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03299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根据保山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市确定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思路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发展。率先推动和发展的主要产业规划及布局如下:一、农业产业规划及布局(一)农业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主要围绕不断稳定粮油基础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植新兴产业,着力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抓住国家,桥头堡”建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1. 粮食规划目标每年保持粮食播种面积340万亩和粮食产量110万吨以上的主攻方

2、向。着力在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上下功夫,以区域内的坝区、二半山为发展重点,全面推广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典型,加强中低田地改造力度,积极实施良种良法组装配套科技措施,建立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基地,推进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向标准化目标发展。2. 双低油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油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和产量8.5万吨的目标,改变以怒江以西为重点发展逐步转移到怒江以东全面发展的状况。加强优良品种推广,搞好高产示范样板,强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同时加强油菜籽加工企业品质检验监管,努力实现0.36亿元增收效益。3. 茶叶茶叶种植面积保持在50万亩以上,重点在提高单产、低产茶园改造、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牌打造

3、、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和服务体系建设上作好文章,使茶叶产量达到3万吨和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建成面向南亚开放的茶叶物流集散地。4. 蚕桑在,十二五”期间通过采取不同方式和举措,力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依托利根有限公司,收购鲜茧1.5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蚕桑产业发展重点布局在隆阳区、昌宁县和施甸县,同时建立蚕种场、丝绸纺造厂和收烘站点,并加强桑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种桑养蚕新技术,努力提升桑茧质量和效益。5. 甘蔗针对特大干旱造成甘蔗面积下滑趋势,工作的着力点是加快种植面积恢复发展,每年保持面积50万亩、产量250万吨和产值7.5亿元的水平不降低。在已完成上一轮糖料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争取

4、新一轮糖料基地建设实施,建立良繁基地0.25万亩和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以及带动原料基地发展15万亩,进一步实施好坡改梯、小水窖、间套种和吨糖田建设,努力发挥甘蔗生产效益。6. 蔬菜蔬菜产业的发展重点在建设5万亩大棚设施、10万亩冬早返季、10万亩,两青”(青蚕豆、青豌豆)和5万亩水生蔬菜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上下工夫,力争实现“十二五”末达到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52万吨和产值10亿元的目标。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打造品牌、仓储加工和技术提升为主,分别在隆阳区、施甸县建设15万亩生产基地和占地300亩物流中心,把保山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建成出口创汇基地。7. 水果在努力完成温带、热带水果

5、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12万吨和产值3亿元的前提下,重点培育特色水果甜柿10万亩集生产基地、仓储保鲜、外销创收为一体的新机制。从而带动其它水果类产业的发展,使供给调剂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外销量和增加果农收入。8. 咖啡在以潞江流域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潞江、龙江、枯柯河等热区资源优势,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咖啡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1.8万吨和产值2.8亿元的目标。在咖啡种植上,着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立高产稳产基地,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无公害和有机示范园区;在咖啡加工上,整合现有品牌,打造精、特、优产品形象,使保山小粒咖啡再次驰名中外;在市场拓宽上整合资源,选择经营能力强的企业

6、统揽市场主体,使咖啡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得到更多实惠。9. 渔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和产值达到5亿元。重点围绕建设标准化鱼塘1万亩,推广良种鱼苗5亿尾,稻田养鱼2万亩,库区生态养殖8万亩,藕田养殖5万亩和增殖放流等,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疫病防治、水生资源保护和休闲鱼业发展,积极争取鱼类加工企业落户保山。10. 中草药以龙马药业公司为龙头,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在种植上,实行公司与种植农户利益联结,签订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和收购最低保护价订单农业合同协议;在加工上,建立年加工药材能力500吨生产线两条;在销售上,公司与制药厂签订供货合同。规划在,十

7、二五”期间建设完成10万亩中草药生产基地,实现农民增收2.8亿元和企业收入2亿元的双赢目标。石斛规划,十二五”末龙陵种植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上,鲜条产量达500吨以上,实现种植农户增收1.5亿元以上的目标。(二)重点产业布局根据全市各县区的农业产业基础以及资源、区位、交通等状况,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确定农业产业主要布局如下:隆阳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结合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蔬菜、蚕桑、甘蔗、水果、咖啡、渔业和中草药种植。施甸县:大力发展蔬菜、蚕桑、渔业。腾冲县:发挥边境口岸优势,重点发展茶叶、油菜、渔业中草药种植。龙陵县:重点发展茶叶、甘蔗、渔业、石斛种植。昌宁县:重点发展

8、茶叶、蚕桑、甘蔗、咖啡、渔业。二、畜牧业产业规划及布局(一)畜牧业规划畜牧业发展按照,突出优势,集约发展,突破加工,创建品牌,提升效益”的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方向,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养殖园区建设为主导,以发展规模养殖户为主体,以防疫为保障,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加快草食畜发展,走以加工带养殖,以龙头连基地,以品牌托市场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优质肉猪、肉牛、肉羊、水牛奶四大基地,突出抓好畜牧兽医技术支持、科技推广、动物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和畜禽良种、饲草饲料、畜产品基地

9、、产业化经营四大工程建设,努力把保山建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十二五”期间规划发展重点产业如下:1. 立足可持续发展,创建一批农牧结合生态示范园区。加快推进林畜结合、果畜结合、烟畜结合、茶畜结合、菜畜结合的现代畜牧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2. 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一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按照统一畜舍建设规范、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程序、统一饲养管理规程、统一排污处理,建设一批生猪、奶牛(奶水牛)、肉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3. 立足产业化经营,创建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

10、业。抓住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较强实力的畜产品加工、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企业,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规划到2015年,全市规划肉类总产量50万吨,牛奶产量1.8万吨,禽蛋产量2.8万吨,年均递增分别为10%、20%和15%;规划畜牧业产值73亿元(当年价),年均递增10%,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5户以上,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园区)发展到100个以上,畜牧业合作社发展到100个以上。(二)产业布局1. 优质肉猪产业生猪产业围绕,生猪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

11、区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规划到2015年全市建设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企业),10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专业村。以五县区为优质肉猪标准化生产区,选择生猪产业基础好、饲养水平高、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高的35个重点乡镇发展优质肉猪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布局在坝区、热区和半山区,生猪标准化养殖专业村布局在群众积极性高、生猪生产水平高、生产条件好的重点村。通过政策的扶持引导,进一步发挥优势,建成优质肉猪和优质仔猪生产区。2. 优质肉牛生产区肉牛产业鼓励支持果草畜结合等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以种草养牛,农作物秸秆青贮利用

12、养牛产业。推广“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支持加工企业直接介入生产领域,建立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以腾冲县、昌宁县、隆阳区为重点,带动龙陵县、施甸县部分乡镇。选择肉牛养殖条件好、有产业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扶持建设100个肉牛养殖示范村、100个肉牛养殖大户、50个肉牛养殖小区(场)、5000户肉牛养殖示范户,以热区和山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建设优质肉牛生产区。3. 优质肉羊生产区肉羊产业推广,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鼓励支持果一草畜结合等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种草养羊。支持加工企业直接介入生产领域,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计划扶持肉羊养殖大户100户,肉羊养殖示范

13、户1000户,新增肉羊出栏50000只。以龙陵县为主产区,带动腾冲、施甸部分乡镇,建成黄山羊生产区。以隆阳、腾冲、昌宁、施甸山区乡镇为主,建成云岭黑山羊生产区。4. 优质奶源生产区推行,公司(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实现奶产业产销对接,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并扶持50个村建立2500户奶牛养殖示范户。以腾冲县水奶牛饲养集中的乡镇为主,带动全市适宜发展的乡镇,建成水牛奶生产区;以隆阳区坝区的部分乡镇为主,带动施甸、昌宁部分乡镇,建成优质奶源(黑白花奶牛)生产区。5. 家禽及禽蛋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公司+合作

14、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正大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山区合作社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模式,支持城镇郊区大户规模养殖、山区林间生态养殖。五县区城镇郊区发展禽蛋及肉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大户),山区乡镇发展禽蛋及肉禽生态养殖。6. 优质蜜生产基地五县区根据蜜源植物分布,布局优质蜜生产基地。山区、半山区进一步开发山桂花优质蜜、野坝子优质蜜,怒江流域等热区开发咖啡、龙眼等优质蜜,油菜集中种植区开发油菜花优质蜜。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蜂农为基础,以养蜂合作社为载体,以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进蜂产品产业化开发进程,创建地方优质蜜知名品牌。三、木本油料产业规划及布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

15、化”的林业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带动规模化发展;坚持,项目带动产业一带动发展一促进林农增收”的发展模式,把保山市建成全省重要的木本油料林基地,促进资源优势真正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结合我市的气候、土地资源情况和林农实际需求,我市木本油料产业重点发展核桃和油茶两大树种。发展模式为:项目支撑、龙头企业带动、林农种植,自主经营,市场运作。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增木本油料林基地为:核桃260万亩,油茶121万亩,共计381万亩,到,十二五”末,使全市泡核桃总面积达625万亩,油茶总面积达186万亩。具体发展布局如下:根据五县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树种进行适当布局

16、。核桃主要布局于五县区适宜种植的宜林荒山荒坡、低质低效林地(经改造)、非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坡耕地等,重点在海拔1100-2200米区域内进行布局;红花油茶适宜区域较广,根据各县区不同情况选择海拔16002900米区域进行布局,其中以腾冲县为主要发展区域,昌宁县和隆阳区次之,龙陵县、施甸县为一般发展区域。,十二五”期间,规划隆阳区发展核桃60万亩,油茶5万亩;施甸县发展核桃20万亩,油茶1万亩;腾冲县发展核桃100万亩,油茶90万亩;龙陵县发展核桃20万亩,油茶20万亩;昌宁县发展核桃60万亩,油茶5万亩。四、工业产业规划及布局(一)工业规划1. 发展壮大能源工业按照壮大水电、提升煤炭、推进新能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加快能源产业发展。加快以槟榔江、龙川江流域为重点的中小水电开发建设步伐,配合做好怒江流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加快境外水电开发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