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01607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小练习精品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小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B 从题目中“辛亥革命”作为切入点,此时正值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再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句,选出B项。A项为根本原因。题目中没有涉及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C。题目中有“虽然

2、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一句说明中国人正在接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正在冲破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扼杀。2“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解析:C 材料说明武昌起义后虽然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但是清政府逐步走向瓦解,说明清王朝腐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清王朝腐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故C符合题意。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变化反

3、映了时代的变迁。从图一(大清帝国龙旗)到图二(中华民国五色旗)的变化反映了( ) 图一 图二注:龙旗含义:龙是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说,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亦为满清之色。五色旗含义: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共和。 封建制度的结束 共和观念的深入 民主平等的趋势 民族团结的加强A. B. C. D.解析:B 龙旗象征着封建帝制,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并未完全推翻全部封建制度,故表述是错误的,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4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

4、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A 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5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解析:B 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革除旧俗的法令,其中就包括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故此B项符合题意。6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

5、质上说明了(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解析:D 从材料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没有解决,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所以应该选择D。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B 中国的专制帝制从秦始皇建立,一直到辛亥革命被推翻。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建立,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故本题选B。8下图

6、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B C D解析:D 维新变法运动并未宣传共和思想,可排除。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故可排除。9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 解析:A 1851年的革命运动指太平

7、天国运动,1911年的革命运动指辛亥革命。B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只符合辛亥革命,故可排除;两次革命运动都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施,辛亥革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是不彻底的土地纲领,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太平天国时期列强尚未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故D项错误。10国家图书馆珍藏了一幅近代西方人绘制的老北京风俗地图。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政变 B义和团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革命解析:D 从图片本身看,一名革命者手持斧头砍向一个扎辫子的人,再联系图片下方的文字:革命(1911)。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图片反映的是辛

8、亥革命。11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进行民主革命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解析:A 注意题干“进入民国时期”这一时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所以民国建立后的报纸都以“民”字标明,其他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12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解析:C 本题考查

9、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实质考查“辛亥革命失败”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之所以说革命“不结果实”,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完成,故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次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给农民以真正利益,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据政权,革命遂遭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辞海历史分册,1982年版材料二 (孙

10、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政府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力下,4月,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辛亥革命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历史的闸门。辞海历史分册,20lO年版材料三 武昌起义一个小小的偶发事件,便使王朝大厦轰然倒塌。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找出辞海两个版本对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功绩的相同叙述。(9分)(2)对比材料,与前者相比,后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有何变化?(4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3)结合

11、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覆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答案:(1)袁世凯窃取政权;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由基本否定到以基本肯定为主。时代进步;史学发展。(3)清朝覆亡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武昌起义加速了清王朝在全国统治的崩溃。必然性: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产物;民主革命的冲击;清王朝自身的衰落。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凤凰网(2010.11.19)材料二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

12、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电材料三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

13、走向材料四 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广州和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6分)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2分)阐述你的理由。(4分)(2)读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6分)(3)根据材料三、四,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8分)答案:(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 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备选城市(任答一):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

14、2)原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国共两党都认同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祖国统一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3)从当时来看,辛亥革命的发展范围有限,而且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这必然导致它对城市和乡村影响的不平衡;从长期来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它对中国的影响需要作百年以上长时段的宏观考察与分析,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宽的视野上去审视。备用题目1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B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