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法理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00905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法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法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法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法理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 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步骤/方法1. 尺度近人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 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一一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 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 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

2、造型,也就是天 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 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 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 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这一层面 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 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 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 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

3、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 味。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 计分不开。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 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2. 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 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 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 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 通过建筑手

4、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 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 隔离的目的。例如在北京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 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小 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两端标志的建 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范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内的位置,预知未走 的路程。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

5、的尺度。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1/31/4。 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空间的舒 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若宽于 20米,“街”的感觉则可能被“广场”的感觉取代。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 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顶部住宅,特 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多层、低 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 室外区分开是必

6、要的。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 明确的区分带。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 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 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 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3. 风格色彩的多元化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 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 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即便

7、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 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 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4. 面材的软化与精化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 次装修店铺外观。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 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饰物往往成为 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 坏建筑空间的效果。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 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

8、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阳、 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 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 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换句话说,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很室内化。5. 重视非建筑元素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 决于其它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 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 等面材。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 就需要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深化商业街的设计。注意事项*总之,商业街的设计不应是简单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也应重视它所给 人的心理感受。而为达到一个舒适、活跃而有新意的视觉与空间效果,设计师必须考 虑人的尺度,从装修装饰与景观设计的深度来要求商业街外观的设计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