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98532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工程施工方案(同名1031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控工程施工方案一、管内穿线(1)一般规定1)所选线材的类型应满足设计、规范、以及系统功能要求。2)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3)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装修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入导线之前,应将管子中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4)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槽内。5)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6)弱电系统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以区分工能,区分正负极。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线端应有各自独立的标号。7)导线穿入钢管前,在导线入出口处,应装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盒(箱)

2、内的垂直管口,穿导线后,应将管口作密封处理。8)线管进入箱体,宜采用下进线或设置防水弯以防箱体进水。(2)清扫管路1)穿线前,应先清扫管路。方法是用压力约0.25Mpa 的压缩空气,吹入已敷好的管中,以便除去残留的灰土和水分。如无压缩空气,则可在钢线上绑以擦布成拖把布状,来回拉数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管路清扫后,随即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2)将管子端部安上塑料管帽或护线套,再进行穿线。管帽与护线套作用相同,可以防止穿线过程或运行时,各种原因引起的振动造成电线被管口擦伤。过路箱管口的护圈应在穿引线钢丝时或做引线接头时套入,护圈规格要与管径相配,套在管口要敲紧。(3)穿线施工顺序:电线管

3、内穿线一般在钢管敷设结束后进行,顺序大致如下:1)穿引线钢丝;2)放线;3)做拉线头子(牵引电缆网套);4)穿线(一人放线,一人拉线);5)剪断导线。管口护圈,由于穿线情况不同,必须在相应步骤中套入。其中,穿线应从分路的终端向接线箱的方向进行,也即先分路后总线。在垂直管路中,为减少管内导线的下垂力,保证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应在下列情况下装设接线盒:电话电缆管路大于15mm ;控制电缆和其它截面(铜芯)在2.5mm2以下的绝缘线,当管路长度超过20m 时。导线应在接线盒内固定一次,以减缓导线的自重拉力。对于必须从现场受控设备直接接入主控设备的长距离放线,应注意保护线路的绝缘,并在相应管路转弯和设

4、备终端处适当的预留长度。线路中间接头应用专用压线帽或涮锡处理,以确保接触的可靠性,并确保与管路绝缘。线槽内穿线的要求基本与管内穿线标准一致。特别注意线槽接头间的毛刺在穿线之前进行处理,以免在穿线过程中损坏线路绝缘。当系统安装完毕后,进入调试阶段,必须按分系统对各自的监控设备逐个进行调试和系统联调。具体步骤:1、校线2、硬件调试3、现场调试4、系统联调校线所有分系统在安装完毕后,首先对所有接线进行严格校正,保证其正确性。校线对每个系统的设备(控制柜、箱)到现场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检查。这些工作包括:1、检查平面管线是否按图纸设计施工,强、弱电不同电压等级管线是否走不同的管和线槽;2、检查平面管线控制

5、柜、箱端是否全部上控制器端子;3、检查平面管线与配电柜(箱) 端子连接是否正确。检查电源敷设到位系统各子系统中控室及控制柜、箱电源保证在调试前敷设到位,并保证在调试阶段各子系统可随时得到供电。注意在调试前千万不要给各子系统的控制柜、箱通电,以免损坏现场设备。保安监控系统调试线路部分的调试主要为校线和施工质量的检验,其性能调试应结合系统调试进行,有关系统调试的内容如下。11.7.2.1. 电源检测1、监控台、电视柜总电源交流电压检测。2、监控台、电视柜各分路交流电压检测。3、摄像机用总电源和各分路电压检测。4、有直流电源输出时,要检测输出极性。11.7.2.2. 线路检查1、按施工图进行校线。2

6、、用500V 兆欧表检查电源电缆的绝缘,其芯线与芯线、芯线与地线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 。3、用250v 兆欧表检查控制电缆的绝缘,其芯线与芯线、芯线与地线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 。11.7.2.3. 接地电阻的测量1、系统中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均应测量,并做好记录。2、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0欧姆。11.7.2.4. 单机调试取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35米,在控制室从控制台、柜的接线端子接通摄像机。1、摄像机控制功能调试(1)调整控制器遥控旋钮,检查云台的水平旋转、垂直旋转角度是否满足要求;旋转速度是否均匀;启、停控制是否灵敏;有无噪声等。(2)若旋转角度不能满足要求,可调整云台

7、的限位开关。2、摄像机防护罩功能调试(1)对摄像机防护罩的加热器功能调试。(2)对摄像机防护罩的雨刷功能调试。(3)对摄像机防护罩的排风扇功能调试。(4)检查防护罩的保护电路。3、摄像机功能调试(1)依次开通控制器电源、监视器电源、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应显示图象。(2)图像清晰时,可遥控变焦、自动光圈、观察变焦过程中的图像清晰度,对异常情况做好记录。(3)遥控电动云台,带动摄像机旋转,在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的清晰度应变化不大。云台应运转平稳、无噪声、不发热、速度均匀。系统调试1、开通总电源,分别在监控室和监视现场通过对讲机联络,逐一开通摄像机回路,调整监视方向,使摄像机能准确对准监视目标或监视范

8、围。2、遥控变焦、自动光圈、遥控云台旋转,观察监视范围的变化。3、摄像机防护罩各种功能应正常,防护玻璃、镜头应擦拭干净。4、操作控制器进行图像切换,并进行定时连续切换功能试验,再进行数字、年、月、日显示调整和进行录像试验。5、当图像发黑、或发暗时,应对监视区域的照明灯具的方位进行调整,以提高图象质量。6、当摄像机调试时,屏幕出现干扰杂波,应检查摄像机附近是否有强电磁场,并检查视频接头接触是否牢靠。7、检查云台和摄像机处的电缆量,在云台旋转过程中插头尾部是否承受有拉力。8、摄像机附近50CM 处不应有障碍物。接地电阻的测试1 、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调试中应对系统内各接地点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应保

9、证接地电阻在规定值内。2 、对新建大楼内的系统,因施工单位必须对该项指标进行测试,系统调试中可免测。11.8. 系统的竣工验收11.8.1. 通则系统工程的验收,应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进行验收。11.8.1.1. 隐蔽工程验收在系统工程安装施工中,凡属隐蔽工程的,均应在下道工序以前由建设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认真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必须纳入技术档案。11.8.1.2. 分项工程验收系统工程项目完成后,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质量标准、规程、规范进行交接试验、试运转和联动试运行的各项工作,并做好签证验收记录,汇入工程技术档案。 11.8

10、.1.3. 竣工验收系统工程作为竣工验收的一部分,应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对所有建设项目按单位工程,严格遵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评定质量等级。不合格的工程不能验收和投入使用。 11.8.1.4. 竣工验收文档要求系统工程的竣工验收应备齐文档,其中至少应包括:1、系统工程分项竣工表包括工程的名称、地点、编号、建筑面积、开竣工日期和工程内容等。2、设备清单包括所有工程中包括的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重量、价格、制造厂商以及设备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3、工程竣工图包括原设计图纸、涉及变更文件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说明,涉及变更较大时,也可由设计单位重绘工程图并附

11、上施工单位的施工说明作为竣工图。4、设备、材料证书包括弱电设备、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说明书、试验调试记录。5、隐蔽工程记录包括所有由建设单位代表签证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质量检验和评定包括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自检记录和质量监督部门的工程项目检查评定表。7、调试报告包括对系统各分系统的分项调试报告、系统联动调试报告和试验记录。8、整改记录包括设备的整修、更改记录以及质量事故的处理记录。9、优化变动情况说明包括施工单位提出并由建设单位代表签证的合理化建议和变动说明。10、未完工工程明细表包括所有经建设单位批准的未完工工程的详细说明。11.8.1.5. 验收的主持1、验收之前向甲方提供系统调试报告。

12、2、甲方应通知与各子系统有关的各方共同参加验收工作。3、由甲方组织各子系统专家组成验收小组,并制定验收步骤; 审查验收文件; 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评估。11.8.2. 保安监控系统验收线路部分的施工主要为随工检验和复查,其性能验收应和系统验收结合进行,有关系统验收的内容如下。11.8.2.1. 验收内容1、验收项目工程验收时,施工质量按表1所列项目及内容进行检查。 保安监控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表 表1*随工检验项目随工检验是指隐蔽部分和竣工后难以检验的部分,应随施工进展进行检验,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及时办理验收签证,在竣工验收时,一般不再验收。2、系统质量的主观测试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主观评价表如表

13、2。 摄象机主观评价表 表2主观评价法采用表3的5级损伤标准评价 表3系统的主观评价的得分值应不低于4级。11.8.2.2. 竣工验收文件1、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 收盖章后,退施工单位存档。 2、 竣工文件目录 (1)工程说明 (2)系统图(3)线槽、管道布线图(4)设备配置图(5)设备连接系统图(6)设备概要说明书(7)设备器材一览表(8)主观评价表(9)客观测试表(10)施工质量验收记录(11)验收证书11.9. 施工措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1.9.1. 质量目标本工程工程质量目标:优良。11.9.2. 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管理部将建立以项目经理、总

14、工程师的领导控制、专业工程师基层检查、作业层的操作质量管理三级质量管理系统。推行专业工程师责任制,对施工全过程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形成一个横向从闭路监控系统到公共广播(消防广播)系统;纵向从公司质量管理到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专业,保证质量目标予以实现。建立高度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进场检查、技术管理、质量检查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传递质量信息,给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迅速作出反映,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到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质量偏差,确保优良目标的实现。11.9.3. 质量保证措施11.9.3.1. 组织保证措施根据质量组织保证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

15、,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职能表见项目管理职责。 11.9.3.2. 采购物资质量保证项目管理部负责物质统一采购、供应、与管理,并根据ISO9002质量标准和物资采购手册,对所需采购和分供方供应的物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采购物质时,须在确定合格的、有信誉的分供方或厂家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对材料、设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实行动态管理。公司工程部、合约部和项目经理部等主管部门定期对分供方业绩进行评审、考核并记录,不合格分供方从档案中予以除名。加强计量检测。采购物质(包括分供方采购的物质),根据国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规定、标准、规范或合同规定要求及按批准的质量计划要求抽样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标记。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部检验。11.9.4. 工期保证措施综合考虑了本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施工季节和劳动力、施工技术方面的因素,我们制订了施工进度计划。为保证工期的实现,将采取以下措施: 11.9.4.1. 施工计划管理11.9.4.1.1. 计划的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