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02550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综合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八 单元综合练习题一、 积累与运用。(33分)1、读拼音,写词语。(4分) p xi yu jn sh mn chn sh ( ) ( ) ( ) ( )2、填字组词,选择恰当的填入括号中(8分)余音绕( ) 妙笔生( ) 引人入( ) 美不胜( ) 雅( )共赏 独( )匠心 巧( )天工 脍( )人口小作者真是 ,写出的文章构思 内容 。音乐会上,既有 的流行音乐,也有 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令人回味无穷。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 。3、先想一想“发”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然后将恰当的词语填在( )里。(3分)和许多( )国家相比,我国的各项事业也在飞

2、速( )着,这里饱含着多少人的努力啊!张总工程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 )不怕困难的精神,充分( )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 )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并利用它的原理( )了一种变色涂料。4、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 , 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A、充满同情、爱意、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5、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改为陈述句:

3、 (2)王成当上班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 修改病句: (3)春天来了,公园里开满了花,美极了。 改为拟人句: (4)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生活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仿写句子:人生是 , ;生活是 , 。6、填空,把下面的名言、诗词、文言文补充完整。(4分) (1) ,白帝城边古木疏。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 。 (3) ,夜静春山空。 (4)请写一句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7、口语交际。(4分)期末知识测试快到了,大家都很紧张。然而,你们班有个别同学会因此特别惊慌,若想他们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你会怎样劝告他(她)。 二、阅读。(一)月

4、光曲 (18分)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

5、工夫,把刚才弹的曲了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按原文填空。(3分)2、写出近义词:4分清幽() 照耀()陶醉()苏醒()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诗( )(1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4、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划出联想的内容。(2分) 5、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3分)(1) (2) (3) 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2分)7、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3分) (二) (19分)清醒了 化

6、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 他绝望地嚎叫着 我不能没有眼睛 不能没有 喊了一整天 嗓子哑了 他累极了 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开始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现在听见了,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池塘中(飘浮、游荡、飘荡)着鸭子;牧童骑着老牛从夕阳中走来。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轻风微微摇曳;树枝上对对麻雀,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把天边烧红。一架银色飞机追赶着太阳,在灿烂的阳光中飞翔”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再壮丽也看

7、不到了,他又嚎叫起来:“你不要再(夸奖、炫耀)你有眼睛。我恨”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病房死一样寂静,死一样黑暗。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怕这寂静、黑暗,他需要老人的声音,于是,老人又娓娓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装修、装饰)夜幕。薄云徐徐(飘动、飘扬、浮动),星、月含羞地看着大地,看着你和我,祝福你能重见它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 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绘窗外的景象。不知过了多少日,他终于拆去缠着的厚厚纱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他激动得哭了突然间,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苍然古貌的老人侧坐在床上,眺望着窗外。他冲过去,展开双臂拥抱老人,

8、“是你,月亮、星星的祝福,我看见了,什么都能看见了。”然而,就在他拥抱老人,老人循声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那双眼睛,惊呆了,木然了。 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1. 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2分)2、给第一自然段加标点(3分)3、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滔滔不绝: 全然不知:4、划去文中括号内你认为不适合的词语。(2分)5、读文答题。 (1)文中“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一句,“眼睛” 加双引 号,它的作用是 。(2分)(2) “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这一句话的含义是( ) (1分)A. 老人已经失明的眼睛在“他”心中永远是明亮的。B. 老人的心灵是那样的美好。C. 老人的眼睛虽已失明,但老人的精神在“他”心中是伟大的。D. “他”对老人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认识。 (3)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3分) 6. 老人的崇高精神表现在哪里? 请你用优美的语句来赞扬一下老人的行为(3分)三、习作(30分)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书法、舞蹈、画画、拉琴等 2、选具体事例写出你学习的感受。 3、重点突出、要写出真情实感。 六 年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