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06335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 命题学校:广雅中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

2、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 B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C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比铁更耐酸碱的腐蚀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C时,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B2mol SO2与足量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转移的电子数为4NAC含1mol 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4+数为NAD2mL 0.5mol/L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盐酸制备

3、硅酸胶体,所得胶粒数目为0.001NA9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H= 571.6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H= 1452kJmol1 H+(aq)+OH(aq)=H2O(l) H= 57.3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452kJmol1B2H2(g)+O2(g)=2H2O(g) H 571.6kJmol1 C2CH3OH(l)+O2(g)=2CO2(g)+4H2(g) H= 880.4kJmol1 DCH3COOH(aq)+NaOH(aq)=H2O(l)+CH3CO

4、ONa(aq) H= 57.3kJmol110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B、C同周期,C、E同主族。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10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D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EFCD B分子AC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C由D、F组成的盐溶液蒸干后可以得到原溶质 D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11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

5、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的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根据图示,物质A为CO2C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 D甲烷燃料电池中CO32向空气一极移动12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结合H+的能力:CO32Fe(OH)313 常温下含碳各微粒H2CO3、HCO3和CO32存在于CO2和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 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10.25时,c(Na+)=c(CO32)+c

6、(HCO3) B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为79之间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到H2CO3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K1(H2CO3)=106.37 D若是0.1mol NaOH 反应后所得的1L溶液,pH=10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c(Na+)c(HCO3)c(CO32)c(OH)c(H+)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74分)一、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6 (14分)硫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活性炭SO2 甲 乙 丙

7、A已知:? SO2(g) + Cl2(g) 催化剂 SO2Cl2(l) ?H = 97.3 kJ/mol;? 硫酰氯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发烟”;100?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长期放置也会发生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为储气装置,用于提供氯气,则仪器A中盛放的试剂为_。装置丙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 (2)在上图方框内画出所缺装置,并注明相关试剂的名称。 (3)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分离产物的方法是(填字母)_。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为提高本实验

8、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填序号)。 ? 先通冷凝水,再通气 ? 控制气流速率,宜慢不宜快 ? 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 加热三颈烧瓶(5) 在无活性炭存在的条件下SO2与Cl2也可发生反应,现将SO2、Cl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供选择试剂: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品红溶液。27(14分) 钨是我国丰产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泡的灯丝,钨在自然界主要以钨(VI) 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开采价值的钨矿石之一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 ,含有二氧

9、化硅、氧化铁等杂质,工业冶炼钨流程如下:调节pH过滤CO2H2 高温煅烧盐酸过滤、洗涤沉淀CWO3产品钨母液纯碱1000oC白钨矿水浸过滤滤液滤渣A混合物滤渣B调节pH过滤CO2H2 高温煅烧盐酸过滤、洗涤沉淀CWO3产品钨母液纯碱1000oC白钨矿水浸过滤滤液滤渣A混合物滤渣B已知:? 钨酸酸性很弱,难溶于水? 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SiO32为8,WO42为5? 碳和金属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钨 (1)74W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 周期。 (2)CaWO4与纯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3)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 调节pH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写字母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

10、钠溶液 C盐酸 D碳酸钠溶液 (4)母液中加入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 检验沉淀C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5)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的原因是 。(6) 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可得到钨酸钙,已知温度为T时Ksp(CaWO4) =11010,c(WO42)c(OH)KspCa(OH)2= 4107,当溶液中WO42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时,溶液中 。28(15分)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N2(g)+3H2(g)2NH3(g) ?H0合成氨,其基本合成过程如下:氮气和氢气混合气压缩机合成塔冷却塔分离器液氨储槽循环压缩机

11、(1) 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c0 mol/L H2参加合成氨反应,在a、b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如图A。 ?a条件下,0t0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molL-1min-1。 ?相对a而言,b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在a条件下t1时刻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t2时刻重新建立平衡状态。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t1t2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2)某小组往一恒温恒压容器充入9mol N2和23mol H2模拟合成氨反应,图B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图。若体系在T2、60MPa下达到平衡。 ? 此时N2的平衡分压为 MPa,H2的平衡分压为 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列式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分离器中的过程对整个工业合成氨的意义是 。 (4)有人利用NO2和NH3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进行粗铜精炼,如图C所示,d极为粗铜。 ? a极通入 气体(填化学式); ? b极电极反应为 。29(11分) 在适宜条件下,科学家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1)在该实验研究中,科学家采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