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06733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摘要药品营销与管理是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传统的课程考核存在一些与高职考试考核改革的初步尝试、实施后的成效与同仁们分享。 关键词高职教育 药品营销与管理 考试改革 形成性考核 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重点应放在内涵建设上。实践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按照工学结合理念,进行了许多教学改革,诸如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这些固然重要,但作为激励教学正常发展手段之一的考核体系的改革,也不容忽视。 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住考核关,重点在加强过程考核与规范实践教学考

2、核。虽然考核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仅仅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但事实上,考试已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指挥棒。因此,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的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避免传统的终结考核(期末考试)一次定优劣的弊病,另一方面又可提升高职教育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与同仁们交流。 一、课程任务及目标 1.课程任务 药品营销与管理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对药品营销管理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市场调研与预测,药品营销决策、计划与采购,药品销售与推销技巧

3、,药品价格策略、包装与商标策略及药品储运管理等。LocALhOSt其重点是使学生在药品营销与管理方面得到职业素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战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品市场调研步骤与方法;运用营销策略和技巧实施药品的销售、推广工作;模拟完成上岗前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 (1)掌握药品营销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熟练掌握药品营销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应变和药品营销策划能力; (3)具备一定的药品市场营销的分析、运作能力; (4)学会对药品营

4、销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良好的礼仪仪表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从事药品营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这些都是在改革前无法看到的。 1.考核方案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效 (1)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本考核方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否定了仅凭一次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做法,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及成绩,不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否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强制性学习与自觉性学习的统一。 (2)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该考核方案使学生从被动学

5、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自主学习,通过经常地、不断地评价自身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难点,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等,改善了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差、自律性差和实践性差的问题,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忽视平时学习、只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同时也避免了某些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投机取巧,保障了考核的公平性。 (3)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回答老师提问、参与讨论,纪律状况有较大改善;同时积极参与课内外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4)学生全方位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核,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如良好

6、的学习习惯、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2.考核方案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有“为了分数而学习”的现象。方案实施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考核存在一些误解。如对课堂提问的考评,许多学生抢着回答,比以前积极主动了很多,其中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加分,误导了学习目的;在完成课外记分作业时,部分学生为了加分而做题,出现了抄袭和投机现象,有损于考核的公正。 (2)部分项目过细且缺乏可操作性。如课堂纪律,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老师受教学进度的限制,不可能对学生考勤做到记录准确;又如课堂提问,老师不可能保证对每一位学生提问多次和每一位学生回

7、答问题均等,一些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给他记录的次数多些,而一些学生并不积极主动,只靠有限的被动提问而得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公正性。 总之,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的考试考核改革,摒弃了传统的一律采用卷面笔试的单一做法和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而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平时学习考核+平时作业考核+阶段性测验+实践操作考核”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真正发挥了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通过实践对高职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启示 1.构建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这些培养目标分解到每门课

8、程中就形成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上,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考评标准。对高职学生,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和课程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和多样的考核手段,如口试、讨论、小论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设计、答辩、综合性实训操作大作业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手段将高职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打破一卷定乾坤、百分制打天下的单一模式。 参考文献: 1盛立强.高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5-86. 2龚玲玲,张敏.以就业为导向, 注重“形成性考核”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55. 3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