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99818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风一更,雪一更,_,故园无此声。1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长相思”是这首词的_。3连一连。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2.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下列汉字注音错误的有()。A.碾(zhn)B.驿(y)C.著(zhu)D.妒(d)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有()。A.驿外:

2、荒凉冷清的地方B.无主:没有主人C.无意:没有意思D.群芳:一个人的名字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是()。A.作者通过写断桥边的梅花,赞美了梅花的精神B.作者为梅花谢落被“碾作尘”而感到惋惜和痛心C.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无悔的信念和高洁的追求D.赞美了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及坦荡的胸怀3. 课内古诗练习。_夜绩麻,_。_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将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字词。(1)绩麻:_(2)供:_3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用“”选出。A耘田( )B绩麻( )C在树下休息( )D学种瓜( )4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选出。A乡村男耕女织、

3、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 )B孩童学习种瓜的情景。( )C大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 )5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_、_。6“村庄儿女各当家”指什么?()A.家里的儿子或女儿当家做主。B.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当家做主。C.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里的活。7诗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4. 挑战课外阅读。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注释)小艇:用竹篙撑,使小船行进。解:明白,懂得。踪迹:走过后下的痕迹。浮萍:一种浮游在水面的植物。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4、不解藏(cng zng)踪迹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偷采白莲回。(_)A摘,取 B开采(2)浮萍一道开。 (_)A把整体的东西分开 B扩大,发展3这首诗表现出作者( )。A.对小孩子偷采白莲行为的谴责。B.对小孩天真童趣的喜爱。5. 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的是:。这两句点明了题目中“村居”的,还勾画出了清新秀丽的“村居”。2这首词下阕写的是:。大儿子在;二儿子在;小儿子在。一个“”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劲儿写得淋漓尽致。3“醉

5、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_6.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7. 古诗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从诗中名句“_,_”可以体会到这一点。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8. 课内阅读。我会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去迎接春风悄悄的絮语;我缓缓地伸展腰肢,好慢慢地挤碎冰雪的妒忌。然后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每一个花瓣都娇嫩而又

6、稚气;蜜蜂会绕着我不倦地飞,说我比世上的一切都美丽。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醉心于它忙碌的许诺里,我把爱情倾心交付,把生活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风将摇落我的果实,把它送到另一片土地。于是我溶化在母亲的怀抱,并且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1)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2)种子的梦是_,是_,是_,是_。9.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天真B.勤劳C.顽皮D.可爱3下列选项不是这首诗

7、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的是()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10. 古诗鉴赏。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用自己的话说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的意思。_。2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六种景象?“月落”、“_”、“霜满天”、“_”、“_”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_到的,后两句是

8、诗人_到的。3这首七言绝句中的“愁”字用的妙不可言,说一说这个“愁”字表现了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_。4本诗作者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自然地把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表达出来。我们学过的借景抒情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_。11. 古诗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解释下列词语。之:_ 故人:_尽:_ 唯:_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故友人要去的目的地_。3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12. 阅读理解。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

9、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2“妄弃”的意思是_。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悲哀”是指_。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烽火”在诗中指_。2“家书抵万金”中

10、“书”的意思是_。从这句诗中可以体会到_。3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_”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_的期盼。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D.“深”字形象地描写了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5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_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_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_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