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97016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优良的林木种子是林业育苗和造林的物质基础,而壮苗,即优良苗木,是造林最理想的用苗,利用壮苗造林后能较早恢复创伤,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因此,优质苗木的培育对森林培育工作尤为重要。这章我们将会介绍几种重要的林业育苗方法及育苗技术,今天我们先说一下播种苗培育。第二节苗木种类、壮苗及播种苗培育一、苗木种类凡是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无论年龄大小,在苗木出圃土之前均叫苗木。对于萌芽力强的树种,把树干切掉时,成为切干苗。依据育苗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可把苗木分为实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1.实生苗指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其中以人工播种培育的苗木叫播种苗,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无论移植与否

2、)播种苗。在野外由母树天然下种长出来的苗木叫野生实生苗。特点:播种苗由于经过人工培育,根系发达,苗冠圆满,苗木生长整齐、健壮、质量好。野生实生苗的根系不发达,根量比较少,偏根偏冠现象较明显,苗木分化现象较严重,质量较差,但苗木对造林地适应性较强。2. 营养繁殖苗指用乔灌木树种的枝条、苗干、根、叶、芽等营养器官做繁殖材料培育的苗木,非种子繁殖,即(非实生)。营养繁殖苗也有野生苗,即用野生树种的枝、干、根、叶、芽繁殖而成的苗木,同时,营养繁殖苗又可分为:(1)插条苗是截取树木的一段枝条插入土壤中培育而成的苗木,适合大多数树种,方法最简单。(2)埋条苗是将整个枝条水平埋入土壤中,培育而成的苗木。(3

3、)插根苗用树木的根,插入或埋入土中育成的苗木,一般用于根蘖萌发力强的树种。(4)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在地下的根系萌发出的新条与育成的苗木。(5)压条苗把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使之生根,而后切离母体培育成的苗木。(6)嫁接苗用嫁接的方法培育的苗木即将两个不同个体的植物接合在一起,长成为一个个体的方法,多用于经济树种的育苗。3. 移植苗是实生苗或营养繁殖苗经过移植后培育成的苗木。二、壮苗壮苗是优良苗木的简称。壮苗生命力旺盛,抵抗各种不良环境能力强,造林后能较早恢复创伤,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幼林生长较快。因而,壮苗是造林最理想用苗。苗木是优是劣,目前我国主要是依据苗木的形

4、态指标来衡量的,从形态指标来讲,壮苗应具有以下条件:1、苗木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数量多,主根短而直,主、侧根均有一定长度。2、苗木粗而直,上下较均匀,有一定的高度,木质化程度高,色泽正常。3、苗木的根茎比值(苗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鲜重之比)大,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重量都大。4、苗木无病虫害、日灼伤和机械损伤的等。5、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如油松、冷杉等苗木,应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也即顶芽要比侧芽占优势)。如果失去顶芽,苗木就不能形成通直的苗干,影响造林质量。顶芽无显著的秋生长现象。总之,壮苗必须具备上述条件,否则不能算壮苗。如果根系过短、侧根过少或无侧根,机械损伤严重的苗木,严重受冻害和病虫害

5、严重的苗木,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及无顶芽的苗木都应视为废苗,不能用于造林。三、播种苗的培育用种子繁殖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播种苗有完整的根系和饱满的顶芽,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材质好,寿命长,能形成稳定的林分,多数树种适于播种育苗。1.播种前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种子发芽,预防病虫和鸟兽害。种子处理主要包括种子精选、种子消毒和种子催芽等环节。(1)种子精选为了培育壮苗,就必须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可以利用风筛、水筛和筛选法。大粒种子可进行料选。精选的种子出苗率高,幼苗出土整齐,苗木粗壮,造林成活率高。(2)种子消毒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消毒药剂主要有福尔马林、硫

6、酸铜、高锰酸钾和敌克松等。(3)种子催芽在育苗工作中,播前进行种子催芽是苗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种子进行催芽,可使种子提早发芽,幼苗提早出土。前面已经讲过,种子休眠的类型有强迫休眠的种子和生理休眠的种子,强迫休眠的种子催芽相对简单,而生理休眠的种子催芽则较为复杂,在这儿我们再回顾一下什么是强迫休眠的种子,什么是生理休眠的种子,强迫休眠的种子是因缺少其发芽的水分、温度、氧气以及光等条件而休眠。一旦给予适宜发芽的条件,种子就能发芽。如油松、樟子松、黑松、侧柏、落叶松、杉木、柳杉、马尾松、杨树、柳树、桦木、栎类等都属于此类。而生理休眠的种子是由于种子种皮透水透气性差或机械障碍、种子含抑制物质

7、等原因本身不具备发芽条件,在给予适宜水分、发芽温度、氧气和光照条件后,种子仍不能萌发,还要求特殊处理。如红松、铁杉、银杏、圆柏、白皮松、油棕、水曲柳、椴树等。常用的催芽方法有层积催芽和水浸催芽两种。A层积催芽把种子和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对于生理休眠的种子采用层积催芽效果较好。B水浸催芽用一定水温的水浸泡种子,使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强迫休眠的种子可采用这种方法,不同树种催芽的水温、催芽时间不同。C其他方法催芽用化学药剂、微量元素、植物生长激素、物理方法均可解除种子休眠,加强种子的内部生理过程,促进种子提早萌发,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无论何种方法催芽,一般催芽

8、强度,即裂嘴和发芽的种子达20%30%时即可播种。2.播种(1)播种季节我国幅员辽阔,一年四季都可播种,但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或树种来说,有其最适宜的播种季节,如北方可在春、夏、秋季播种,以春季播种较为普遍,南方冬季也可播种。适宜的播种期能提高发芽率、成活率,使幼苗出土早、出土匀、出土齐、出土多,苗木生长健壮,各种抗逆能力强,苗木质量和合格苗产量得到提高。在育苗工作中,各地应依据育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最佳的播种期。(2)播种量和苗木密度播种量是指单位面积或长度上所播种子的重量。苗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长度上的苗木数量。关系:播种量是决定合理密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单位面积上的苗木产

9、量和质量。播种量过多不仅浪费种子,不能达到适宜密度所须株数,间工作量大,而且苗木营养面积小,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使苗木生长细弱,主根长,侧根不发达,苗木质量低,产量低。而播种量少则达不到合理密度,苗间空隙大,使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杂草容易侵入,增加抚育管理用工,提高苗木成本,特别是针叶树幼苗太稀时,阳光太强容易灼死。适宜的苗木密度既能保证每棉籽苗木发育健壮,又能获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最大限度的合格产苗量。确定适宜的密度应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苗圃地环境条件、经营技术及育苗技术水平为依据。A树种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密度也应不同,一般生长快,冠幅大的树种密度宜稀,反之宜密。B同一树种,培育年龄不

10、同,密度也应有差异,苗木培育年龄越大,密度应越小。C苗圃地立地环境条件好,水肥好,又能集约经营的,苗木密度应大些,反之应小些(是相对的)。D育苗技术水平高的,苗木密度可适当大些,反之,应小些。(3)播种方法1)条播按一定行距开沟、把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的播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一切树种,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特点:A适用于中小粒种子;B比撒播省种子,起苗工作也比撒播方便;C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土壤管理、抚育保护和机械化作业;D行距较大,通风透光好,苗木受光均匀,生长迅速,健壮,质量好,成苗率高;E条播的播幅一般为35cm,行距20cm,对一些小种子,播幅可加宽到1015cm。2)撒播将种子均匀

11、地撒播于育苗地的方法。特点:A分布均匀,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苗木产量较高;B苗木密度大,易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苗木质量不好;C用种量较大,除极小粒种子(如杨、柳、桉、桑、泡桐、马尾松种子)外,一般不采用该方法。3)点播按一定株行距将种子撒于播种沟内的方法。特点:一般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山杏、山桃、板栗、银杏等。(4)播种技术要点播种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做到播种的深度一致,分布均匀,覆土适当,下实上虚。它们直接影响到种子发芽、幼苗出土、苗木的产量和质量。1)开沟A沿播种行开沟,沟要直,沟底要平,深度均匀一致,深度依种粒大小,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而定。B极小粒种子可不开沟

12、,直接顺行播种。2)播种A播种要均匀,要控制好播种量,严防漏播和大风天播种。B为防止播种沟干燥,应边开沟边播种边覆土。C小粒种子为了下种均匀,可混细沙播种。4)覆土A播种后庆立即覆土,以防播种沟内的土壤和种子干燥,覆土厚度均匀一致,一般覆土厚度为种子短径的23倍。B一般,大粒种子宜厚,小粒种子宜薄;子叶不出土的宜厚,子叶出土的宜薄,疏松土壤宜厚,粘重土壤宜薄;育苗条件差的宜厚,育苗技术条件好的宜薄;秋播宜厚,春播宜薄。C土壤黏重的播种地,可用沙子、腐殖土地、锯末等覆盖。4)镇压为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使种子在发芽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毛细管水,覆土后应及时用镇压器镇压,在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和土壤水

13、分不足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便在土壤过湿或过粘时不宜镇压,以免土壤板结,最好在土壤不湿也不干时镇压,一定要轻,不可过重。3.播种地的管理育苗地的管理是指从播种开始,到幼苗出土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目的在于播种后给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适宜的条件。具体包括覆盖、灌溉、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它直接影响苗木产量质量及合格苗产量。(1)覆盖A保蓄土壤水分,减少灌溉量,防止因土壤水分蒸发而造成土壤板结现象,减少幼芽出土的阻力。B提高地温,因而使出苗期缩短。塑料薄膜覆盖效果最好。(2)灌溉A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是发芽的两个主要条件。B播种地在幼苗未出土前有时需要灌溉,是否要灌溉,灌溉的次数,主要取决于种粒的

14、大小,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及覆土厚度和是否覆盖有关。(3)松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A播种地土壤板结,应立即进行松土。B适时除草并防止病虫害发生。4.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指从幼苗出土时开始,至幼苗出圃这一时期的苗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有灌溉与排水、降温、中耕除草、适时间苗、灾害性因子的防除、截根和苗木越冬保护。(1)灌溉与排水1)灌溉是为了增加土壤中有效水分的含量,以满足苗木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提高苗木质量合格苗产量。2)灌溉方法有漫灌、喷灌和滴灌。A漫灌:省水,但灌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灌后应及时松土。B喷灌:也称人工降雨,省水、省工,便于控制,不破坏土壤结构,效率高;田间不平

15、也能灌均匀,是目前我国比较先进的灌溉方法,但一次性投资较高。C滴灌:在一定低压水头作用下,通过输水,配水管头和滴头,让水一滴滴地浸润苗木根系范围的土层,使土壤含水量达到苗木需要的最佳状态。比上述两种方法更省水,且灌后土壤疏松,温差小,有利于苗木生长,但投资高,设置较复杂,可广泛应用于塑料大棚和温室育苗。3)排水排除圃地的积水是育苗工作中防涝和防除病虫害的重要措施。我国南方地区,要注意苗圃的排水工作,北方虽然较干旱,但也要注意雨季的排水问题。(2)降温措施高温常使某些树种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大量死亡,高温还会使通过叶片的水分蒸腾增强,使叶片萎蔫。降温的有效方法就是遮荫和喷灌。1)遮荫主要在幼苗期进行,要适宜,遮荫过重,会影响苗木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苗木质量。2)喷灌降温高温时期利用喷灌既能降温又能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温度。(3)中耕除草1)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在株行间进行松土,消除土壤板结,改善通气条件,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2)除草是指消灭圃地杂草,减少与苗木地营养空间的竞争。3)中耕和除草通常是结合进行的,但有时只除草不中耕,或当土壤板结时,即使无草也要中耕。4)中耕除草多用手工或机械进行,为提高工效,苗圃地开始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4)间苗、幼苗移植1)间苗A间苗过密会影响苗木生长质量,易引起病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