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007888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工程的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目录1 概述61.1 项目概况61.2 编制依据61.3 地理位置61.4 投资主体7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72.2 地区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82.3 地区环境保护83 项目任务与规模84 太阳能资源94.1 太阳能资源分析10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10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115.1 电力负荷现状1112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136.1 光伏组件选择136.1.1 标准和规136.1.2 主要性能、参数及配置146.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156.2.1 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选择156.2.2 倾角的确定166.3 逆变器选型166.4

2、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206.4.1 光伏方阵容量206.4.2 光伏子方阵设计226.4.3 汇流箱布置方案236.5 年上网电量估算236.5.1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分析236.5.2 年上网电量估算247 电气257.1 电气一次257.1.1 设计依据257.1.2 接入电网方案267.1.3 直流防雷配电柜277.1.4 防雷及接地287.1.5继电保护、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287.1.6 电气设备布置297.2 电气二次297.2.1 电站调度管理与运行方式297.2.2 电站自动控制297.2.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307.2.4 二次接线307.2.5 控制电源系统307.2

3、.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07.2.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317.2.8 电工实验室317.2.9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317.3 通信317.4 计量318 工程消防设计319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329.1 工程概述329.2 设计依据、目的与任务329.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潜在危害因素分析339.4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对策措施339.4.1设备运输、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339.4.2 施工时高空作业339.4.3 施工时用电作业及其它安全措施349.4.4 运行期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3410 施工组织设计3510.1 施工条件3510.1.1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3510.1.2 施工场地及施

4、工生活区3510.1.3 地方材料供应情况3510.1.4 动力能源供应3610.2 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3611 环境影响评价3611.1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3611.1.1 噪声影响及防治3611.1.2 扬尘、废气3611.1.3 运输车辆对交通干线附近居民的影响3611.1.4 污染物排放3611.2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3711.2.1 噪声影响3711.2.2 废水影响3711.2.3 电磁场影响3711.2.4 雷击3711.2.5 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3711.2.6 光污染及防治措施3711.3 环境效益3812 节能降耗3813 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3813.1 投资估

5、算383813.1.2 工程系统配置3913.2 经济技术分析3914 结论和建议4114.1 主要结论4114.1.1 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4114.1.2 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4114.1.3 本工程建设经济上是合理的4214.2 社会效益4215 项目汇总表43 / 1 概述1.1 项目概况工程学院坐落于省市道义经济开发区。学院校园规划用地86万平方米,现有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 积27万平方米,学院校园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布局时尚、功能设施完善,校园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建筑楼顶总面积为58336平方米,计划可安装电池组件的规划容量为2.2MW,实际

6、装机容量为2286.78kWp,太阳能研究应用负责电站的设计及施工安装。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 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促进和谐为重点,努力构建安全、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 1.2 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程和规。 1.3 地理位置

7、本项目位于省市道义经济开发区,东经123、北纬41,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 MJ/,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三类光伏发电区域。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 1.4 投资主体本项目由能源投资(集团)某某公司投资兴建。 能源投资(集团)某某公司(简称能源),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隶属于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省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省本级电力建设基金和管理省级电力资产的出资人。目前拥有13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能源的投资领域主要是以电力能源为主。“十一五”期间,

8、能源逐步向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领域拓展, 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业务。“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大力拓展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投资。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9、于修改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可再生可能源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该决定将于2010 年4 月1 日起施行。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为契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示推广效应。依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资源,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通过利用学校的建筑物屋顶,积极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端并网自发自用项目。2.2 地区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省是我国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

10、轻重的作用。2003年省全社会用电量占东北电网的50.2%,而省电源装机容量占东北地区的39.5%;2004年用电负荷极不相称,一直处于缺电状态。随着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政策的实施,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全面复,全社会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在“十五”后两年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因此“十五”后两年和“十五”期间,省经济将伴随工业的振兴,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攀升,相应的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的全面回升,人民生活水平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较大的改善,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将大幅度增长。2001年、2

11、002年、2003年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1%、5.84%、12.16%、12.32%,全省用电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2005年最大电力缺额2578MW,到2010年电力缺额为5711 MW。为了改变这种用电紧的局面,除了正常受入省、省的盈余电力外,“十五”期间应适当考虑在本省加强电源点建设的工作。因此,建设光伏发电站,探索新能源发电,对于满足地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2.3 地区环境保护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该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一定数量的CO

12、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保压力。 3 项目任务与规模本工程建设于工程学院现有建筑的楼顶屋面上。项目总装机容量是2.2MWp, 25年年均发电量约为230.68万kWh。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在学校的各个楼顶上,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屋顶总面积约为58336平方米。 4 太阳能资源省太阳资源具体的分布如下:图4.1 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图根据上图,可以看出为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最高气温37。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 日照率6368%。地区太阳能辐射量年际变化较稳定

13、,其数值区间稳定在3828.695507.17MJ/之间,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154.68 MJ/。年降水量450580mm,平均614.7mm,多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120155天。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位于全省前列。4.1 太阳能资源分析/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混凝土屋顶选择南向倾角41度。1、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200 MJ/m2左右,即1444kWh/m2。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2800 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63%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2、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

14、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其中,5月份太阳辐射最强,可达到620 MJ/m2左右,12月份辐射最弱,为206 MJ/m2左右。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年总辐射量的31.31%、33.25%、21.01%和14.43%左右。3、从日平均状况看,1114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全天辐射量的53%左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12时前后辐射最强。4、日照时数以7.5 h左右的天数最多,全年可达到60天左右,占14%以上;6.112.0h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250天以上,可占全年的69%,年可利用率较高。综上所述,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资源热

15、利用项目。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按最佳倾角41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4.5小时,年日照总量为1600小时。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5.1 电力负荷现状工程学院配电服务围2011年最大用电负荷为2400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0.2千瓦。配电区输电电压为10/0.4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1.25。变压器7台,其中2*1600kVA有1台,2*630kVA共6台,总容量1.07万千伏安。表5.1 工程学院变电站基本负荷资料汇总表序号项目数值单位备注1变电站最大负荷2400kW峰值负荷最小负荷kW变电站年停电时间10-18min容载比配电变压器数量7台根据配电变压器数量逐个填写配电变压器相关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