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时区计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06190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时区计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高中地理第方式的计算:1. 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区区时早于西区区时;东西时区越往东区时区越早。2. 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秋的经线的地方时。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经线:不确定性。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

2、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市区,西经为西时区。(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六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十三个时区。(3)计算时区: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七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4.四个注意:(1)时区与地方时的关系。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

3、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蚀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个时间称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比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比较晚。如,东八区是12点,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时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十个小时,比东十区晚两个小时。(2)180经线与国

4、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国际上规定了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穿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日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润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12)2夜长=(24-日落时间)2=(12-日落时间)2(4)挖信息,活应用。5找两

5、地的经度差: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在两经度和大于180时)6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二高中地理中地方时的计算需要明确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即:度数大的在东。(2)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即:度数大的在西。(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三高中地理中地方时的计算应用

6、举例:【例1】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地方时差=6015/H=4小时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例2】已知:A点100W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分析:A、B两点同在西经,则:A、B两点的经度差=10080=20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2015/H=1小时20分因为A、B两点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B点80W在A点100W的东方,应加地方时

7、差.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小时20分=9:20【例3】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分析:在东经,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 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例4】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例5】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点的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2小时=20:00或8: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即24小时 +8:0012小时=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