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014654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管理导论论述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店管理导论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随着中国酒店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主题酒店兴起并日益受到重视。但中国主题酒店还在探索中发展。对我国现有主题酒店进行初步统计并对其主题文化分类, 然后以差异化战略和蓝海战略理论为基础,根据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对主题酒店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进行分析,并对主题酒店的资源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得出结论,即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主题酒店通过自身的核心能力对其独特资源进行转化和创新所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一、 我国主题酒店发展现状I 基础理论。主题酒店在国外推出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我国,最早的主题酒店有1995 年的玉泉森信

2、大酒店、1997 年的鹤翔山庄等。2004 年II 月 6 日,在成都京川宾馆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国际主题酒店研讨会,标志着中国主题酒店进入有组织的发展阶段。2006 年 12 月 10 日,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创立大会通过了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标志着主题酒店建设由此步入标准化进程。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对主题酒店的定义是: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自身所把握的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素材为核心,形成独具特色性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定义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 “组织中的

3、积累性学识, 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我国学者对酒店核心竞争力进行过分析与探讨,其定义大致有资源论、能力论、创新论、文化论、创新论、系统论等几种观点。然而也有综合性的观点,比如刘琳(2003)认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与技巧、管理体制、实物系统、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并提出其构成要素。吉根宝等(2006)认为酒店核心竞争力表 现在价值、可扩展性、独具特色性和持续学习几个方面。马博(2009)认为酒店 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市场营 销能力、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 务)是核心竞

4、争力的精髓。而作为酒店的新形式,什么是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呢?根据蓝海战略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内涵,选择主题酒店就是酒店业经营者践行蓝海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表现。酒店业经营者从酒店 业之外的产业开辟出一片“蓝海”,选择各种文化主题与酒店功能相结合,创造 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这些独具特色资源就是竞争优势所在。 而现代企业资 源一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因此, 要使主题酒店的竞争优势转变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很强的核心能力来将 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本文就是立足主题酒店特有的资源, 通过对其独到的能力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主题酒店的核

5、心竞争力。2.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图1 2010年我国各省市主题酒店统计随着主题酒店逐渐被消费者了解和接受, 全国各地主题酒店发展迅速,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图1是对各全国各省市主题酒店数量做出的初步统计。 如果把这些 主题酒店按照主题内容和选材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自然类、历史年代类、异域风情类、民族文化类、音乐戏曲类、体育类、名人文化类、影视文学类、宗教类、健康类、城市地方特色类、娱乐类、科技信息类、时尚艺术类等。图 2是 以此划分依据为基础对所搜集的484家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类型的分析,可见主 题酒店的文化主题种类繁多,酒店经营者都在做尝试。自然笑用更隼代类畀现风情类2%2% 1%

6、2%民族文化类苜维滤由类体背类名人文谓英影亮交学类 宗兼英 城市、也行耨色类 最维美料技信C类 时懵艺木类 娄其他二、 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分析魏小安说主题酒店是“酒店” + “主题”。主题的引入使酒店的资源具有独特性, 从而引起酒店理念、服务和管理方式等的改变。主题酒店的独具特色的资源主要 包括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1 .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主题酒店弥补了酒店业长期以来缺乏文化内涵的缺陷, 对各种类型的文化进行深 入挖掘和分析,提炼出一个主题,将这个主题与酒店产品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 的文化资源。这样既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又与酒店的企业文化相融合,或是 考虑到地域文化特色,

7、充分地体现了主题酒店的特色。 比如,四川的西藏饭店选择藏文化作为主题。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再加上酒店所在地 - 四川是一个藏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藏文化在这里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特色和地域空间的结合形成了酒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西藏饭店的 “五星宣言” 最能体现酒店打造全国首家藏文化主题酒店的理念:通过对藏文化的深入挖掘、提炼? ? 把地域、城市等文化信息注入酒店的理念、意识、服务行为之中,对其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装饰用品设计、产品形态设计等方面能够表述一种统一的西藏文化理念,并能够以具象的西藏文化存在对服务对象产生一种精神感染力的酒店。再如,厦门的“音乐岛酒店”在融合中西

8、文化、特别是巧妙融入本土文化内涵方面,作了积极尝试。 “音乐岛酒店”原名“怡华酒店”,管理者借助1999 年公司赞助厦门市爱乐乐团的东风,将酒店改名为“音乐岛酒店”;又借助厦门市举办 “第四届青少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契机, 更换主题招牌,改造部分设施设备,注重渲染“音乐主题”文化氛围。2 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鉴于主题酒店的文化特性,从主题的构想与定位、装潢设计、产品研发到运营管理, 各个环节都要恰到好处地体现主题文化,这就意味着需要通晓酒店主题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主题酒店人力资源是主题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比如西藏文化主题酒店定位:要做的是让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景观

9、设计师、室内空间设计师、酒店配套同期介入,使之成为一座集建筑设计、空间设计、 视觉设计、行为设计乃至音乐设计于一体的西藏文化艺术主题酒店。这样的高要求恐怕不是一般员工所达不到的。主题酒店的员工,从一线员工到管理人员, 都要具备除一般服务技能或管理方法之外其它的知识和能力;除了非主题酒店所需的人力资源外,还要有专门配套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和文化部。如鹤翔山庄聘请了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酒店经营管理出谋划策;聘请民间道学专家作为顾问;还培养与主题文化相关的技能高手,如根雕艺术师、茶博士、太极拳师等。比如厦门如是酒店作为全国首家“禅文化”主题酒店,酒店定期会邀请著名佛学者举办佛学讲座、国学

10、讲座等。3 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主题酒店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表现为主题酒店的文化品牌资源和文化品牌的延伸。 就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资源而言,如南充团结商务大酒店是以丝绸文化为主题; 成都芙蓉丽庭酒店以芙蓉文化为主题等;曲阜阙里宾舍则运用了儒家文化作为品牌。 虽然阙里宾舍的儒家文化品牌本身没有专利性,但是如果别的酒店要拿来用的话却缺乏空间地域这个优势。曲阜阙里宾舍的整个建筑紧挨“三孔”,采取中国四合院式的布局,组成几座院落,以回廊贯通,与孔庙、孔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曲阜阙里宾舍成为典型的儒家文化主题酒店。而文化品牌的延伸就是要把主题文化转化到酒店的实体产品中,让主题文化“名副其实”。这是主题酒店品

11、牌资源的主要方面。主题酒店是酒店业激烈竞争的产物,酒店的主题文化品牌确立之后,要想保持文化品牌的价值持续性,就必须进行文化品牌的延伸。比如四川雅安西康大酒店,是中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酒店将国饮藏茶之极品与中国国粹文化有机结合开发出 “茶之韵”牌藏茶工艺品,并且对藏茶内含有的特殊香气化合物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藏茶产品,不断提升 “茶之韵”牌藏茶的观赏性、医疗性、 适用性和再循环适用性。这个酒店就是利用基础的文化品牌资源延伸出新的品牌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三、 酒店的核心能力分析1 主题酒店的资源转化能力。主题酒店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人力和品牌资源,只有对这些具有独具特色价值的资源进

12、行充分的利用和整合,才能使这些资源聚合成力量,形成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从主题文化到文化竞争力的转化工作比较复杂,成功的转化会产生吸引力、注意力、 记忆力和竞争力。西藏饭店将藏文化元素放入装潢设计中,藏文化就转变为硬件设施的一部分;把藏族的风俗习惯引入到酒店的迎宾服务,就形成了酒店别有特色的迎宾服务。鹤翔山庄对道家养生文化解读深刻,开发出一系列的养生产品,消费者可以品五行宴、饮五行茶、练五行功,此时的道家文化和品牌资源就转化成酒店的盈利能力。此外, 主题酒店通过整体的主题文化塑造,使主题酒店从传统的住宿设施转变为 “旅游景点”, 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和旅游线路中体验文化特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

13、鹤翔山庄就是在游客游完青城山之后深入体验道家文化的景点之一。2 主题酒店创新能力。主题酒店本身就是酒店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的表现。具体到酒店的运营,则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产品创新表现在一是将传统酒店的住宿餐饮产品赋予主题文化的内涵。如鹤翔山庄依托道家传统养生秘籍,顺应绿色食品消费潮流,经过精心设计出“长生宴”。如京川宾馆,将三国典故融入菜肴制作当中,创制出地方风味浓厚且富含历史文化寓意的精品川菜系列,如蜀宫宴、三国宴、关公赐福团年宴及三国风味菜等。二是以酒店主题文化为基础,整合相关市场资源,研发新产品并形成产业链。如以“国宾文化”为主题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酒店的“

14、国宾服务”形成了提供国宾车队、开餐仪式、茶艺表演、会展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酒店还开发了钓鱼台烟类、茶类、 咖啡类、餐具、茶具、咖啡具类、文具类、皮具类、工艺品类、服装类等。产品创新丰富了酒店的产品体系,增加了收益,更强化了酒店的核心品牌。服务创新就是以酒店员工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服务和服务项目让消费者从简单地住宿转变为对某种文化的感受和体验。酒店设计的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活动,相对于普通酒店的服务来说是个飞跃。如成都西藏饭店晚间“欢乐时光”的活动,互不认识的海内外客人们在活动中会不由自主第站起来与服务员拉起手,轻歌曼舞。而许多西方客人会驻足观赏和体味热烈奔放地西藏文化。藏式迎宾服务和原生态歌唱

15、迎宾项目,也是对酒店前厅服务的颠覆。组织创新是指主题酒店为了系统、清晰完整地展现酒店的文化,除了利用各种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之外,会在传统的组织体系基础上设立新的部门或办公室,为主题文化的研究和产品的创新提供组织保证。如京川宾馆特别成立 “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常设办事机构文化部;鹤翔山庄设置了道家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等日常运营部门,又设置了文化总监和文化专员等岗位。此外, 产品创新得到的系列实体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资本,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商品部,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营销创新是指主题酒店与传统酒店在营销时宣传的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传统酒店侧重介绍酒店的设施设备、地理位置等。而主题酒店打出的是文化牌,通过文化营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酒店在消费者脑中的记忆力。如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京川宾馆”,却知道“三国宾馆”,这就是主题文化已经形成酒店标志的表现。 此外, 与传统酒店相比较,主题酒店以相似的价格却可以提供创新的个性的服务, 为消费者带来传统酒店没有的体验,这是一种明显的优势。营销创新还体现在酒店可以通过合作营销,改变酒店单纯的住宿设施状态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