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的因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03630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价格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响价格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影响价格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影响价格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影响价格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价格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价格的因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影响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应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尊重他人劳动的精神。【教学重点】供求和价格的关系 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社

2、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即使时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期价格都有所不同,如一般情况下无人问津以每支五毛钱的价格廉价出售的蜡烛,在2008年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之后,立即在有些地区创下每支5元的高价,而当风雪停止,电力恢复之际,其价格立即直线下降。平常毫不起眼的每斤不到1元的大白菜,暴风雪之后,成了市场的“明星”,其价格快速飙升到20元不等,而当风雪过后不长时间,其价格也立即应声而落。也就是说,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变

3、化。有时高,有时低,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我们打开课本P11探究活动,这里有4个镜头,我们通过它们来思考一下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学生思考,回答)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组镜头,镜头一是气候因素,镜头二是时间的因素,镜头三是地域的因素,镜头四是生产的因素。除了这四个因素,书上说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影响价格,这又如何理解呢?比如说猪肉在信奉伊斯兰教国家不畅销,价格自然比较低,因为伊斯兰教信徒是不允许吃猪肉;日本人喜欢穿和服,但如果把和服拿到我国来卖,价格肯定会下跌,因为人们对和服的需求量小。(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气候、时间、

4、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想想:上述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的,都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都是通过影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价格的。我们把6个因素总结一下,就可以得出供求影响价格。比如说高价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暴,就是因为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大,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欧佩克宣布减产原油,意味着对石油的供给减少。大家把这句话划起来: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我们知道供求影响价格,那供求又是如何影响价格的呢?(供就是商品生产者的供给;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需求对价格的影响我们以口罩行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0万只

5、口罩,但这段时间恰巧爆发疫情,比如SARS,大家都身有体会吧。人们对口罩的需求增加到15万,这就必然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但我们都想买口罩,这就引起买者竞争(争相购买,“物以稀为贵”),从而商家把价格抬高,形成卖方市场。供不应求买者竞争价格上涨卖者有利(卖方市场)需求的扩大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需求的缩小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供给对价格的影响我们以彩电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5万台彩电,而消费者只需要10万台,这就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但是生产厂家想把彩电卖出去,这就引起卖者竞争(竟相出售,“货多不值钱”),我们经常听到促销、大出血、跳楼价就是商家把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供过于求卖者竞争

6、价格下跌买方有利(买方市场)供给的扩大会使商品价格下降,供给的下降会使商品价格上升。过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涨有跌,那么商品的价格会不会无限制地上涨或无限制地下跌?为什么?生答:商品的价格说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只是在影响商品的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学了价值的概念,有哪位同学能回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格(P3名词点击和P4)。(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这里,我们要分清价值和价值量,价值和价值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一个事物质和量的关系。价值是指耗费的劳动,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

7、劳动量的多少。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衡量价值量的是劳动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相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强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也就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那么我用了10个小时生产了一支铅笔,价值10元。有哪位同学想买呢?(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想买呢?(学生回答)哦,有同学说太贵了,我用10块钱就可以买到20多支,为什么要用10块钱买一支呢?但是,这支铅笔是用了10小时做的,刚才不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吗?

8、为什么同学们不肯接受我的10块钱一支的铅笔呢?商品的价值量是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用0.1小时生产一支铅笔,有的用1小时,有的用3小时,而我用了10个小时。那到底用谁的标准来衡量这支铅笔的价值量呢?如果说谁耗费的时间多,价值量就越大的话,那我就不需要用先进的技术,不用那么勤奋,可以慢慢来,这样价值量就大了,价格就高了。是不是这样呢?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能不能行得通呢?(学生思考,回答)很显然,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商品的价值量

9、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请同学们找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并划出这个概念中的重要词语。总结:对于这个概念,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13相关链接)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有的,某一部门生产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主要指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参与平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的劳动时间,但“社会评价”只是理论上的,是长期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

10、间多,商品的价值量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商品价值量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是正比例的关系。练习:(幻灯片)甲、乙、丙、丁都是生产空调的生产者,当时绝大部分是用机器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甲、乙、丙是用机器,丁用手工组装,生产同样一匹空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0小时,谁生产的布价值量大,为什么? 分析: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既然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相比,对商品生产者就有了不同的意义。我们先忽略其它条件,考虑个别生产时间对生产者的影响。(幻灯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

11、的意义三种情况对比对生产者的影响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0小时 10小时不亏不赚个别生产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小时 10小时亏本,不利地位个别生产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小时 10小时赚钱,有利地位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为了要得到更多得利润,就会努力地缩短自己地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地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那么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它对生产有什么影响?(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时间一样,它也有社会

12、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我们看下表:(幻灯片)劳动生产率表示方法:(1)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2)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率。根据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平均到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比如:以前生产一件衣服要一小时,现在生产率提高了,一小时生产两件衣服,也就是一件衣服只要0.5小时。可见,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下面我们用生产衣服为例,概括出

13、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就是某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价值总量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8小时16元1件16116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4小时8元2件8216元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8小时16元2件16232元(引导学生思考,填写划线部分,并让学生根据图表总结出下面几种关系:)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两者是反比的关系。商品

14、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但是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也就是说,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商品价值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两者是正比的关系。这种情况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以求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效率就是生命”。当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

15、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个别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也就消失了,生产者又要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可见,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到这里,我们知道,价格不可能总是等于价值,它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是高时低,但是不管它怎样变化,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会无限地偏离价值。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它就是价值规律。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接下来,我们学习价值规律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并划出它的重点。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自从商品经济产生之后,它就在客观地发挥着它的作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内容的核心是等价交换:所谓的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交换就不能长久坚持下去。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