇注完后,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志,并进行初次观测。之后每上1层荷载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建筑物主体完工后每隔1个月观测一次,半年后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8.3 观测计划结合沉降变形实际情况,密切与多方部门协商合作,并依据规范及委托方要求,统一布置。对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具体安排,以满足监测数据分析要求和检测成果质量的要求。9、数据处理和反馈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反馈的方法和内容,通常包括监测资料的采集、整理、分析、反馈等方面。9.1、数据采集依据监测方案与有关的规范要求,在现场对监测点进行观测与记录,并将采集的数据录入或传输至计算机。9.2、数据整理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包括原始观测值的检验、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异常值的剔除、初步分析和整编等,并将检验过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9.3、数据分析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和数学、物理模型,并采用专用软件分析各监测物理量值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