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98392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英语翻译学习,使我们又掌握了一项英语专业技能,更好的掌握了英译汉的翻译要领。 本学期使我印象最深刻的翻译要领就是翻译的三大准则:“信”“达”“雅”,我会将我的理解描述出来。所谓“信”,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原文原意,不可自己自由发挥,而委屈的英语原文的本意。就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就是把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所谓“达”是指在完成英译汉后,中文的译文要做到通达顺畅,不可使译文显得牵强。所谓“雅”是指译文需要有一定的文采,语言优美,富有意境,但切记不可因为尽力做到“雅”而曲解文章本意,使读者误解原文。 要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因为英

2、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

3、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无论“英译汉”或“汉译英”,我们在翻译时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在着手翻译各个具体词语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般性的解释,而是要选择精确的,富有表现力的字眼,将之恰如其分地嵌入译文中。这样才能把原文中所蕴涵的意义准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选词用字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必经之路。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过分迷信词典,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词汇的精确含义会随着具体的语境发生细微的变化,这些内容往往不是词典所能包容的。这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善于运

4、用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译出精美的、符合原文语体风格的译文。请看下面一个句子的英语译为汉语的不同译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译文:1、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2、读书可以怡情养性,可以摭拾文采,可以增长才干。 3、读书可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 译文1既忠于原文,读起来也顺口。可算是很不错了!但当我们读译文2时,相比之下,译文1逊色了。因为译文2能给人一种全新的、富有表现力的感受,如同夏天吃了冰淇淋,清凉恬美爽到心底!这样翻译不仅符合了“信”“达”的标准,还具有“传神”的效果。这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溶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用心血来装修了。但这样“装修”新局面非是“画蛇添足”,而是翻译技巧中常用的手法。这才是真正地体现了严复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英语原文是英国著名散文家培根的名言,全文显古朴风格。也只有译文3才算忠实地再现出这种“古雅”的风味! 在本学期的翻译学习中,我们获得了翻译专业应具备的一项技能,使我们在今后的翻译道路更加宽阔平坦,我会再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技巧,是这些宝贵经验成为翻译学习的宝贵财富,力争做一名合格的英语人。英译汉学习心得总结外语系096班8号刘希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