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96433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砖热风炉烘炉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风炉烘炉技术方案1、概述热风炉砌筑完毕后,在投入使用前,对其进行烘炉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脱去耐 火砌体的水份,并使其升温,具备向高炉输送热风的能力,为保证烘炉时使水份脱尽, 以及在受热膨胀时不影响砌体的稳定,升温过程应缓慢进行,特别对采用硅砖的热风 炉而言,因硅砖内残余石英的晶体转换过程中,其膨胀系数较大,导致硅砖的强度消 弱,若升温不合理,极易损坏砌体,影响到热风炉使用寿命,因此,对热风炉的烘炉 从升温曲线的制定及升温的控制均要严格的要求。根据宁钢现场实际情况,本次采用 焦炉煤气烘炉。2、烘炉前期准备工作热风炉烘炉开始的时间,宜安排在热风炉投入使用前约 40 天(10 天准备工作,30 天

2、烘炉),热风炉烘炉结束后,应及时投入使用。2.1 能源介质2.1.1烘炉用焦炉煤气管道(219)安装完毕,焦炉煤气压力$5kPa;流量$600Nm3/h。2.1.2 热风炉冷却水系统投入正常运转。2.1.3烘炉用吹扫氮气管道(DN50)安装完毕,氮气流量$80Nm3/h,吹扫时间T = 30S。2.1.5烘炉用临时电缆接至烘炉临时传动柜,电源容量50kw,电压等级380V。2.1.6 热风炉及各工艺管道打压合格。2.1.7热风炉系统联动试车完毕、PLC系统调试完毕。2.1.8 热风炉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运转正常。2.1.9 烘炉用自动控制系统运转正常。2.1.10焦炉煤气点火试验成功。2.

3、 1. 11松开各热风炉底脚螺栓。2. 1. 12松开每个膨胀节周围的小位杆螺栓。2.1.13 4热风炉烘炉前阀门状态确认,见下表。热风炉本体烘炉前阀门状态表序 号名称数量状态序 号名称数量状态1热风阀1关9助燃空气切断阀关2冷风阀1关10助燃空气调节阀1关3热风放散阀1关11n2吹扫阀1关4充压阀1关12煤气放散阀1关5烟道阀2关136废气阀1关147煤气燃烧阀1关158煤气切断阀1关162.1.14 热风炉烘炉工艺系统见附图 1。附图 1 烘炉工艺系统图2.1.15 热风炉烘炉曲线见附图 2。1000O.-H800600400:200.7 /hour3/hour12.5.?/hour2:

4、C/hoLirTime, hour附图 2 烘炉曲线3、烘炉技术方案3.1 热风炉烘烤采用先进的烘炉装置,严格按照烘炉曲线(30 天)升温。3.2 烘炉装置本身自带一个燃烧室,焦炉煤气进入燃烧室内与助燃空气混合燃烧,燃 烧后的高温气体与配风系统的常温空气再进行混合调节,使进入热风炉的热风温度满 足烘炉曲线要求。具体设备详见下表。序 号名称数量规格型号1内燃式烘炉装置12自动点火及火焰监测系统13助燃风机29T9-5.6A,Q=11000Nm3/h,压力 10kPa4引风机15焦炉煤气手动切断阀1DN2006焦炉煤气快速切断阀1DN2007焦炉煤气手动调节阀1DN2008焦炉煤气电动调节阀1DN

5、2009助燃空气电动切断阀2DN25010助燃空气电动调节阀2DN25011氮气手动切断阀1DN5012氮气电动切断阀1DN5013焦炉煤气电动放散阀1DN5014燃烧器测温热电偶4两用两备15硅砖界面测温热电偶4两用两备16烟气测温热电偶2一用一备3.3热风炉烘炉实际控制温度波动范围土2C;常温180C升温速度1.3C/h; 180900C升温速度2C/h; 900C1200C升温速度4C/h。当烘炉温度达到950C后将 转为主燃烧器使用高炉煤气烘炉。3.4 将热风炉烘炉控制系统信号送至 2高炉中控室,在中控室设独立的烘炉系统操 作画面,实现独立远程控制。3.5 在焦炉煤气管道设置煤气快切阀

6、,与焦炉煤气压力形成联锁,一旦焦炉煤气压力低于2kPa,快切阀将自动关闭。并在焦炉煤气管道上和空气管道上装有电动调节阀 及流量计。根据热风炉拱顶温度(标高32.530m)、硅砖界面温度和烟气温度来调节 煤气流量及空气流量,实现温度调节。3.6 烘炉装置自身装有自动点火系统及火焰检测系统,并设置联锁。3.7 该热风炉为新增系统与原热风炉共用一个烟囱,在烘炉时会出现烟道正压大的问 题,烟囱抽力不能将烘炉烟气顺利排出,从而影响正常的烘炉温度调节。因此本次烘 炉将采用600引风机将烘炉烟气引至适当高度放散。引风机放置在热风炉底部人孔 处,引出的烟气采用导管送至换热器上方放散,采用此方法可将新建热风炉与

7、正常生 产热风炉隔绝,互不干扰。4、热风炉本体烘炉操作4.1 本次烘炉采用温度控制,依据确定的烘炉曲线,调定实际的空气流量,但不连续 调整,每小时调整一次空气流量就足以满足要求,调整空气量时,必须根据拱顶温度 来调整煤气的流量。4.2 烟气温度的控制本次烘炉烟气温度控制在W300C。烘炉结束后烟气温度根据热风炉是否立即投 入运行调整,若立即投入运行,烟气温度应控制高些(280C300C),若烘炉后热 风炉仍需保温一段时间,则烟气温度要低些(150C250C)。4.4 炉内压力控制在升温过程中,炉内要保持10mm水柱的微小正压(通过引风机前的电动调节阀 进行调节),避免热风炉在烘炉过程中进入助燃

8、风机提供的空气以外的空气,导致炉 内总的空气流量不易控制,引起烟气温度过高。4.5当拱顶温度达到(950C )时,应转换用主燃烧器使用高炉煤气烘炉(在转换过 程中,要注意保温防止温度下跌过快,转换前阀门作严格检查,转换时间控制在 4 小时内),直至1200C。4.6拱顶温度在573 C时,硅砖存在0 - a的石英相变和体积膨胀,而600 C以上时, 相变和体积膨胀现象停止。所以在该阶段要特别注意升温速度,防止温度的剧烈波动 而破坏硅砖砌体(控制在土2.0C以内)。5、联络管烘烤方案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焦炉煤气烘烤联络管,烘烤联络管时间应安排在热风炉本体 烘烤前进行,由于热风联络管体积不大,并且是

9、低蠕变高铝砖砌筑,宜安排三日内烘 烤完成,烘烤温度第一天升温到150C在保温两天即可。5.1 烘烤时将联络管下部热风出口处的人孔打开,放置烘炉管,其管径 DN50。 5.2打开顶部人孔,使潮气和烟气从上部排出,其开度要控制好,使联络管内微正压。 5.3联络管烘烤时应缓慢升温,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0C。6、烘炉中的计量与记录6.1 图形记录仪要自动连续记录以下数据(接至中控室系统中) 拱顶温度,硅砖界面温度,烟气温度。6.2 数字显示仪要显示以下数据各临时电偶读数,拱顶温度、硅砖界面温度、烟气温度。6.3 以下数据每小时记录一次拱顶温度,硅砖界面温度,烟气温度。6.4 下列数据每小时记画 1

10、 点,连成曲线拱顶温度,硅砖界面温度,烟气温度。7、异常情况的处理7.1 焦炉煤气压力过低或焦炉煤气供应中断立即关闭焦炉煤气快切阀,停助燃风机,关助燃空气阀门,关闭烟气引风机,开 焦炉煤气放散阀,使热风炉处于闷炉状态。同时汇报值班人员。待焦炉煤气回复正常 后,开氮气吹扫阀吹扫,然后重新点火。7.2 断电 烘炉操作人员立即手动关闭焦炉煤气、助燃空气阀门,使热风炉处于闷炉状态, 并做好记录工作。8、危险源辨识8.1 触电伤害施工期间,机械设施需投入使用,触电伤害仍为预防重点。严禁私接电线,规 范施工用电,有效漏电保护、接零、接地等必须齐全,符合规范规定。8.2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管

11、理人员和工人的防护意识的教育,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 稳,不可置放在临边附近,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和登高用具等,都应随时加以清扫 干净。拆卸下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从高处任意往 下乱丢弃物体,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 都有要一律先撤除或者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均要求戴好 安全帽,高空作业中严禁从高处向下抛物体,要用绳子系好后慢慢往下传送,工现场 要设置物体打击的警告牌。8.3“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认真学习掌握本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严格按交底的要求施工,作业

12、中坚守岗位,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有权拒 绝违章指挥,实行定人定机制,不得擅自操作他人操作的机具,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环 境和使用的设备,做好作业环境和操作防护措施。8.4 火灾预防 及时清理施工易燃垃圾,并在堆放点设置禁止烟火标识牌,进行重点监护,配 置好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如因其他原因需动用电焊等,必须在专职安全员 监督下进行。9、应急预案9.1 处理原则工地应急情况本着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及时将紧急情况通知现场相关负责人 现场的相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并逐级上报; 对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不隐瞒、不包庇,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协助调查。9.2 应急情况的紧急预案及措施9.2.1 安全应急预案现场管理人员联系方式张贴上墙。 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公司负责人。 项目部派专人保护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通报甲方及相关管理部门备案。按步骤分析查找问题,确定事故原因。 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落实、改进。9.2.2 紧急预案流程图VV9.2.3 现场医护急救措施 现场管理人员组成紧急救援小组,通行车现场停放、以便应急所需,所列管理 人员施工期间全天候上岗,如有事故,及时处理。保障伤亡事故的处理及时、迅速、专业。 对于现场伤员应在现场及时进行急救,如果伤员伤势较重应立即拨打 120 求救 急救中心,并及时送往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