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04378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晶硅单晶硅与薄膜发电技术的区别(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砷化镓技术-Alta碑化铉(GaAs)因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代表了光伏技术的领先水 平。传统的GaAs电池片极其昂贵,重且易碎,完全不适于移动电源 系统。Alta Devices碑化铉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则具有高效率、 低成本、发电性能优异等特点,且产品轻质柔性,可完美地应用于移 动电源系统。Alta Devices在GaAs芯片上采用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MOCVD技术完 成光伏器件的外延生长,并采用湿法工艺把器件连同柔性衬底从芯片 上剥离下来,之后根据用户需求,制成不同尺寸的产品Alta Devices 自主开发的MOCVD快速生长技术和大面积外延层剥离技术,使其具 有很大的成本降低潜力,

2、并适合规模化生产。铜铟镓硒技术-GSEGSE采用柔性共蒸发CIGS技术。该技术是在30微米厚不锈钢衬底上 通过卷对卷生产工艺(Roll to Roll)均匀沉积CIGS太阳电池器件的各 功能性膜层,其优势为通过采用多点分布式蒸发源,提高沉积膜厚度 均匀性;共蒸工序时间短(4min);原材料易获得(Cu、In、Se颗粒, Ga液态);双XRF监测共蒸发沉积膜厚及成分,偏离目标时自动调节 蒸发源进行补偿;原材料利用率高,共蒸室壁的材料可以充分回收利 用;粉尘处理容易(更换护板),蒸发源维护便捷(6小时维护时间)。 此外,GSE还拥有独有的ICI(Integrated Cell Interconne

3、ct)封装技术。 该技术采用图形化的镀膜方式制备内部结构更加致密的铜前电极,减 少了遮挡面积,降低了元件串联电阻,并通过激光焊接方式完成电池 极连接,消除了短路问题,从电池到组件的效率损失大幅减小。铜铟镓硒技术-SolibroSolibro具有35年的技术研发及10年的实体生产经验,涉及专利88 项,已具有设备一工艺一产业化交钥匙工程的集成能力和交付经验, 以及低产线建设和生产成本的集成控制能力。核心共蒸发技术采用独有的CIGS点源共蒸发技术,具有从下向上蒸 发、多点源系统、相对较大的源与基板距离的特点。CIGS电池各功能 性膜层在不同的专用设备中完成镀膜。设备性能稳健(Robust),维 护

4、快速、产出率高、稼动率高,且具有很强的未来效率和工艺升级灵 活性。目前,Solibro可按客户需求从设计CIGSPOWERLINE交钥匙工程开始, 直至产线启动运行,提供全面支援,包括自主设计的CIGS共蒸发系 统等全线设备,保证高品质的CIGS核心工艺以及高的元件转化效率。铜铟镓硒技术-MiaSol。本集团在2013年收购了若干世界领先的CIGS薄膜发电技术,分别为 Solibro(基于玻璃衬底的共蒸发技术),MiaSole(溅射技术)以及Global Solar Energy (基于柔性衬底的共蒸发技术)。上述收购的关键缘由 在于提升本集团的技术路线,以及将世界领先的薄膜发电技术专才引 入

5、至本集团研发部门。这一战略举措在于:无论在转换效率还是生产 成本,CIGS薄膜技术均已可与晶硅媲美;且与晶硅相比,拥有诸多特 性,如柔性衬底,更美观和更高的热表现等,使用效益远多于多晶硅。本集团计画将新近收购的技术在中国实现本土化,以进一步降低生产 成本,令客户在薄膜市场更具竞争力。MiaSole采用CIGS薄膜技术生产太阳能电池和元件。该薄膜技术是基 于轴对轴平台,其中所有由CIGS太阳能电池构成的薄膜层,均在单 台物理气相沉积(PVD)流程系统中依次溅射沉积至单块玻璃的柔性 不锈钢衬底之上,之后实现电池构成自动化以及进行100%线上测试 以此构成的柔性电池制造,碳排放小、资本支出低;具有高

6、生产率和 低成本。生产的柔性电池用于玻璃和轻质柔性组件生产线、消费者产 品及其它不同的运用。MiaSole已经向遍及五大洲超过三十个客户交付了超过80MW的玻璃 和柔性薄膜组件。高效硅异质结技术-HIT高效硅异质结技术是指带有本征层非晶薄膜硅材料的异质结技术。该 技术是在n型或者p型的单晶硅片正反两面一共生长上6层薄膜,其 本质是一种薄膜技术。本集团双面SHJ电池的结构为Ag栅/ITO膜/p 型非晶硅膜/本征非晶硅膜/n型单晶硅片/本征非晶硅膜/n型非晶硅 膜/背面ITO膜/背面Ag栅。其中的非晶硅薄膜厚度只有5-10nm,可 运用非晶硅的常规低温沉积技术实现沉积(例如PECVD)。正反面IT

7、O 薄膜可由溅射法(PVD )制备,产业化成本较低。由于本征非晶硅膜 对硅片表面良好的钝化作用,使得器件的反向饱和电流降低了近2个 数量级,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可以实现 25%以上的电池效率和23%以上的组件效率。高的组件效率可节省占 地面积、支架和人工费用等BOS成本。同时,高的开路电压带来了 较低的温度系数(-0.29%/C),使其在实际发电中有更好的电量输出, 相对常规晶硅组件发电量高出6%。另外,其双面对称的电池结构可 以实现双面发电,根据不同的地面状况和不同的安装角度,相同装机 容量下相对晶硅单面组件有12-35%的发电增益,可进一步降低度电 成本。本集团SHJ

8、电池采用n型的单晶硅片,其组件在实际应用中不 存在光致衰减(LID)和电致衰减(PID),环境稳定性更好。产品特性:电池转化效率23%以上,组件性能稳定,温度系数低,高 温下功率输出高,双玻封装寿命可达30年以上,且双面均可发电, 使发电量大幅增加。目标市场:可广泛用于分布式电站,光伏建筑壹体化,隔音墙,农/ 渔光互补,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移动能源等市场。非晶硅/硅错技术非晶硅和硅错均为硅的非结晶同素异形体,可在低温下沉降于不同种 类的薄膜衬底之上。它为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功能。与多 晶硅(mc-Si)相比,非晶硅的电子表现较低,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灵 活性。例如,非晶硅层可以制作得比

9、晶硅更薄,可节约更多的硅基材 料成本。硅基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其可在低温下实现沉积(例如75C),不 仅能在玻璃上,而且能在廉价的塑胶上实现沉积,使之成为了轴对轴 加工技术的最佳方案。沉积时,非晶硅可以类似多晶硅般掺杂其它物 质,最终形成电子设备。非晶硅现已成为薄膜电晶体活跃层,液晶显 示幕(LCD)和薄膜电池及组件的核心原料。非晶硅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可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实现大面积沉积。PECVD系统的设计将极大地影响非晶硅元件成本。 因此,大多数设备提供商将重点放在设计制造高输送量的PECVD设 备以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通过基于硅锗串联生产线自主研发Fab2.0系统的技

10、术突破,本集团 实现了薄膜发电元件的更高转换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减少约9%), 提升了薄膜发电组件的成本效益和竞争力。纳米晶硅技术纳米晶硅有晶体硅内的非晶相颗粒,相对与完全由晶体硅颗粒构成的 多晶硅,由颗粒边界隔开。二者的区别在于晶体颗粒的大小:纳米晶 硅内的晶体颗粒多在纳米级上下。因有晶体颗粒的存在,相比多晶硅 而言,纳米晶硅比非晶硅拥有更好的电子迁移率,增强了对红光和红 外线波长的吸收,提升了光致稳定性,使之成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 的重要原材料。与非晶硅相似,纳米晶硅同样是薄膜电晶体的活跃层、 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上佳选择。纳米晶硅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更好的稳定性,比非晶硅更容易制

11、造,可运用非晶硅的常规低温沉积技术实现沉积(例如PECVD),而 无需使用制造晶硅的镭射退火或高温化学气相沉积(CVD)流程。将 纳米晶硅和非晶硅/硅锗技术结合成为多结太阳能电池,电池转换效 率可提升至12%以上,而成本却能下降15%以上。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一、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一种新的能源材料)简介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使用在价格低廉的陶瓷、石墨、金属片等不 同材料当基板来制造,形成可产生电压的薄膜厚度仅需数以m,目前 转换效率最高可以达13%。薄膜电池太阳电池除了平面之外,也因为 具有可挠性可以制作成非平面构造其应用范围大,可与建筑物结合或 是变成建筑体的一部份,应用非常广泛。非晶硅(a

12、-Si)太阳电池是在玻璃(glass)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膜 (TCO),然后依次用等离子体反应沉积p型、i型、n型三层a-Si,接 着再蒸镀金属电极铝(Al).光从玻璃面入射,电池电流从透明导电膜和 铝引出,其结构可表示为glass/TCO/pin/Al,还可以用不锈钢片、塑料 等作衬底。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原理概述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 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 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 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 供能。作为一种电的贮存装置,当两种金属(

13、通常是性质有差异的金 属)浸没于电解液之中,它们可以导电,并在“极板”之间产生一定 电动势。电动势大小(或电压)与所使用的金属有关,不同种类的电池 其电动势也不同。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非 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电动势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电 池的大小无关。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为电池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 电池的能量储存有限。电池的容量与电极物质的数量有关,即与电极 的体积有关。在电池反应中,1千克反应物质所产生的电能称为电池的理论比 能量。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要比理论比能量小。因为电池中的反应物并

14、 不全按电池反应进行,同时电池内阻也要引起电动势降,因此常把比 能量高的电池称做高能电池。电池的面积越大,其内阻越小。实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类型:原电池与蓄电池。原电 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流,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又称为二 次电池,使用前须先进行充电,充电后可放电使用,放电完毕后还可 以充电再用。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换成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 换成电能。原理详解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 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 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 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活性

15、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 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 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 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 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 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 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 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 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 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

16、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 电能的必要条件。充电时,电池内部的传电和传质过程的方向恰与放 电相反;电极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才能保证反方向传质与传电过程的 正常进行。因此,电极反应可逆是构成蓄电池的必要条件。为吉布斯 反应自由能增量(焦);F为法拉第常数=96500库=26.8安小时;n为电 池反应的当量数。这是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之间的基本热力学关系 式,也是计算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式。实际上,当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势都要偏离热力学平衡的电 极电势,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电流密度(单位电极面积上通过的电流) 越大,极化越严重。极化现象是造成电池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化的原因有三: 由电池中各部分电阻造成的极化称为欧姆极化; 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电荷传递过程的阻滞造成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 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传质过程迟缓而造成的极化称为浓差 极化。减小极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