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说课稿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063038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市》说课稿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市》说课稿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市》说课稿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市》说课稿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市》说课稿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市》说课稿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市》说课稿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市说课稿设计上午,我刚讲完山市一课。下面我就从课标、 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一、说课标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并且在总目标中有“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要求。本节课,我就依据课标的这些精神设计。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 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山市是一篇文言文,它所涉及

2、的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究。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至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本文是自读课文,学生学习文言文又尚在初始阶段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所以对文言语法的要求可以尽量放低,甚至基本不作要求。只要求积累掌握常见的重点文言词语。2.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育,结合本单元的特点, 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知识目标:学习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能力目标:( 1).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美丽的幻景 ;( 2). 培养学

3、生 此文转于网 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主动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是文言实词),.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美丽的幻景。难点: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探究“山市”的形成原因,逐渐具有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3. 学情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 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 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 请学生用画笔

4、或语言描绘出山市奇幻的景象, 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虽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 对怎样学习文言文也已有了一定的整体印象, 但还是有畏难心理。 而且本文又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要求用一课时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抓好预习的前提下,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课上利用工具书、课文下的注解,依据自学提纲疏通文意,能够找出难词难句,并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自学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速和语调。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疏通文意,准备描述想象的画面。自学步骤: 初读:识记生字词,分清停顿,标出难词难句。再读:逐词逐句疏通文意,补出省略的翻译。三、说教法在整个教学

5、过程 ( 优秀淘 . 教. 案. 网) 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 情境设置法。本节课中,我贴近生活,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创设神秘气息导入新课。2. 诵读法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文言文的教学来说,诵读尤为重要。要克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就要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 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3. 质疑法学生自学后,课上提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教师提问,自然过渡到下慢的讲解中。4. 画图法山市中的景色瞬息万变、虚无缥缈,比较

6、适合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的想象力。因此,我以创造性复述来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四、说学法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1. 圈点勾画法此法主要用在读文时圈出生字词,划出疑难句,找到一些标志性词语,在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要通过快速默读,标出“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与消失四个阶段。2. 诵读法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3. 画图法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图画再现“山市”,描绘文中之景,想象言外之象。4. 质疑问难法。五、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优秀淘 . 教. 案. 网) 分以下几个环节:1. 情境导入说明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后面的活动作好情感准备。2. 诵读圈点理解课文大意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圈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3. 自主学习落实教学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要求学生研读相关段落后, 想象言外之象。4. 自学检测巩固反馈本节所学。5. 归纳总结学有所得,学亦有所疑。6. 布置作业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网 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六、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