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978840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著名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深远的、有质量的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正所谓“文”有灵犀一“问”通。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研究了一年的时间,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我们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的。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标题都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深入解读文本的钥匙,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从标题入手来设计

2、主问题。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文是我和学生都很喜欢的文章,读起来荡气回肠。文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邓稼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可是如何既不肢解课文又不空洞地说教,还能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从标题入手,在主问题的设计上下了一些功夫。当学生深情地朗读课文后,我们出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把邓稼先加上修饰语,将这一标题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补全空白,并说明理由。空白处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者一句话。于是学生借助文本就说出了无私奉献、意志坚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诸多理解,而且把体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词语和关键句都找出来了,同时还说出了“值得我们敬仰

3、和怀念的邓稼先”等融入自己情感的深度思考的语句。这就比以往出示关键语句,让学生分析“其深刻含义是什么,能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的问法灵活高效多了。这看似简单的主问题设计,却引领学生从内容的感知走向深入理解,从对文本语言的细细品味走进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深切感受,实现了以一问带全篇的目的。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都认为有时抓巧抓好标题就能轻松地打开文本解读这扇“门”,收到 “一问抵多问”的效果。解读一篇文章首先从标题入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在讲散步一文时,便是通过给文章换标题这一主问题设计来解读文本的,发现学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设计主问题从提纲挈领的角度来说,也可从文章的中心句

4、入手来设计主问题。如在备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发现文章很长,如聊家常般写了母亲许多事件,其中有母亲对“我”直接教导的内容,更多的则是表现母亲在家为人处世的典型事件。所以我们决定先抛开开头一、二、三段不作分析,从第四段开始品读课文,抓住“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这一中心句来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学生能很快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从第 段写 ,可知母亲我做人要 ”的填空,像“从第五段写母亲每天督促我起床,并且反省昨天的事,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学会反省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第九段至十一段写母亲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忍到不可再忍时,也只是哭一场,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宽厚和善”,等等。与此同

5、时对母亲形象的理解,对课文蕴含的深厚情感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山水小品文,不仅词采隽永、音节和谐,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很适合做范文。全文围绕“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写景抒情,那么,本文的主问题就可以从中心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入手了。所以,本文我设计了主问题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在_,我体会到了_;异在_,我感受到了_。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写景的技巧,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能自主去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中心句比较明确的课文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三、从品析语言入手进行主问题设

6、计除了可以从标题、中心句入手设计主问题外,从品析语言的角度设计主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可以说是文以载道,所以我们当然也应该以文明道,尤其是以细腻、精练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反映主题的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让读者自己感悟。所以我觉得,小说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可以着重从品析语言入手。印象最深的就是两次执教莫泊桑的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第一次是在2008年,还记得当时,我们就按照小说的一般教法,引导学生归纳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几个情节,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主题思想。上完课,我们都感觉不满意,好像就是为了分析人物,分析主题而去阅读文章似的

7、,主旨的多义性和解读语言的生成性都被忽视了。一篇经典名篇,只是被贴上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标签就又被束之高阁了。 所以2011年重新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完全放弃了原来的问题设计,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从品析语言入手,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请找出文中人物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分类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称呼的?”这样就以小见大,以具体形象的称呼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阅读。而且还将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涵盖在内,还辐射到了人物形像的分析与社会背景的渗透,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同时,由于所有的感悟都是建立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所以人物形象也就鲜活、立体起来,不再是

8、平面的、简单的符号。教学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在散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上,也可以从语言品析入手。例如在讲析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个语段,设计的主问题是:“小雪点缀的小山,妙在哪里?”围绕这个主问题,学生回答:妙在颜色,妙在语言,妙在修辞,妙在意境,妙在情感一个“妙”字引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精彩纷呈,不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赏析,而且还挖掘出了文章主旨,这样就避免了一会儿问表示颜色的词有哪些,写作顺序是什么,一会儿又问修辞等零碎的问题,因而,这一主问题的也就真的达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四、从体会情感的角度设计主问题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也需要语言来表达,情感更是一篇文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比

9、如八年级下册的春酒,它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诗般的语言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著名学者杨振宁说:“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所以,本节课我们了这样的主问题:我喝到了一杯 的酒,感受到了 。学生速读课文之后,结合对文本语言的初步理解,谈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在这个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感受到母亲的慈爱、温柔与好客,解读出地道的家乡味、浓浓的乡情,等等。这个主问题具有辐射性,可以引申出对文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风俗习惯等问题的探究兴趣,同时这个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自主挖掘情感,走出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学生被动思考的

10、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理想。大家都熟悉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上课时都会落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目标,我们当时就从文章的情感出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本文的爱国情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自然地就从分析人物入手,抓住了各种描写方法并结合重点语句进行了解读,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也明白了爱国不是空谈,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这个问题就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问题设计的角度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上学期我们在讲变色龙一课时,对于课文的写作背景,我们就没有把它当作课前资料出示给学生,而将它设计成主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这个主问题,学生主动关注到

11、了文中几处关键的细节描写,像四次提到法律,两次描写围观群众,一次环境描写,等等。这就避免了老师将这些细节一一点出,牵制性的让学生思考的局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五、从学情出发灵活设计主问题通过分析学情来主问题也很重要。作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真切感悟会更好。比如:我们在讲社戏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概括完文章的情节,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我们设计主问题:请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一段情节最有趣味,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可以促发学生童年生活的感受,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因而这堂课学生们兴味盎

12、然。如果我们只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来处理本文,就不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情,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再如,在执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第一次的主问题设计是:对于文中写到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鲁迅先生更喜欢哪一种?应该说这个设计简洁明了,但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我们发现忽略了所教学的两个班学生的差异,于是为了降低难度,使教学更加清晰有效,将主问题设计作了如下改动:你觉得朔方的雪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江南的雪景是一种怎样的美?美在哪里?你觉得鲁迅先生更欣赏哪一种美?你有什么依据吗?这样的主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基础差的班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3、以上是我们对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主问题的一点浅见,可以说主问题的设计还不仅仅是我们提到的从文章标题、中心句、语言、情感、学情等方面切入,还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方向、读者的认知角度、人文思想的渗透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在一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的研究,有收获有反思,当然也有困惑:1.主问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实践上有时难以兼顾到阅读能力偏弱的学生,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主问题的提出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可是如何让思维有序,课堂条理清晰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同时,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也要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只有教师功在课前,才能精在课上。其次,要进行文本细读,找到牵动全篇的主线。再次,主问题的设计要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在这三条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如果能够找好切入点,好符合学情的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也将是高效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无限活力。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