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061314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归类复习 第课时 字词 一、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s( ) qing( ) bo( )塞 si( ) 强 qing( ) 薄 b ( ) si( ) jing( ) b(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1、用音序查字法查带点的字,并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正确的序号上打“”。 噩耗的“噩”查音序,解释是( ): A惊人的 B凶恶的C悲痛的2、“恐惧”的“恐”查部首_ _,除部首外有_ _画。3、用数笔画的方法查带点的字,并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正确的序号上打“”。 身临其境的“临”共_ _画,解释是: A到,来 B挨着 C摹仿三、把下边的形声字按结构分类。照稿刚溶 架朗霄领诚装鲤驾闾 桐

2、闷歌崖综裹闻左形右声上声下形右形左声 外形内声上形下声 内形外声四、改错别字。 饥寒交破( ) 全神惯注( ) 阴谋鬼计(诡 ) 走头无路( 投 ) 再接再励( ) 穿流不息( ) 漫不径心( 经) 专心至志( 致 )五、比一比,再组词。缓( 缓慢) 嫌( 嫌疑 ) 瓣( 花瓣 ) 蜷(蜷缩)暖(温暖) 镰(镰刀 ) 辫( 辫子 ) 倦( 疲倦 )六、看拼音,写汉字。xing p f shu xio shn jch胸脯 赋税 孝顺 基础lng lng ch l xin q fng wn玲珑 矗立 嫌弃 访问j q shung bn jin ch yng hng汲取 双鬓 煎茶 永恒七、把下面的

3、词语补充完整。饱经风霜 千载难逢 迫不及待 才华横溢至理名言 推崇备至 汗流浃背 引以为戒耀武扬威 哀鸿遍野 刚正廉明 大发雷霆 锲而不舍 惊愕不已 烟雾缭绕 如火如荼翻然醒悟 和蔼可亲 长途跋涉 执法不阿硕果累累 国泰民安 热泪盈眶 技艺精湛纹丝不动 茅塞顿开 声名鹊起 饮茶品茗八、找出下面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在下面画上“ ”。1、手枪 步枪 冲锋枪 机关枪 玩具枪2、屋子 桌子 椅子 柜子 床3、工人 青年 农民 教师 解放军4、法语 外语 英语 日语 俄语5、汽油 柴油 机油 煤油 菜油九、给下面的词语分类。刻舟求剑 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自相矛盾 千山一碧 崇山峻岭 守株待兔 花红柳

4、绿 拾金不昧 翠色欲流1、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有舍己为人视死如归拾金不昧2、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千山一碧崇山峻岭 花红柳绿翠色欲流3、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有:刻舟求剑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十、把下面的词语适当地搭配起来(用“”画出来):辛勤地(玩耍思考 工作)敏捷的(动作眼光头脑)尽情地(跳舞看书弹琴)明亮的(马路操场教室) 美丽的(花朵树木小草)刺骨的(大雪寒风细雨)十一、给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意思:A.语言文字等的意思; B.思想内容; C.意见; D.愿望; E.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F.表示一点心意; G.某种趋势; H.情趣、趣味。1、同学们通过仔细阅读,已经能够正确理解这篇文

5、章的中心意思了。 ( B )2、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 ( G )3、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请你一定要收下。 ( E )十二、写出句子中带点词的反义词。1、我们应以不讲卫生为羞耻,以讲卫生为光荣。2、我不需要虚伪,我需要真诚。3、在广阔的草原上,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大自然多伟大啊!4、李老师能用浅显的话说清楚深刻的道理。十三、选词填空。 A.之所以 B.才 C.而是 D.可是 E.只有 F.是因为 G.虽然 H.无论 常听到有人说:“知足者常乐。”的确,在对物质享受的态度上,这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品质。( D)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不知足常乐”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在事业上不知足是奋斗者的哲学,

6、开拓者的写照。(E )不安于现状的人,(B )会有进取的志向和勇气;( E )“不知足”,( B )会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动力,( C )会有奋斗中尝到创造的乐趣,( C )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爱迪生( A)有一千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F )他在成绩面前从不沾沾自喜,( C )“不知足”地继续奋斗,去夺取更加辉煌的成果。 第课时 句子 一、积少成多。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道德行为凭自律,文明规范贵坚持。6、崇尚文明充实精神生活,升华公德熏陶思想感情。7、一切真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8、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春天,一朝最好是清晨。9、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二、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1、广场上人山人海。 (夸张)2、我走在树林里,总能听见鸟儿的歌唱。(拟人)3、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比喻)4、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排比)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

8、们怎么会忘记? ( 反问 ) 三、按要求写句子。1、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成反问句)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2、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成陈述句)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改成 “把”字句)同学们把一项任务交给我。4、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改成“被”字句)人们的衣服被蒙蒙细雨淋湿了。5、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变人称)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6、 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缩句)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四、

9、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1、我们班这学期订了 中国少年报 少年文艺 和 少年科学 等报刊。2、夏末秋初,菜园里瓜果累累,五彩斑斓,红的辣椒、绿的豆角、紫的茄子 3、周恩来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 大家要沉着 ,不要”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五、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E)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10、A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F) “哦!您,您就是”( D)4.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A)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A )6.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B )六、指出下面各句中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的作用有: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表重复词语的省略;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表静默或思考;表说话断断续续;表语言的中断;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1、何为说:“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说:“ ”( )2、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3、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4、 “可恶!然而。”四叔说

11、。()5、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6、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10下,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七、修改病句。 1. 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 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榜样。 3. 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目的。 4. 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5.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

12、等课外书。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八、排列错乱的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河上还有一座小桥。(6)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3)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1)我的家乡在月亮湾。(5)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2)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第课时 阅读 一、课内阅读。(一)阅读课文穷人片段,完成练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已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