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059113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专题二文言文阅读(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怎么考考题千变皆有规一、专题体验(高考是个指挥棒 感受试做定方向)(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

2、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

3、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注主文:主持考试。镪:成串的钱。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A B C

4、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7把文中画横线

5、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答:(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4【答案】【D】【教师点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阙:过错、缺点。5【答案】【C】【教师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采用三非一析(三非:非其人,非其事,非其时;一析:看这个句子是直接、间接或是评论这个人物。应选直接表现人物的),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6【答案】【A】【教师

6、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根据此命题特点,可借题解文。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采用三非一辨(三非:非其人,非其事,非其时;一辨:辨时间空间上、辨细节、辨关键词和逻辑关系),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如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7【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 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教师点拨】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7、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附古文翻译:萧燧,字照邻,临江军路人。萧燧生下来就聪颖异常,很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的官职。当时秦桧执掌朝政,他的亲信秘密告诉萧燧,秋试时他一定会在漕台主持考试,萧燧反问其中的缘故,(亲信)说:“丞相的儿子要参加科举考试,(丞相)想要把他托付给你。”萧燧恼怒地说:“(我)刚刚当官就敢欺骗自己的良心吗!”秦桧开始衔恨他,不久他就被调到秀州,到了那里官员的定额已经满了,萧遂到府院就任,就换了

8、一个人到漕闱任职,秦熺果然中举并名列前茅。孝宗初年,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值策对时,阐述“官位应当选择合适的人才,不应当因人而选择官位”。皇上很高兴,撰写了用人论赐给大臣。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在此之前,监察御史有了缺额,朝中的议论大多属意萧燧,但因为他没有在县任职的经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之的朋友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堂叔王秬都在外担任地方官,因为有所仗恃,不做好事,萧燧上奏都罢免了他们。当时正在重新讨论进攻北方的事,皇上拿这件事寻问萧燧,萧应对说:“如今有才德的人和无才德的人混杂在一起,风俗浇薄虚浮,兵力不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谋求国内太平安定。如果依仗经济稍有宽裕,萌

9、生骄傲之心,(其后果)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皇上说:“(这是)忠言啊。”(萧燧)趁机讽劝皇上严肃法令制度,包容正直的言论;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以赏赐财物,不可赋予权力。皇上都表示赞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出任严州知州。严州土地狭小财物匮乏,萧燧刚到任的时候,公家的钱不满三千串,萧燧勤俭理政,使财用丰足。两年之间,用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正在严格限制职务升迁,没有功劳不给职位,下诏说萧燧治理郡县有功劳,任命为敷文阁待制,调任婺州知州。(严州)父老百姓拦住道路,萧燧几乎不能上路,送他出境的人数以千计。婺州与严州相邻,(婺州)人都熟知他的法规教令,不费劲就治理得很好。有一年闹旱灾,

10、浙西常平司请求从婺州调粮食到严州,萧燧对他说:“东西两州不属同一行政单位,按理说不应当给粮食,但哪里忍心对于原管辖地区坐视不救呢?”替他们向朝廷请示,打开太仓的粮仓赈济严州百姓。熙宁八年,召回朝廷,萧燧说:“江、浙连续两年遭受水旱灾害,希望下诏征求意见,再命令诸司对郡县征收财赋时要灵活变通,不要只是催促逼迫。”熙宁十年,上书说广西诸郡的百姓身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庆典时推布恩泽,丁钱减免一半,也是从萧燧发起的。绍熙四年去世,终年七十七岁。二、备考清单管理:(一)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11、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命题规律1选文体裁稳定:人物传记。2考点、题型、分值的固定化:3个选择题和1个翻译题,题目设置明确,即实词、信息筛选、分析文意(内容辨析)和文言翻译。(三)备考清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推断方法2筛选文中信息和内容辨析题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用直译

12、和意译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什么合作探究 清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推断方法一体验学习(1体验.交流)1.体验:再做2013新课标全国卷第4题。见前面“专题体验”。2.交流。(答案、思考、经验)小组、组间交流展示;【我的问题与建议】【教师点拨】实词含义题,策略上平时要注重积累,方法上要掌握五种类型的特点及推断实词含义的五种方法。二合作探究(3.探究4.反思)探一探: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理论学习1(一)一

13、词多义1做一做:下面句子中“间”的含义。例句解释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草屋八九间 (归园田居)小结规律“间”有“jin”“jin”两个读音,本义为“空间”“时间”,后来引申为“机会、夹杂、从小路”等【答案】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动词,夹杂/名词,一会儿/名词,期间/量词/2一词多义。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词义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之分。例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由此引申出“根本、本来、原本、基本”等含义;“手足”

14、本义是“手和脚”,由此产生比喻义“兄弟”。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比喻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理清词义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掌握词义。3连线教材:解释多义字“堪”。例句解释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寒蝉凄切)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孔雀东南飞并序)小结规律“堪”的本义是“经得起,受得住”,引申出“胜任”之义;虚化成动词“可,能够”【答案】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胜任/4练一练:课外利用网络将课本中的“爱、安、兵、朝、除、辞、殆、当、道、发、鼓、故、固、过、假、间、就、举、绝、名”等词的一词多义梳理一遍。理论学习2 (二)古今异义1做一

15、做: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例句古义今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劝学)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贫穷小学而大遗 (师说)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上级对下级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答案】求学的人/困厄、处境艰难小的方面要学习指看父母兄弟等亲属2古今异义。古代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有以下几种类型:(1)词义扩大。比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2)词义缩小。比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3)感情色彩变化。比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原指地位低下,“鄙”原指学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