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06717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断和鉴别诊断1、理论上,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状 态,属于健康心理咨询范围。2、心理咨询师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确诊的神经症应该慎重对待。对于能够确 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有经验并具备相应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可根据自己的胜任 能力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并随时注意其病情的发展,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会诊或 转诊;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处于实习期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及时寻求上一级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或采取转诊措施。3、由于某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神经症的伴发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寻求相 关医学机构的会诊或转诊。4、发展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咨询师在遇到因此类问题 来咨

2、询的求助者时,应该尽力而为,必要时寻求相关专家会诊或转诊。5、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理咨询师要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并及时 转诊。6、心境障碍,临床上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辅助性的,在心理 咨询师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和转诊。7、应激障碍是心理工作的重要领域。(1)对于内源性抑郁(抑郁发作),要告诉病人,他患了真正的病,这跟肺炎 没什么两样,应该用药物治疗。鼓励他放松,不要用自责来折磨自己,因为他对 自己的病没有责任也无法负责,他无法使自己的病痊愈。(2)对于抑郁性神经 症:我们会逐渐委婉地说明,神经症是某种生活风格的产物,是一定行为模式的 结果,它跟以前的生活态度直接相关,他

3、必须发挥主动性促使自己走向健康,上 帝只能帮助自助者,等等。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 神病患者。(1)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 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 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 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2)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 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

4、坏,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 康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可疑神经症” 的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叫心理健康咨询。(3)心理咨询还帮助经过临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动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精神 病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对于临床 治愈后的精神病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之内。有时 必须与精神科医生协同工作远期疗效评估的主要步骤和内容1、社会接纳程度评估:(1)评估内容: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 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 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

5、式与能力等等。根据这些行为上的表现,可综合地判断社会 生活的适应程度,作为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2)评估方法:家属或四周人的观 察。咨询师本身的审查。2、自我接纳程度评估:(1)评估内容:第一,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 这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要看求助者接受咨询后,本来所申诉的精神症状或者困 扰的问题其严重程度是否减轻或得以消除。第二,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整个人 的性格是否变得比较稳定成熟,是自我接纳程度的另一个衡量指标。(2)评估 方法:第一,求助者的口头报告。第二,量表评估。咨询前后临床量表评估结果 有显著的差异,可以作为较为客观的疗效评估指标。3、随访调查:(1)评估内容:评价原来的诊断

6、分析是否正确,帮助指导是否有 效。(2)评估方法:追踪回访。咨询结束后,视客观条件和双方的意愿可作36 个月甚至更长的追踪研究。(3)常用的回访方式:追踪回访的方式包括直接以 求助者为调查对象和以熟悉求助者的人为访问对象,以求助者本人为回访对象所 采取的方式有:追踪卡、通讯、面谈、电话。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 基础。(如:求助者经医生检查没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所以心理问题无器 质性病变作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

7、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 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I 个月,无泛化, 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的2、鉴别诊断(1) 与躯体疾病相鉴别:求助者虽然也 症状,但近期未患躯体疾病(或近 期体检报告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内容要根据题中的内容来答)(2) 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8、的原则,该求助者 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 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 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仅局限在最初引起这种情绪 的事件上,未出现泛化,且持续 个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 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 基础。(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

9、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 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 烈,持续时间 个月,已出现泛化,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符合严重 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据此,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2、鉴别诊断(讲解P340页第二题中的第4点)(1) 与躯体疾病相鉴别:求助者虽然有 症状,但近期未患躯体疾

10、病(或近期体检报告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其中的内容要根据题中的内 容来答)(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 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 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 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看案例中的主导情绪是什么,如果是焦虑,就与焦虑症相鉴别;如果是抑 郁,就与抑郁症相鉴别;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

1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 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很小的生活事件,产生了强烈的痛苦情绪,这个事件起初也许是现实生活 事件引起,但发展下来可能变为非道德、非现实性,所以是变形的心理冲突,并 且已经出现泛化。(4)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 个月(一般都是一个多月或两个多月,未超 过三个月),精神痛苦程度较大且难以摆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小于6

12、分,(4分或5分),所以诊断为神经 症性心理问题。2、鉴别诊断(1) 与躯体疾病相鉴别:求助者虽然有 症状,但近期未患躯体疾病(或 近期体检报告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内容要根据题中的内容来答)(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 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 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与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存在变形的心理冲突,但持续时间较短, 社会功能受损不重,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可以排除神经症。(4)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

13、系,涉及 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或者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所以是变形的心理冲突。 而一般或者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冲突是常形的。神经症的诊断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 础。2、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 人格相对稳定,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 主动求医行为,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问题。3、 该求助者存在变形的心理冲突,表现为。(根据案例实际来写,如:因 一件小事与同学争吵就认为人家跟自己过不去,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4、 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_ ,评分;精神痛苦程度(

14、内 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评 分;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评 分,总分 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如果无法准确打分,可以按下列方式写:该求助者在 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及病程上的得分不小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 症。)5、(1)神经衰弱的主导症状是:A.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痛劳;B.情绪 症状: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C.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 助或治疗;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 件和处境不相称;D.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 障碍、头部不适感。P350页

15、案例一(2)广泛性焦虑症的主导症状是:A.焦虑的情绪体验:经常或持续的无明显 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B.焦虑的身体表现:伴有植物神经症状(胸 闷、气短、紧张、头痛、腹泻、胃部不适等)和运动性不安(走来走去、搓手、 顿足、叹气样呼吸等)。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己6个月。(3)惊恐障碍的主导症状是:A.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 不可预测;B.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C.发作时表现强烈 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 或失控制感等痛苦体验;D.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 后能回忆。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

16、感到痛苦,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 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4)恐惧症的主导症状是:A.恐惧程度与处境不相称;B.求助者感到很痛苦, 并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要把案例中的症状写出来一些);C.有反复或 持续的回避行为,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对恐惧情景和 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三种不同的恐怖症分别再加上各自的典 型特征:场所恐怖症害怕对象主要是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 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等;社交恐惧症的害怕对象主要是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 怕与人目光对视等,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单一恐惧症的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高处、鲜血、打针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