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产业技术与规模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02826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元件产业技术与规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子元件产业技术与规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元件产业技术与规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件产业技术与规模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元件产业技术与规模分析从产业规模上看,我国电子元件已在国内电子制造业中居第二位,超过通信制造业而仅次于计算机制造业。2008年14月,电子元件制造业收入增速为 31.8 ,超过行业平均水平8.7 个百分点; 5762 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 2844.54 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19.41 。 我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经占全世界的30以上,成为元件制造大国。电阻器、电容器、微特电机、电声器件、石英晶体元器件和通信光电缆等门类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微特电机、电声器件、石英晶体元器件产量分别占全球的 60、60和50。从产品结构看,片式元件已经成为主流。成本上涨带来隐忧 受上游原材料

2、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2007 年电子元件行业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7 年我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收入增长为 8.6 ,明显放缓,同比降低近20个百分点,出口创汇甚至出现5.6 的负增长。以上数据表明, 2007 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提高,对我国电子元件行业出口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 从盈利上看,虽然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整体实现利润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15.17 ;利润总额占收入的比率由 2006 年的 7.62 上升到 8.08 ,但从结构看,利润总额增长30以上的企业是 34 家,比 2006 年少 10 家;超过100的有10 家,比 2006年少 1家;

3、有 27 家企业利润总额负增长,比 2006 年多 7 家。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电子元件行业的利润率可能会降低。从产业格局看,电子元件企业相对规模较小,行业内存在大量中小型企业,而上游原材料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因此,电子元件行业在面对上游企业原材料涨价要求时,抵制涨价的谈判能力较低,企业只能通过两种途径来应对成本提升:一是谋求产品提价,但是对于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的产品,提价是相当困难的。我国目前元件产品还主要集中在这类产品上,因此,向下游转嫁的能力不强。二是通过不断开发推出新产品来保持盈利能力,这实际上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来保持利润率水平。但从目前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看,这方面尚有待

4、提高。 基础研发投入尚待提高 从 2007 年的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来看,专利总数仅有334项获得专利的企业只有41 家,还不到企业数量的50。其中,发明专利仅55项,只占 16.5 ,其余全部是外观及实用新型专利。而获得发明专利的企业只有 23 家,大部分企业2007 年全年没有获得任何发明专利。百强企业2007 年研发费用投入总额为 31.18 亿元,仅占销售收入的 2.6 。其中,真正用于新产品的费用只有24,用于基础研究的不到10,其余的都用在现有产品完善上。 企业对长期性的、市场前瞻性的研究投入太低,是造成我国目前元件产业的整体技术落后的主要因素。而今天的基础研发投入不足,必然继续影响未

5、来行业的技术水平。 适度整合是必然选择 电子元件行业门类众多、产品丰富,是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的乐土。但成长的第一要素是有一定的技术和产品,围绕现有产品进行有效的同类及关联产品的开发,并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企业必须特别关注产品的持续研发,否则就会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对于一些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产品,行业内的适度整合是有必要的。通过规模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议价能力、降低生产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等。此外,规模的扩大可以使企业有可能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实力,促进技术的提高。 总的看来,电子元件行业丰富的产品类别给了企业相当的发展机会。但作为行业整体而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品技术水平的差距和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压制电子元件行业 的盈利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