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江萧家大院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04836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翁江萧家大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翁江萧家大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翁江萧家大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翁江萧家大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翁江萧家大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翁江萧家大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翁江萧家大院文学副刊章渭(岁月留痕)作品之五翁江萧家大院复制链接翁江,旧称翁潭,现属福鼎市白琳镇辖。翁江濒临内海湾,背倚虎头山,遥望“笔架峰”; 这里地旷人稀,不山不海,便于繁衍生息。翁江之水,东流为双头溪,与百步溪汇入大海; 溪上游为白琳,茶叶特盛,中外通商;下游为点头,鱼盐之利亦贸易一大宗;翁潭介居其间, 山明水秀,孤村小市,无承隘嚣尘气,别饶胜趣。翁潭萧氏先世萧汉华(1713-1762年),号槎舫,于清康熙年间,自闽西汀州府上杭县 胜运里棉村,即今龙岩市上杭县境内移迁点头镇扆山。萧汉华生三子天爵、天禄、天成,分 乾、坤、泰三房,乾、坤两房仍住点头。嘉庆间泰房因邻舍失火,旧屋被烧毁,于嘉庆

2、二十 二年(1817年)举家徒居白琳翁潭,萧天成是翁潭萧氏入迁始祖。萧天成(17601816), 字位茂,例贡生。天成生五子正瑕、正奎、正枢、正谟、正伦。移迁翁潭后,泰房下又分仁、 敬、孝、慈、信等五房。翁江萧氏民居主要有三座,自西向东分别为长房大院,是仁、敬两 房产业;四房大院,是慈、信两房产业;三房大院,是孝房产业。三座大院,其中以长房大 院尤为气派。萧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 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科学应用。一、大院风彩泰房迁至翁江水竹湖后,萧天成偕五子遂于翁江水竹湖造室,兄弟比屋鳞次,萧家大院 的当家人是三房的萧正枢

3、。萧正枢(1788 1853年),字延钧,号梦轩,副贡生,为人忠厚, 和睦兄弟,被其父命为总理家政大权,是泰房移迁翁江首任当家人。萧家大院最早建成的是 长房院落,其次是四房、五房共同所有的二进院落。三房因自己是主事人,避嫌不徇私,其 古厝就在前两座的左手边不及十米距离,为二进式院落,三房大院唯有天井比前两座大,但 其屋宇建筑用料远不及前两座。长房大院背靠虎头山,青山如黛,林荫茂密,一派生机勃勃。大院坐西向东,由门厅、 天井、一进厅、过雨亭、二进门厅、二进天井、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的三个并排的四合院, 二层建筑,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四、五房大院与长房大院仅一巷之隔,这一小巷将两座大 院通体隔开

4、,为何两座同为萧氏兄弟又是同一时期所建的大院要隔开呢?原来,翁江萧氏自 点头旧居遭火焚后,神灵示意度自翁江水竹湖,此处山清水秀,风水极佳,最适繁昌族群; 当初选定此地后,经风水名师勘测,最佳处即为两座大院之间所留巷子,若在此处造室,吉 不可言。但若在此处造室,风水被长房独得,一方面不利于其他各房繁昌,另一方面也不利 于全村其他氏族的发展,地方氏族极力反对。鉴于以上原因,最后权衡再三,确定如今的方 案,于是两房的大院就此分开了,除长房外,另两座大院均为二进式。三座大院均不带独立 花园,建筑面积,长房为五千平方米,三房面积四千平方米,四、五房面积三千平方米。翁江萧家大院建造于于嘉庆丁丑年(1817

5、年),本屋坐庚向甲兼酉卯分金,萧家大院已 经走过风雨200年了。虽然福鼎境内现存的古民居也不少,而规模比萧家大院气派的也有, 但萧家大院与周边古民居相比却有其独具的特点,主要特点有四。第一特点,选料精良。萧家大院的所有木料取自福建延汀邵建等四府出产杉木,先将木 料沿溪放至洪塘、南台一带,再改用杉木船运回;石条,假山等俱是霞浦运来,所有条石都 是事先定做,精细打造好之后用舟载肩扛运回来,耗资无法估计。第二特点,风格别具。三 座大院从房内布部看,无论是正门、偏门、前厅、中厅、后厅、厢房等,俱是明清时期的豪 华民居建筑式样;正大门外的门檐两端饰以翘角,以下斗拱抬梁相托;正大门上的门楣及两 旁的对联等

6、,无不体现传统的江南民居风格。第三特点,科学应用。长房大院的所有地梁俱 由青条石构成,接地横梁由石制,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确保地梁之上木墙经久不腐和阁 楼居住干燥怡居,萧家大院也因此保持200年,还如此苍劲临风,看不出任何的老态。第四 特点,承载力强。三座大院的厅柱宏伟粗大,柱径之宏冠绝闽东古名居,这样粗壮的立柱足 够支撑大院屋脊,确保屋宇历几百年不变形,最大限度延长大院的寿命。大院建成后,萧氏又着手大建造墓葬。这一时期萧氏建有的墓葬比较出色的共五座,但 在地方上出了名的就两座,分别是一大一精,大墓建在旺兴头;精细的墓建在翁江小溪。大 墓大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无论谁站在墓顶上,取一小石子,扔

7、不出墓堤,可想而知该墓工 程之巨。而精细的那座墓,精细到什么程度呢?也有说法,据说该墓的四围条石上刻有的花 鸟虫鱼的小细纹、小触须都清晰可辨。而在当时没有什么刨光机,石碑上面的花纹,怎么打 磨得如此清晰细致呢?据说都是用粗布细磨出来,耗时三年,不知磨碎了多少染布,造墓师 傅也因此而富,可见当日萧氏财富之巨,真如民间所传富有“万三三”。二、财富因缘翁江萧氏先世萧汉华刚移迁福鼎点头后,维时艰辛立业,不久才稍有赢余。萧氏移迁翁 江时间不长,连建三座豪宅,短时间内是怎么积累巨额财富呢?古人云:“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据介绍,萧氏财富来源主要有个神秘的传说。 一说泰房萧天成,子承父业,家境颇殷实

8、,家里也请了长工,但日常家务都还需亲历亲为。 萧天成有个习惯,每日晚饭前都要长工将水缸挑满水。不知从何时起,到了第二天缸中滴水 不剩,原本满缸的水不知哪去,接连几日如前,萧天成深感事出蹊跷。接下来的一天,天还 没亮,萧天成就起来探究缘由,发现原来是一只小白马一头扎在缸里喝水。萧天成不动声色, 悄悄靠近白马,解下围裙朝马头盖上,白马舜时不见。天明,萧天成就请长工在水缸位置往 下挖,居然挖出了三窝的白银。萧天成就将这些白银分与五子做生意,从此揭开了翁江萧氏 财富闸门。萧氏兄弟五人在霞浦城关一连开了十三家的布当,生意做得相当红火。有一年,几条闽 南商船停在霞浦埠上,一连几天阴雨绵绵。客商看天气不太好

9、,就将十三担零一头(箩)的 染料寄存在萧家布当里,说好半个月来取,可是过了好几个月都无人来取。恰巧邻街一家布 当缺染料,向萧家借一头(箩),但萧家自己又没有多余的染料,但廊下现成寄存了十几担 客商的染料。在邻街的多次请求下,萧氏自作主张,将客商寄存的一头染料借与邻家布当。 一般来说象邻家那样的小布当,一头染料足以生产半个月。可不出三天,邻家又来借染料。 邻家的反常行为,萧家深感蹊跷。于是,萧家兄弟私下将客商寄存的染料,细查一遍。不查 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些染料只是面上一层染料,以下俱是白花花的银子。但就是这 些白银却始终无人认领,有人说那伙客商,在返程途中,遇海难而没;有人说那伙客商原本

10、 就是海盗,收刮来的俱是不义之财,而这伙海盗在别处再次抢劫时,被官军所灭,于是这些 巨额财富俱归萧氏。再者后来,萧氏布当、茶庄等生意顺风顺水,财源广进。不出几年,一 个富贾一方,新兴家族就此突起。虽然传说美妙动人,但从萧氏后人所传家族发家史的只言 片语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可以说萧氏发家多半是因经营布当、茶庄等生意赚了大钱。最巅峰时,萧家族间公轮田、祠堂田及五房田租年收租达两万五千担。另外族间还有书 生田若干,激励萧氏族间子侄搏击科场,科举入仕。三、败落起始一个家族的兴胜与败落,往往是以当家主事人的沉浮为标志。萧氏迁翁江后总理家政的 是泰房萧正枢。后来,萧正枢年纪大了,就由其长子萧凰(1811

11、1887年)综理,这个时 期萧氏除了本地布当、茶庄等生意外,还在上海开有“三泰”茶庄。萧正枢次子萧熊(18161864年),字登书,邑庠生,在上海接手茶庄生意。在萧熊正 式接管“三泰”茶庄后,国际茶市场风云突变,竞争异常激烈。萧熊在不明时局的情况下, 做出了错误判断,连续五年大量囤积茶叶,而市场上的茶价一路走低。老大萧凰在家乡连购 五年茶,耗资不斐,源源不断从沙堤港出发运往上海;上海萧氏茶庄仓库内的茶叶堆积如山; 因价格一跌再跌,萧熊不甘心亏本出售,终成废品。萧熊越想越气,一时恼起,请人将库存 的所有茶叶发往上海大桥头,赴之一炬,巨额资产瞬间化为灰烬。上海的福鼎“三泰”茶庄 连购五年茶,未售出

12、一斤一两,一把火烧掉,一时名扬四海。萧氏虽名声很大,但经茶叶风波后,“三泰”茶庄亏损十分惨重,举步维艰,几近破产。 然而,不久萧熊又在上海花巨资娶了姨太太。再经折腾,不但上海“三泰”茶庄所有的财物 耗尽,还欠了一屁债,为解老二的燃眉之急,家里只好将田产出售。历多次风波后,兄弟就 开始离心了,各房家产分化管理,一个家没有一个英名的“舵手”,家族的落败指日可待。 再者家族间也因历年举巨资做善事,耗资不斐。再者清末国运衰落,传统产业日渐萧条,萧 氏家道中落,但族产尚在,免强支撑门面。解放后一切归公,原本富可敌国,家财万贯的翁 江萧氏渐渐重归于寻常百姓家。四、人文荟萃翁江萧氏发家治富之后,不仅代代乐善

13、好施,且广交善缘,接纳地方文人墨客。据统计 先后驻足翁江水竹湖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有魏敬中、王聘三、王守锐、王祖望、林步蟾、 吴念祖、萨镇冰、王翼谋、智水、江本侃、孔昭淦、黄寿祺等几十人。乐善好施。据不完全统计,萧氏自移迁翁江起,前后捐资为地方公益事达万金之巨。先 有咸丰五年福建提督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彭韫章送匾曰:“福臻畴九”;后有福建省长萨镇 冰送匾曰:“乐善好施”;两匾尚存。翁江萧氏始迁后,有始祖萧天成,每遇岁歉,磬所蓄平粜,按户口分给近乡无粮食者。 萧崇岚,道光二十四年,邑修河坝,建考棚。萧正枢,道光二十年,孝廉高云垞倡兴建之议, 身任总理既修河坝以护城,建文昌祠、忠孝祠遂创考棚。萧承

14、鹤,同治间,出资独建石床万 安桥。萧仰山,光绪戊戌年,岁大饥,尽出仓谷,减价平粜,全活者无数;萨镇冰额以匾曰: 乐善好施,著其实也贞烈有闻。萧熊妾钱氏(1828 1864年),江苏常州人,有侠气,谙武略。咸丰十一年 金钱乱,一股金钱匪徒窜入翁江,村民惊而逃命。独钱氏不惧,技长剑,戎服上马,驰骋三 十里,股匪惊而窜逃,一时传为佳话。后萧熊病危,钱氏割股和药救夫未成;不久萧熊病殁, 钱氏椎胸大痛,以头撞棺盖,直至血淋淋。当夜,钱氏以身殉葬,年仅36岁。倾心教育。萧立三,创办点头小学,培育人才甚众。萧宗潜,萧立三子,字希陶,毕业 于华北大学教育系。立志从教,首创福鼎简易师范学校,创业维艰,多所成就。

15、解放后当选 福鼎县首届政协常委,后受人迫害,自缢而逝。拔乱反正后,得以昭雪。肖宗潜少与黄寿祺 同学,后又同游于燕京,交情甚笃,后黄寿祺为其立传,并撰诗曰:远隔幽明卅载余,忽看遗像涕涟如。长溪左海燕山夜,忍记芸窗共读书。作者手记: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萧家的几位年长的族人感慨地说:“我们的祖先历尽艰 辛创下这番家业,如今独存大院,我们有愧先人啊!”我想大院已经是一奉很厚重的礼物, 已经足以让后人受用不尽,他们应该感到自豪。其实在世事变迁中,家运、族运与国运是分 不开,萧家兴盛于康乾盛世,而败落于清末;败落时虽然有人为的因素,但追根究底主要还 是国运衰败所致。千家万户是国中的小家,小家构成大家组成国,要想保持小家族渊远昌盛, 我们唯有祈福国家永远繁荣昌盛。风雨转头间,许多曾经的望族兴也好败也好,终归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后人惟 怀的东西。而萧家却不同,不仅留下三座灰宏大宅,还有两座令世人惊叹的墓葬,这是福鼎 人民十分珍贵的遗产。而让我对萧氏发自内心崇敬的是,无论在兴旺鼎盛之季,还是清末在 衰败之时,萧氏始终没有停止过做善事做好事。据不完全统计,萧氏自移迁翁江起,前后捐 资为地方公益事达万金之巨;翻开地方史志,萧氏的善举可谓史不绝书,萧氏无疑是福鼎乃 至八闽大地的大慈善家。常言道:人一辈子做一两件善事容易,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 萧氏却保持几代人代代做善事做好事。实属难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