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00906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我由生活中常见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入手,从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来引发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爱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在“识字”这一步骤的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识记生字的方法,能够有意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这么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生生互动,和组间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指导学生写字时,以学生自主识记为主,老师合适进行点拨。经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注意到每个字的重、难点笔画,对于难写的字,老师的范写能够使学生对生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得愈加熟练,在书写中会愈加注意。在小组同学相互帮助、

2、相互学习的气氛之中,引导学生朗诵、了解课文,既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学完自己小组的一部分,还能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提升她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利用评选的形式,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小柳树和小枣树以童话小说的形式出现的,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一样,给予它们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所以气馁,也不因为自己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从而将小柳树的得意和小枣树谦逊做对比,使孩子们明白“要善于发觉他人的优点和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将“尺有所短,寸有所

3、长”的道了解释得一清二楚。在详细教课时,我关键从三方面来引导:两种树的生长特点,性格特点和小柳树前后的不一样表现,然后用文章中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来丰满教学,经过创设自主、民主的学习气氛来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借用多种不一样方法的朗诵让孩子进入情境,再用朗诵和演出展示她们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了解和体会,不约束,不灌输,这么一来孩子们在阅读时就有了个性化的表现。一、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联络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枣树和柳树。今天上了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上课形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就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老师再教。时间安排是:自学19分钟,小组讨论5分钟,讲授10分钟,当堂测验5分钟,部署作业1

4、分钟。整个步骤的各个步骤感觉流畅,学生在整个课堂的学习中,基础能达成预期目标。但在处理“后教”一步骤中,时间把握得不够好,10分钟的讲授感觉有点仓促。反思原因关键是处理自学部分第1题,“三次试验”填表这一步骤中,提问和板书时间过长,提问中学生没有答出标准答案或近似标准答案时出现反复提问;板书时间在备课时就有矛盾:板书具体,花时间;板书简单,可能对学生后来做习题有所影响。师:儿童们,你们知道柳树和枣树吗?请大家说说自己了解的柳树和枣树生:春天柳树很漂亮,有长长的枝条,小枣树树枝光秃秃的。生:秋天,小枣树就结枣了;而柳树却不结果。生:春天柳树发芽,柳条就象小姑娘的辫子,柳叶就像头发上的发夹。首先是

5、学生的字词学习比较扎实,教后检验效果很好。因为以前学生积累过不少词句,因此,课堂上学生能说出好多描写春天和描写树木的成语。生:小柳树有假活现象,小枣树有假死的现象。(反思:情感预热,发散思维;让学生的认知源于生活,感悟生活,表示生活。)二、学生闭眼,伴随音乐,老师绘声绘色简述。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留出30秒左右的思维空间,任其发挥丰富的想象。)师:听到什么了吗?不少幼儿已经知道同伴的互爱、尊重和交往,但对于怎样利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示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此活动就是想经过赠予礼品这么的形式让幼儿尝试说出自己赠予的礼品所要表示的“心意”,学习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示。生:什么

6、也没听见。师:再听听看!然后音乐开始,老师绘声绘色简述。“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柳树便成了春天的使者,它挺起细腰,最先向大家奉献绿色。在微风中它披着飘逸的长发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可是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仍是光秃秃的。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奇怪,可是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小枣树是想把自己的营养保留下来,秋天能结出又大又红又甜的枣子奉献给大家。多么优美的柳树,多么可爱的枣树,老师最爱这枣树和柳树。”你们听懂了什么?祖冲之,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可是关乎生死的事,就相当于立下了生死状,却“坦然”回复,读出“坦然”。生:小枣树不长叶子是要把营养留给秋天的枣子。生:枣子很大很甜。生:老师

7、最爱小柳树和小枣树。生:老师喜爱小柳树的美生:老师喜爱小枣树的枣子很甜。过渡:多么可爱的枣树和多么优美的柳树,可是有一天,在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想了解她们之间的小说吗?课前我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安徒生的资料,使学生了解到安徒生出生在贫富悬殊、劳感人民深受剥削压迫的苦难年代。(反思:创设情境,定向思维,用童话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生活”,让学生主体先处于情感阅读初级阶段,这种意境美是符合低年级学生主体参加的认知规律。确定了语文学习目标以后,语文教学设计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课堂教学结构,其结构安排应该以学生的思维定向为根本,以思维定势为纽带,处理好动和静的节奏、主动探究和自主意义建构的学习

8、方法、学生阅读了解作者和老师阅读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其情境创设应该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集中思维,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直接从本课“首段”切入。假如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表示自己的了解,学生就会找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身边的生活美景”,即使有所不一样,但学生的思维却肯定会快速集中,学生情感自然被预热。抓住这一关键心理时机,接着设计:学生闭眼、音乐伴奏、老师伴伴随本课简约的小说演出述说,学生也会进入意境、初步进入“本课美景”,这么设计情境不是走过场,不是为了简单的爱好而矫揉造作的设计或矫情华美的喧染。它是定向学习思维,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必须的心理准备。)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师:请

9、同学默读这篇童话小说,开始默读时,请注意要求:我们要求1分钟之间要读400字,注意不要错读、漏读,你们想不想测试一下?(生快速阅读课文,老师计时)(反思:自读自悟,主体了解。这正是阅读教学的“基点”和“归宿”,也是学习主体心理需求的“兴奋点”和“制高点”,更是传统教学的“问题点”。在上一步骤优美的遐想气氛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品味课文中美好的小说和优美的语言。学生阅读了解作者受情感和基础的制约可能有不一样的角度和深度,但语文教学设计不能想当然,片面地把老师阅读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按部就班的强行带着学生分段分层学习课文。第三步骤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步骤,也是老师教学功底和备课深度的综合利用“竞技场”,

10、更是学生自主、主动阅读学习和了解的实践步骤,假如老师在这一步骤中过分牵引学生学习思维,学生被动的学习老师硬塞给的知识点,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假如让学生在前一部分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提出快速阅读(每分钟轻声读400字左右)、把握全篇的要求,学生就会读得入神,紧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有问题的自然段,“中间开花”或“头脑风暴”,由此选择阅读的突破口,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又游刃有余的考验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备课深度,阅读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四、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或有问题的段落研读。师:现在我们再把你最喜爱的词句或最感爱好的段落画下来,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段中知道了什么?为何

11、喜爱它?(反思: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头脑风暴,富有个性化了解,又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选准“切入点”和“扶引点”)五、选择阅读的突破口,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师:谁愿意把喜爱的词,句,段和大家共享。生:我喜爱整篇小说,我从中知道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长的美就看不起他人,就骄傲。生:我喜爱“小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起舞来”这一句,我知道了小柳树很骄傲。师:从哪个词能够看出它骄傲?请演出一下。生:从“得意”一词。师:能够换一什么词?生;“得意”可换成“骄傲”“自豪”“快乐”师:谁能把小柳树骄傲的样子读出来。(生骄傲地读此句)师:还能从哪些句子能够看出小柳树骄傲了?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

12、看哪,你看我,多漂亮!”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师:小柳树为何要骄傲?生:因为小柳树比小枣树美,因此小柳树就骄傲了。师:小柳树外形美在哪里呢?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师:小柳树的外表那么美,小枣树的外形怎么样呢?生:小枣树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生:春天来了,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请学生说说“光秃秃”。)师:春天来了,很多植物全部发芽长叶,可是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你们感到奇怪吗?小柳树也感到十分奇怪,谁能告诉小柳树,春天小枣树为何不长叶子?生:小柳树,你可真是井底之蛙。小枣树很聪慧,它是想把把营养和水分留给秋天的枣子。师:小枣树和小柳树除了外型不一样,还有什么

13、不一样?从课文中找一找。生:小枣树结果,小柳树不结果。师: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果子,它对小枣树的态度有没有改变?从哪一句话能够看出来,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生:小柳树的态度变了,我从“以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次她该说我啦!”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出悔意)师:小枣树有没有像小柳树那样嘲笑小柳树,它是怎么说的?生:小枣树温和的说:“你即使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的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比我快,等你长大了,大家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帮助学生了解“温和”,并引导学生怎样温和地读。)师:你们从小枣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生:小枣树不骄傲,没有嘲笑小柳树不结果。生

14、:小枣树反而赞美小柳树的优点,优点。生:做什么事情不能说自己漂亮而说他人不好看,要看到他人的优点,不能只看外表。师: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态度有没有改变?它心里在想什么?生:我不能再骄傲了?(反思:主体阅读,主导指导,老师充足表现组织者、参加者、促进者的角色,学生主体思维主动了解有了用武之地。学生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感角度和深度和老师阅读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在这里得到有机结合,并随时将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智慧的火花交相碰撞,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互动佳境。)六、在感悟的基础上,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反思:角色到位,感情真挚,读中明理,自主感悟后阅读,主体参加后了解,进入“愤悱状态

15、”,勃然而发。这种状态下的读的设计并非形式上走过场,如同学习唱歌,先哼准音律,再体会情感,最终放声歌唱。既能真实反应学习主体个体的了解程度,又能形成学习主体整体的友好比较的内驱力,达成学习主体自我感悟,自觉竞争的“教是为了不教”开放学习境界。)七、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人文精神,并内化为本身的道德情操。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喜爱课文中的谁?为何?生:我喜爱小枣树,因为它不骄傲,小柳树嘲笑它,它却赞美小柳树的优点。生:我喜爱小枣树,因为她它不像小柳树那样自认为是,她能发觉他人的优点。生:我喜爱小柳树,因为小柳树它知错就改。师:用一句写出你想对小柳树或小枣树说什么。生:我期望你们成为好好友。生:小柳树不要再做井底之蛙。生:不要只看他人的外表,要看他人的内涵。生:不要拿自己的优点来比他人的短处。生:知错就该就是一个好小柳树。生:不要再自认为是了。(反思:文以载道,浑然而成,人文和科学历来就未分离,那种分析分析再分析式的“圣经”布道者教学方法,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