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品安全知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034138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腐蚀品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腐蚀品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腐蚀品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腐蚀品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腐蚀品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腐蚀品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腐蚀品安全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腐蚀品安全知识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 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C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 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腐蚀品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腐蚀品是通过皮肤接触使人体形成化学灼伤。腐 蚀品有些本身能着火,有的本身并不着火,但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一、常见的腐蚀现象1、金属与酸或碱发生置换反应。2、金属被酸氧化而腐蚀。3、某些浓强酸使有机物脱水而焦化。4、某些碱或浓酸使使含水物质水分吸收。5、某些酸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物氧化而被腐蚀。6、强碱能与油脂、氨基酸反应破坏人体组织。7、硫酸的硫化作用,硝酸的硝化

2、作用。(1) 浓度对腐蚀率的影响(2) 温度对腐蚀率的影响(3) 其他物质对腐蚀率的影响(催化剂或阻化剂)二、腐蚀品的定义特性1、定义危险货物中腐蚀品定义为:凡从包装泄露出来后,接触人体或其他物品,在 短时间内即会在接触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现象的物 品。2、分级(1) 1级包装(危险性大的腐蚀品)。与皮肤接触不超过3min在1h观察期内 出现坏死。(2) 11级包装(危险性中的腐蚀品)。与皮肤接触3min以上但不过1h,14天 观察出现坏死。(3) 111级包装(危险性小的腐蚀品)。3、特性强烈的腐蚀性: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 金属、有机化

3、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 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强烈的腐蚀性: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易燃性:许多有机腐蚀物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 烯酸等。氧化性: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 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三、常见的腐蚀品1、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硫酸与水混容,98%的硫酸密度1.84,沸点 338 C,凝固点10 C,因为有三氧化二硫溶于其中,又叫发烟硫酸。硫酸铝、 盐酸、氢氟酸、磷酸钠和硫酸钙等,在制造时都要用硫酸。2、硝酸,工业上硝酸是仅

4、次于硫酸的工业酸。无色液体,通常容有二氧化 氮呈红棕色。68%-70%的溶于水的密度为1.5沸点86 C,凝固点-42 C。硝酸 作为氧化剂,几乎和一切金属反应。硫酸和硝酸盐反应生成硝酸。3、盐酸和氯化氢,仅次于硫酸和硝酸的,工业上的三酸二碱是重要的化工 原料。4、氯磺酸,甚至比浓硫酸的危险性更大。180C以上高温氯磺酸分解为硫酰 氯和硫酸。5、冰醋酸,乙酸是一种最普通的有机酸,有强烈的醋味,故叫醋酸。醋酸 16 C冰洁,对金属和有机物都腐蚀。冰醋酸易燃,遇明火立即燃烧,产生蓝色 火焰。冰醋酸的某些盐类:醋酸钡、醋酸汞、醋酸铍、醋酸铊等均有毒。6、氢氧化钠,一般运输含量是30%和45%的溶液在

5、市场上运输。运输时必须 防止与空气接触,防止与玻璃接触。7、肼和水合肼,一般不做商业运输。是高能的火箭助燃剂,水合肼呈强碱 性,是强还原剂。8、甲醛,运输中主要是37%-55%的水溶液。并含有0.05%-15%的甲醇做稳定 剂。四、腐蚀的形态类型和形式1、腐蚀的形态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种。在化工生产中,后者的危害更严重。2、腐蚀的类型可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两类。湿腐蚀指金属在有水存在下的腐蚀,干腐蚀则 指在无液态水存在下的干气体中的腐蚀。由于大气中普遍含有水,化工生产中也 经常处理各种水溶液,因此湿腐蚀是最常见的,但高温操作时干腐蚀造成的危害 也不容忽视。3、腐蚀的形式(1) 湿腐蚀:金属

6、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 个阳极区和阴极区隔离的腐蚀电池,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的离子, 这是一个氧化过程即阳极过程。与此同时在接触水溶液的金属表面,电子有大量 机会被溶液中的某种物质中和,中和电子的过程是还原过程,即阴极过程。常见 的阴极过程有氧被还原、氢气释放、氧化剂被还原和贵金属沉积等。随着腐蚀过程的进行,在多数情况下,阴极或阳极过程会受到阻滞而变慢, 这个现象称为极化,金属的腐蚀随极化而减缓。(2) 干腐蚀:一般指在高温气体中发生的腐蚀,常见的是高温氧化。在高温 气体中,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膜的性质和生长规律决定金属的耐腐蚀性。 膜的生长规律可分

7、为直线规律、抛物线规律和对数规律。直线规律的氧化最危险, 因为金属失重随时间以恒速上升。抛物线和对数的规律是氧化速度随膜厚增长而 下降,较安全,如铝在常温氧化遵循对数规律,几天后膜的生长就停止,因此它 有良好的耐大气氧化性。(3) 均匀腐蚀:腐蚀发生在金属表面的全部或大部,也称全面腐蚀。多数情 况下,金属表面会生成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使腐蚀变慢。有些金属,如钢铁在 盐酸中,不产生膜而迅速溶解。通常用平均腐蚀率(即材料厚度每年损失若干毫 米)作为衡量均匀腐蚀的程度,也作为选材的原则,一般年腐蚀率小于11.5mm, 可认为合用(有合理的使用寿命)。(4) 局部腐蚀:腐蚀只发生在金属表面的局部。其危

8、害性比均匀腐蚀严重得 多,它约占化工机械腐蚀破坏总数的70 %,而且可能是突发性和灾难性的,会 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五、相应的安全措施金属等物品受到腐蚀后,往往会引起设备内物料、气体的泄漏,这就需要及 时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事故的扩大。1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 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 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 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毒害品、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 人员伤亡,灭火人员

9、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 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燃烧范围。3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 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4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 防腐材料堵漏。5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 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 扑救。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然后再把着 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6腐蚀品着火,一般可用雾状水或干砂、泡沫、干粉等扑救,不宜用高压水, 以防酸液四溅,伤害扑救人员。7硫酸、卤化物、强碱等遇水发热、分解或遇水产生酸性烟雾的物品泄漏或 着火时,不能用水施救,可用干砂、泡沫、干粉扑救或矿砂吸附。8泄露处置人员应注意防腐蚀、防毒气,应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毒面 具,穿橡胶雨衣和长筒胶鞋,戴防腐蚀手套等。灭火时人应站在上风处,发现中 毒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并说明中毒物品的品名,以便医生救治。9装卸作业:装卸作业前,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品,对易散发有毒蒸气或 烟雾的腐蚀品装卸作业,还应备有防毒面具。卸车前先通风。货物堆码必须平稳 牢固,严禁肩扛、背负、撞击、拖拉、翻滚。车内保持清洁,不得留有稻草、木 屑、煤炭、油脂、纸屑、碎布等可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