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005898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告四色印刷工艺流程班级:09网印姓名:陈斌志学号109333110117 1工艺流程 1.1制版 绷网板洗网1烘干刮感光胶烘干晒网洗网2烘干网版制作成功1、绷网板,用方钢焊接网框,用丝网网布绷在网框上,丝网印网布的目数可根据需要来选定,不过一般采用250目的较多,目数太少,丝网印刷的质量低,目数太多,就要求油墨要好,油墨不好网布目数又多,会影响下墨,同样造成印刷质量不好。绷网要绷紧,网绷得太松就不能正常完成丝网印刷。好的网版制作好后会张弛有度,有很好的弹性。 2、洗网1,清洗网布,洗去灰尘杂质。 3、烘干,可在太阳下面晒干,也可以用吹风机吹干,或用烘烤设备烘烤干,烘烤时注意温度,小心损坏网布

2、。 4、刮感光胶2,这里用的感光胶一般是单液型感光胶,里面添加的有光敏剂,受紫外线照射后会凝固,形成一种致密的固态胶质。所以在刮感光胶时要在密闭的室内进行,防止太阳光的照射,室内可安装白炽灯来照亮。 5、烘干,这次烘干就与上次不同了,这次烘干必须在室内完成,要避免与紫外线的接触。 6、晒网,晒网时需要一个四周密闭,底部安装紫外线灯,顶部安装玻璃的一个箱体。将菲林放置在玻璃上,用网布将需要晒网的菲林全部盖严,用重物压紧,然后打开紫外线灯,照射适当的时间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打开紫外线灯时,人要远离晒网台,以避免强紫外线的伤害。 7、洗网2,这次洗网目的是将未被紫外线照射到的没有硬化的感光

3、胶洗去,这样就在网板上形成了拥有图文形状的致密的网格。 8、再次将网板烘干,这次由于已经晒好了,就可以放置在阳光下了。 1.2四色丝印四色丝印,可在很多介质上进行,在标识行业,丝网印刷主要是印在亚克力、pvc、不锈钢板、铝型材、绝缘板等板材上。与一般的单色丝印不同,四色丝印需要四种颜色依一定的顺序来一次印刷,才能印出和原稿尽量相近的纹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平时积累大量的操作经验,根据稿件的特点来决定四色的印刷顺序。应该注意的是每印完一种颜色,要在其上面印刷另一种颜色之前应该先把上一种颜色吹干。 当需印刷的图稿底板为深色时,需要先打白底,就是先按照图稿的整个外轮廓印一片白色区域,然后再进行四色印

4、刷。这是因为油墨的遮盖力有限,浅色的油墨很容易因透底而显示底部色彩,这样就会使印出的图稿变色,从而影响最终效果。 在四色印刷中有一个小诀窍,很多四色丝网印刷会把黑色放到最后来印,在印完前面三个颜色以后,感觉已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黑色可以省略不印。 1.3防护处理由于油墨的附着力有限,在四色丝网印刷后,一般我们会罩一层清漆来保护画面。另外由于油漆的光泽度较好,还能对画面起到提亮的效果。 2网印刷几个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1丝网鬼影的产生与去除 “鬼影”通常用来描述回收丝网版上的残留图像图案。回收后,许多微小的硬化墨点以及乳剂颗粒粘着在丝壁上,从而影响了下一次的网孔油墨正常传递的能力。最坏的情

5、况下,当丝网版重新进行涂布并曝光生成新图像后,残留图像部分的硬化颗粒就会吸附油墨从而在印品上呈现出模糊的图案。 然而这种油墨/乳剂颗粒通常可以用强力型清洗化学物质如除雾剂来消除。除雾剂分解了丝壁上残留的乳剂,使网孔回复到自然绷张的状态。 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的“鬼影”,就是当新的乳剂已涂布并进行了特定的曝光后,用这新的网版图像进行印刷时,模糊的不一致性图案也会在部分连续调区呈现出来。这一问题的原因可推溯到阳片本身上来。 阳片在图像连续区域有不连续的情况,换句话说,图像区域应该有足够的不透明度以阻挡曝光光线的通过,但部分区域会因达不到理想的密度从而使光线到达下层的乳剂层并产生一定实际的曝光量,显影

6、后,就会使应该完全溶墨的网孔部分封堵,从而在印品上产生非必要的印刷图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密度仪的功能,利用它来检测阳片连续调区的最高密度(Dmax)和无密度透光区的最低温度(Dmin). 第三个潜在的原因是网版织物的老旧、磨损。在长期的液压、扩张作用以及清洗与回收过程中,网版丝织物会变得更加破损平板,从而在印刷时,这种局部变形的丝线带来油墨传递特性改变,与完好的部分相比,这些区域就会在印品上形成附加的图案特征。当这种物理损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更换网版丝网。 2.2四色丝网印刷的最佳网角 与其它的四色印刷技术相比,丝网印刷的工作流程中更容易引起莫尔纹出现。当在印前工艺中选择各分色版的

7、网角时,就会带来由半色调叠加不当所产生的莫尔纹。 对于刚刚从事丝网印刷的新手来说,所选择的网角通常与胶印工艺的四色网角一致,在部分应用场合,这种选择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种网角恰好会形成规律性的图案,产生莫尔纹,如再与网线结构产生进一步的加强,从而使欲避免的莫尔纹更加明显。 通常的规律是,当加网线数在50线/英寸以内,而丝网织物本身丝线密度达到355线/英寸或更高,可采用传统的胶印网角(Y0度,C15度,M75度,K45度)。低线数下另一种网角选择是,使C、M和K相互保持30度的距离而Y与C保持15度距离,如K45度,C75度,M105度,Y90度(或60度)。在这两种情况下

8、,线数低使得网点很大,则丝网本身的织物结构对网点的半色调结构产生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随着线数的增加,网点尺寸也随之变小,此时就必须旋转整个网角设置使之偏离传述的胶印网角。否则,黄版和黑版的网点角度会和网版织物的纹理产生相干性干涉,从而会产生莫尔纹。丝网印刷最常用的网角设置是,Y7.5度,C22.5度,M82.5度,这组设置适合丝网织物密度在355线数/英寸以上的绝大多数场合。在不同的网孔/半色调线数的组合情况下,这组数字同样可用于检测实际所需网角设置的起始值。 3.四色丝网印刷原稿的要求半色调丝网印刷其主要目标是控制油墨沉积,使印刷的油墨量极为准确,让人看上去就感觉到图像色彩的明暗、深浅和细

9、微层次等都能忠实地再现原稿,为此在整个印刷作业中,这种效果在印张与印张之间都要始终保持一致,而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图像色彩和层次之问的差异,并且必须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对可变因素严加控制,方能印刷出合格的产品。然而,要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控制,首先则要对原稿加以控制和选择。原稿是基础。原稿是由客户提供的,有的也称原件。严格地说,只有原作品才能称之为原件,一幅国画是原件,而用原件拍摄的彩色反转片,黑白或彩色照片则不能称作原件而称之为原稿。原稿的形式、颜色和结构区别很大,可将其进行明确的分类。 3.1按原稿种类分(1)摄影原稿彩色反转片(天然色片)、彩色拷贝正片(用彩色负片拷贝的彩色正片)、彩色

10、照片和黑白照片等。(2)美术作品原件国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和铅笔画等。(3)第二次原稿一般是指将美术作品原件翻拍后的彩色反转片或彩色照片。(4)印刷品原稿是指用印刷品作原稿。(5)线条原稿指黑白线条画和由图案实地、美术字及文字等组成的原稿。3.2按光的照射方式分可分为透射稿与反射稿两大类。(1)透射稿。原稿是透明的,在分色时光源是照在原稿的背面,用透射光进行分色工作的。(2)反射稿。在分色时光源照射在原稿的正面,是用原稿的反射光进行分色工作的原稿。反射稿包括绘画作品原件,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及印刷品等。用原件直接分色质量最好,这类原稿反差小,一般只有1.4左右,亮调密度在0.1、0.3。暗调

11、密度1.51.7。彩色相纸是彩色多层感光材料的一种,它的结构和成色原理与反转片相似。彩色照片的图像是由彩色负片经放大晒印在彩色相纸之上的,因此明暗对比强烈、色彩鲜艳真实。只是因系反射原稿,不及反转片反差对比强烈,又因它是彩色负片拷贝或放大而成的,因而层次受损失,色彩有偏色,宜作原大或缩小复制。33适用与非适用原稿原稿是丝网印刷复制的基础,原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制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接稿和工艺设计时,首先要对客户交来的来稿认真审定,确定是否符合制作网印底版制版的要求。3.4适合网印用的原稿适用原稿常称合格原稿,即符合网印制版分色制作底版工艺的要求,不必再经加工修正就可进行复制的原稿。其标

12、准是:图像实,清晰度好;颗粒细腻,图面干净清洁;反差适中,高、低调层次丰富;色调正确,色彩鲜艳,感色平衡;复制时,放大倍率不超过34倍;反射原稿及图画等原件,要平整,无破损污脏。3.5不适合网印用的原稿非适用原稿,即不符合复制要求的原稿。这种原稿虽然能复制,但要经大量的加工调整和修正,而最终复制效果也难以理想。如:图像虚浑不实,有双影,清晰度差;颗粒粗,图面污损,脏点、道子多;反差过大,调子过闷或过于淡薄;偏色,色彩陈旧;放大倍率超过10倍以上。3.6不能复制的原稿有些原稿不能复制,应该退回。如:图像严重虚浑,轮廓层次不清;颗粒过分粗糙,倍率放得过大;图面严重皱损、污染。图像主体部分有明显的脏点、道子、霉点等;严重偏色,色调完全失真。不管是实物原稿还是艺术品、或是阳图底版,这些原稿都决定着未来的印刷品的质量,因此最重要的是,印刷者要能够检查和鉴别原稿的质量,即使是用户提供的用户认为满意的原稿,也要能够正确地鉴别原稿的好坏。为什么对原稿不满意,原稿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这些必须能够事先指给用户,让他们知道这些缺点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果事先不经说明接收了原稿,在交丝网印刷品时被顾客拒收时再说就为时已晚,丝网印刷者要为此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