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060948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一年九月编制说明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对公路桥梁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起到关键性作用。编制单位历时两年,在专题调研和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制浆材料、室内试验方法、制浆压浆工艺、检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为提升我省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技术,结合2011年8月1日实施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要求,编制单位编写完成了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指南,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照使用。 本指南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于2011年9月首次发布。 本指南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管理和解释。日常管理

2、和解释工作由主编单位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局负责,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函告: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2031号钱江大厦,邮编310051),电话:0571-85123570 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杭州市下城区中河北路106号交通大楼,邮编310014),电话:0571-85464509 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主要编写单位: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 本指南主要审定人员:卞钧霈、陆耀忠、王振民、邵宏、汪银华、张慧昕、史方华、张志强、潘仁泉等主要编写人员: 葛黎明 李立群 单

3、光炎 徐建达 杨超 李卫炎 吴旭初 毛云龙 张新 宋永良 金众赞 周炯 李洪涛 丁科军 邵宏 张峰等 目 录目 录31 范围52 规范性引用文件63 术语74 技术要求94.1材料94.2施工设备104.3浆液性能115 配合比135.1 试配准备135.2 试验室试配135.3 配合比验证136 施工工艺146.1施工准备146.2制浆工艺156.3压浆工艺156.4 锚具与构件端部处理177 试验方法187.1试验条件187.2试验方法188 质量检查208.1压浆质量控制208.2压浆质量检查209 附录21附录F1 浆液拌合试验21附录F2 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液流动度试验 (JTG/

4、T F50 附录C3)22附录F3 压浆浆液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JTG/T F50 附录C4)23附录F4 沉积率试验24附录F5 竖向膨胀率试验26附录F6 钢丝间泌水率试验(JTG/T F50 附录C5)28附录F7 压力泌水试验(JTG/T F50 附录C6)30附录F8 充盈度试验(JTG/T F50 附录C7)32附录F9 压力充盈度试验33附录F10 材料抗分离试验35附录F11 内窥镜检测37附录F12 孔道压浆施工一体机40附录F13 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报告42附录F14 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记录表431 范围为了保证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的质量,规范施工工艺,特编

5、制本指南,本指南内容包括材料检验规则、浆液性能、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要求。适用于桥梁及其它类似预应力结构中的孔道压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南,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南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 17671 水泥

6、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JGJ 63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CCES 0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3 术语3.0.1孔道压浆剂孔道压浆剂是由高效减水剂、微膨胀剂、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干拌而成的混合料,在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与水泥、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后,用于后张预应力孔道的压浆。3.0.2孔道压浆料 孔道压浆料是由水泥与孔道压浆剂干拌而成的压浆材料,在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加水并搅拌均匀后,用于后张预应力孔道的压浆。3.0.3高速制浆机高速制浆机是指转速不低于1000r/min,可以将水泥、压浆剂(压浆料)与水混合制成压浆浆液的施工设备。3.0.4高速制浆

7、试验机高速制浆试验机是指转速不低于1000r/min,可以将水泥、压浆剂(压浆料)与水混合并制成压浆浆液的试验设备。3.0.5沉积率沉积率是指将浆液静置一定时间后,上层浆液与下层浆液的流动度比与密度比。3.0.6 竖向膨胀率 采用百分表检测规定体积的容器内浆液的竖向膨胀量。3.0.7 压力充盈度试验 在室内采用小型透明管道、在压力状态下观测浆液充盈程度、泌水情况的试验方法。3.0.8 材料抗分离试验在室外采用5m透明管道制作具有仿真孔道的压浆设备,观测浆液在钢绞线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泌水性能。3.0.12 压浆记录仪 测定和记录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的压力和流量的装置。3.0.13 屏浆预应力孔道压

8、浆工作达到结束条件后,为使孔道内浆液饱满、密实,继续使用压浆泵对压浆孔段内施加压力的措施。4 技术要求4.1材料4.1.1 水泥应采用性能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性能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第6.15.4条的规定。4.1.2 压浆剂应采用性能稳定的产品,与水泥、水拌合后,具备不离析、不泌水、微膨胀、高流动性的技术性能,具体指标见表4-2。4.1.3 压浆料应采用性能稳定的产品,与水拌合后,具备不离析、不泌水、微膨胀、高流动性的技术性能,具体指标见表4-2。4.1.4 水不应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中不得含

9、有350mg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宜采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清洁用水。4.1.5 压浆料、压浆剂等材料应有制造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指标见表4-2),压浆材料中不应含有高碱(总碱量不应超过0.75%)膨胀剂或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不应掺入含氯盐类、亚硝酸盐类或其它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压浆料或压浆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详见表4-2。4.1.6压浆材料检验批次:1 验证试验,新选货源,应进行一次检验,检验项目见表4-2,2 进场检验,以30t为一批,不足30t按一批计,检验项目见表4-2。4.1

10、.7判定规则压浆剂(料)依据本指南表4-2检测,各项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则判为该批号产品为合格品。如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本指南要求,允许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复试,如复试各项目均合格则仍可判为合格,反之判为不合格。4.1.8 孔道压浆材料质量要求 推荐使用压浆料,选用压浆料,可直接按表4-2的技术指标执行。选用压浆剂,制造商应试验压浆剂与所用水泥的相容性,以满足施工技术指标。4.2施工设备4.2.1施工设备 制浆原材料必须采用自动计量的生产方式,制浆、压浆施工设备,其技术性能应符合表4-1要求。施工设备技术指标 表4-1序号设备名称设备技术指标1供料机采用螺旋输送器送料,称重传感器自动计量水、

11、水泥、压浆剂或压浆料。2制浆机转速不低于1000r/min,浆叶的速度范围宜在10-20m/s。浆叶的形状应与转速相匹配,并能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搅拌均匀的要求。3压浆机应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其压力表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02MPa,可进行0.5MPa以上的恒压作业,压浆泵应具有压浆量、进浆压力可调功能,实际工作压力应在压力表2575的量程范围内,压力表应有隔膜装置。4储浆罐储浆罐应带有搅拌功能,带3mm过滤网,其体积应不低于所灌孔道体积的1.5倍。5真空泵真空泵应能达到0.10MPa的负压力。6压浆记录仪具有测定和记录压力和流量的装置。4.2.2 称量精度 在配制浆液拌和物时,水泥、压浆剂(或压

12、浆料)、水的称量应准确到1%(均以质量计)。 计量器具均应经法定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4.3浆液性能 施工生产孔道压浆浆液,应先进行试验室试配生产配合比验证工艺验证的三阶段确认方法,验证其施工性能与质量,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指标应符合表4-2要求。 孔道压浆料、压浆剂、浆液检验项目与质量要求 表4-2序号检验项目指标进场检验或试验室试配生产配合比验证工艺验证日常检验试验方法与标准1水胶比 %0.260.28JTG/T F50-20112凝结时间h初凝5GB/T 1346-20013终凝244抗压强度MPa3d20GB/T17671-199957d40628d507抗折强度MPa3d587d6928d1010流动度(25)s出机流动度1017JTG/T F50-20111130min流动度10201260min流动度102515自由泌水率%24h自由泌水率0163h钢丝间泌水率013自由膨胀率%3h0-21424h0-319竖向膨胀率 % (24h)0x3附录F517现场沉积率%沉积流动度比95附录F418沉积密度比9520压力泌水率 %(孔道垂直高度)1.8m,试验压力0.22MPa2.0JTG/T F50-2011211.8m,试验压力0.36MPa22充盈度试验合格23压力充盈度试验合格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