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陶艺制作流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029070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工陶艺制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手工陶艺制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手工陶艺制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工陶艺制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工陶艺制作流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流程】 拉坯:制陶过程的重中之重,一般1-2小时可完成。为取得上佳的效果,需取戒指等首饰,指甲不宜过长。 修饰:用工具给陶艺作品勾勒纹路、雕刻镂空等。 烧制:无需自己动手,专业老师为您修正细节,放置三五天晾干后专业工人进行烧制。 上色:两周后,近四十种绿色环保水粉颜料和大小型号不同的毛笔,可调配出成千上万种色彩,勾勒出任意粗细线条。 软陶源自欧洲,19世纪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软陶深受手艺界DIY族的喜爱,它多变的特性,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 喷光油:无需自己动手,给作品喷涂一层光油,增加

2、光亮程度,保护图案不被磨损。未加粗的是比较官方的东西。加粗的是对前面一段官方步骤的一些个人经验以及结合我们实验室的现状的评论。 一、加工工序 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陶泥和瓷泥的制作过程就不详细说了,因为现在实验室里用的都是现成的泥,不需要怎么自己做,而且我们也没能力自己做。 二、造型工序 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 1、 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2、 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先画草图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之后就会深有体会,雕塑需要有耐心,并且未完成的作品的保存需要格外上心。 三、制模工序 打漆

3、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1、 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 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3、 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 打油:浇注模型前,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5、 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6、 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7、 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8、 揭扇:按以上步骤,逐扇把一套模型翻制完成。 9、 制套:利用翻制成的第一套模型制成外套,可大量复制同样的模型。 目前

4、我们实验室打漆用的是汽油加肥皂混合体,比较土,但效果比较好的。石膏的调制也有一定的掌握。修模需要细沙砂纸,小心,下手要轻,要细致,一粗心,石膏会碎,因为在修模的时候,石膏只是凝固了,并没有坚硬,力气一大,还是会碎。 四、成形工序 (一)、注浆成形 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 1、 清模:把模型内外全部清扫干净,以免混入杂质。 2、 合模:把模型逐扇合对起来,不留缝隙并捆扎牢固。 3、 量浓度:把浆缸中的浆打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所需的浓度。 4、 过箩:把合适浓度的浆起入注浆桶时过箩,保证浆中不混入杂质。 5、 注浆:把浆注入合好的模型中,并注意经常添浆。 6、 放浆:注

5、浆到一定时间,待坯体达到所需厚度时,把模型内多余的浆放出来(实心注浆不放浆)。 7、 开模:模型中的坯体硬化到一定程度时,把模型打开。视具体情况取出坯体或稍顷再取出。 8、 修坯:对具有一定硬度的坯体按照形体要求进行修整。圆器一般要在机轮上旋削坯体,人物、动物及异型类则手工修整。 9、 粘接:把坯体的各部分粘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坯体。 10、打章:修好的坯体在底足部打印上窑厂或制作者的名号。也有的把名号章预先制出,然后再粘结在坯体上。 11、干燥:修整好的坯体放在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12、抹坯:干燥后的坯体用海绵蘸水把坯体表面抹光,使其符合精坯要求。 这些就不怎么具体说了,实践出真

6、知,并且这个也不难。用心做,一步步来,都没什么问题的。 (二)、拉坯成形 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泥浆脱水:拉坯泥须先使泥浆脱去一定的水分,变成软硬适中的泥料。 2、 练泥:把泥料练得均匀一致,不含空气或含很少空气。练泥有机器练和人工练两种,机器练用真空练泥机,人工练用手工铲泥杀练。 3、 揉泥:把练好的泥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块。 4、 拉坯:把泥块放在转动的轮子上,根据预先的设计,用手拉出各种器型,即为毛坯。 5、 旋坯:在机轮上把毛坯旋成厚度合适、造型美观的坯体。 6、 粘接:在坯体上粘接耳、足、鼓钉等附件。有的还在坯体上进行捏塑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7、 打章(刻

7、字):在坯体底足内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8、 干燥:对完成的手拉精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和泥是第一步,所以把泥和实了,水分含量大概在25%左右,和泥也是需要点技术和力气的,所以女生可能会比较吃力点。拉坯的一个重点就是找到重心,新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专门练习找重心,不要一开始就好高骛远,想拉出东西来。等重心找准了,稳了,之后就会顺畅很多了。刻字什么的么,看个人喜好了。干燥一般是采用自然风干,但实验室也备有烘干机,还算比较大的。一次性可以放置2窑左右的初品。 (三)、印坯成形 清模合模搓泥条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清模:把模型工作面清除干净,以防杂质进入

8、坯体。 2、 合模:把分块模型合对起来。在印坯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有的先合模,有的边印边合,有的分模印坯后再合,不一而足。 3、 搓泥条:(搓泥条之前也先经过泥浆脱水、练泥这两道工序,因与前面手工拉坯项重复,这里就省略了。)把练好的泥拍成泥饼或搓成粗细合适的泥条。 4、 印坯:把泥饼或泥条放入模型内,用手拍打成一定厚度的坯体。 5、 开模:待坯体硬化至一定程度时,打开模型。 6、 修坯:把坯体表面的泥纹或高低不平处修平整,圆器并要进行旋削。 7、 粘接:把耳、腿等附件粘接在坯体上。 8、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部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9、 干燥:把完成的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

9、进行干燥。 这个上学期有尝试过,但是或许是还未能完全掌握起要领,在素烧时,出现突起,小气泡等一些问题。所以最后我们采用的还是翻模的方式。成形工序中还有其它一些成形方法,如盘泥条、泥板围接、徒手捏制等,这些都属于现代陶艺创作手法 五、素烧工序 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验坯:对入窑的精坯,按照精坯标准进行检验,合格者方可入窑。 2、 支棚板:按照所装坯体的大小调节棚板的高低和架层,在窑车上用支柱把棚板支平支稳。 3、 装窑:把合格的精坯按照品种不同分类装在支好的棚板上。 4、 入窑:窑车装好后,缓慢而匀速地推车入窑,并关闭窑门。(也有较小的气窑,不用窑车,可直接在窑内装窑。下釉烧入窑

10、同)。 5、 烧窑:按照素烧的升温曲线进行气烧操作,达到烧成温度时止火。 6、 冷却:按照素烧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以防素胎惊裂。 7、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烧成的素胎。 这些都是比较后话的东西了,要进窑烧制的时候,全程肯定会有人指导的,所以也不多写了,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烧窑也是有很多学问的,期待各位有兴趣的同学慢慢的来深入了解。 六、上釉工序 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 1、 检素胎:把素胎逐个进行检验,剔除不合格素胎。 2、 上水:合格素胎逐个清灰上水,以使釉在素胎上结合紧密。 3、 量浓度:把釉缸中的釉浆搅拌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合适的浓度。

11、4、 捞釉:用箩捞取混入釉缸釉浆中的杂质,以保证釉面质量。 5、 上釉:采用涮釉、浸釉等方法上釉,使素胎内外皆有釉。 6、 干燥:上好釉的釉坯,放至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7、 刷釉:为达到要求的釉层厚度,干燥后的釉坯上再涂刷上一层釉。 8、 清足:把釉坯足子上及其它地方多余的釉子清除掉。 上水也叫补水.补水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素胎的含水量要控制好,多了少了,在烧制的时候都会出现爆裂的状况。上釉,我们实验室也有采用过喷釉的方式,个人感觉,会更均匀更细致。 七、釉烧工序 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支棚板:按照所装釉坯的种类,支平支稳合适的棚板架层。 2、 清棚板:棚板支好后,把棚板上面磨平,下面清净。 3、 洒砂:在棚板上洒一层薄而匀的耐火粉砂,以防止产品烧后粘足。 4、 装窑:把釉坯按照不同品种装在合适的棚板上。 5、 入窑:把装好釉坯的窑车缓慢而匀速地推入窑内,并关闭窑门。 6、 烧窑:按照气窑釉烧工艺制度进行烧成操作,到最高温度时止火。 7、 冷却:按照釉烧窑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 8、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的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成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