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96339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添加剂类型用途和功能热稳定剂阻止PVC分解,一般可使树脂热稳定性提高10倍有机锡稳定剂用于管材、管件、窗等硬制品钙/锌稳定剂既用于增塑剂,又用于接触食品的硬制品的稳定剂甲基锡和辛基锡复合稳定剂用于接触食品的容器含铅稳定剂具有良好的不导电性,用于增塑的电线电缆配料钡/锌稳定剂相对于钡/镉稳定剂,更易为环境接受,故用于成型制品、型材和电线涂层的增塑剂有机亚磷酸酯和受阻酚用作助稳定剂抗冲改性剂各种丙烯酸系树脂(如ABS)、氯化聚乙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等加工助剂最常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树脂润滑剂有内润滑剂、外润滑剂,一般是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 剂增塑剂

2、PVC的结晶区起交联点作用,无定形区可接受大量的增塑剂,形成类 橡胶状的材料。少量增塑剂可为特殊应用提供特殊性能邻苯二甲酸酯类最常用的增塑剂,因环境问题,有些品种(如DOP),有些国家在有 些领域已禁止使用脂肪酸酯类欧洲出于对DOP毒性的担心正在用已二酸二异壬酯等替代DOP柠檬酸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制品苯甲酸酯用于抗沾污制品氯化烃赋予阻燃性和良好的电性能脂肪醇酸酯改善阻燃性、降低挥发性、使制品具有良好的低温柔性偏苯三酐降低挥发性,提供良好的低温性能环氧增塑剂降低挥发性聚合物类增塑剂降低挥发性填料用以提高刚性、降低成本和控制光泽碳酸钙是最常用的填料灼烧的粘土可改善电性能玻璃纤维提高拉伸强度和刚性,

3、但有损延伸性滑石提高拉伸强度和刚性,但有损延伸性云母提高拉伸强度和刚性,但有损延伸性颜料特殊填料,赋予颜色炭黑、二氧化钛等常用填料,赋予颜色光稳剂起吸收紫外光的作用,炭黑和二氧化钛可起到光稳剂作用。苯并三唑 的各种衍生物常用作光稳剂。一些热稳定剂和受阻胺光稳定剂具有特 殊功效生物杀灭剂用于雨布、游泳池衬里、屋顶密封等制品的添加,经常是与PVC和其 他助剂相容的稳定、耐候的含砷化合物阻燃剂PVC中的氯本身起阻燃作用。含增塑剂30%以上的软制品可能需要阻 燃剂。一般为氧化锑、磷酸酯型增塑剂和卤化烃类PVC塑料的合成PVC塑料是由乙炔气体和氯化氢合成氯乙烯,再聚合而成。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是以乙炔

4、电石法生产,50年代后期则转向了原料充足、成本低 廉的乙烯氧化法;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PVC树脂都是由此方法生产的。但 到2003年后,因石油价格暴涨,乙炔电石法成本反而比乙烯氧化法还要低 10%左右,所以PVC的合成工艺又转向了乙炔电石法。PVC塑料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VCM)经悬浮、乳液、本体或溶液法 工艺聚合而成,其中悬浮聚合工艺生产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一直是生产 PVC树脂的主要方法,在世界PVC 生产装置中大约占90%的比例(在世界PVC总产量中均聚物也占大约90%的 比例)。其次是乳液法,用于生产PVC糊树脂。其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 反应

5、温度一般为4070OC,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 PVC 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影响很大。悬浮聚合悬浮聚合通过不断进行搅拌使单体液滴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聚合反 应在单体小液滴中进行。通常悬浮聚合反应为间歇聚合。近年来各公司对PVC树脂间歇悬浮聚合工艺的配方、聚合釜、产品品 种和质量不断研究和改进,开发出各具特点的工艺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 Goodrichg公司)技术、日本信越公司技术、欧洲EVC 公司技术,这三大公司的技术在1990年以来世界新增的PVC树脂生产能力 中各占大约21%的比例。乳液聚合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基本类似,只是要采用更为大量的乳化剂,并且 不

6、是溶于水中而是溶于单体中。这种聚合体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 凝聚,从而得到粒径很小的聚合物树脂,一般乳液法生产的PVC树脂的粒径为0.1 0.2mm,悬浮法为20 200mm。引发剂体系与悬浮聚合也有所不 同,通常是含有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体系。干燥方法也设计成可以保持较 小的粒径的方式,常常采用一些喷雾干燥剂。由于不可能将乳化剂完全除 去,因此用乳液法生产的树脂不能用于生产需要高透明性的制品如包装薄 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制品如电线绝缘层。一般来说乳液聚合PVC树脂的价格高于悬浮聚合的树脂,然而需要以液体形式配料的用户使用这种树脂, 如糊树脂。在美国大部分乳液聚合的树脂产品都是糊树脂(又叫分

7、散型树 脂),少量用于乳胶。在欧洲,各种乳液工艺也用于生产通用树脂,尤其 是压延和挤出用树脂。本体聚合本体法生产工艺在无水、无分散剂、只加入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聚合, 不需要后处理设备,投资小、节能、成本低。用本体法PVC树脂生产的制品透明度高、电绝缘性好、易加工,用来加工悬浮法树脂的设备均可用于 加工本体法树脂。PVC本体工艺在8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尽管从理 论上说悬浮和本体聚合反应工艺生产的树脂可以用于相同的领域,实际上 加工厂一般只使用其中之一,因为悬浮和本体树脂不能混合,即使少量混 合也会因静电效应导致聚合物粉末的流动性降低,而悬浮聚合树脂更易得 到的,因此大多数加工厂放弃了本体树

8、脂,近年来本体工艺出现了止步不 前或衰退的状态。溶液聚合在溶液聚合中,单体溶解在一种有机溶剂(如 n 丁烷或环己烷)中引 发聚合,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沉淀下来。溶液聚合反应专门用于生产特 种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通常醋酸乙烯含量在1025% )。这种溶液聚合反应生产的共聚物纯净、均匀,具有独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PVC改性1 共聚反应改性在氯乙烯主链中导入其单体共聚合,得到的是包括两种单体链节的新 型聚合物,这种聚合物称为共聚物。目前氯乙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主要 品种和性能如下: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单体的引入可起到一般增 塑剂的作用,也即所谓“内增塑”,可以避免一般增塑剂的挥发

9、、迁移、 抽出等缺点,还可以降低熔融粘度、降低加工温度、改进加工性能。一般 共聚物中的醋酸乙烯酯含量为314%。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主要缺点是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耐 磨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氯乙烯一偏氯乙烯共聚物:这种共聚物的塑化性、软化温度、溶解 性等及分子内增塑作用与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基本相同。其最大的 特点是水和气体透过率小,在酮类溶剂中溶解度高,并能耐芳烃的稀释作 用,因而可有效地用于涂层。此外,还用来制造收缩薄膜。由于耐热、光 稳定性比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差,单体成本较高,所以在应用上没 有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广泛。氯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这种共聚物的内增

10、塑作用与氯乙烯一醋 酸乙烯酯相当,热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制造硬质和软质制品,改进加工性、 耐冲击性和耐寒性等。还可以用于涂层、粘结等。氯乙烯一马来酸酯共聚物:这种共聚物中马来酸酯含量为15%左右,内增塑作用与氯乙烯一丙烯酸酯相似。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 能降低较小,耐热性比一般共聚物高。氯乙烯一烯烃共聚物:将乙烯、丙烯等烯烃单体共聚合,可制得流 动性、热稳定性、抗冲性、透明性、耐热性等优异的共聚树脂。2共混溶改性在聚氯乙烯相内混炼导入异种高分子相一高聚物共混熔是一种简便而 有效的改性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已积累经验。一般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同的高聚物共混熔时,可以制备兼有这些高聚物性质的

11、混合物。为了改进硬质聚氯乙烯的流动性、冲击性能等,目前常用的共混高聚 物有: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 ),其主要是提高冲击强度。甲基丙 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MBS ),除耐气候性外,其余各项性能都近乎 于理想,特别是抗冲击强度,只要加入少量就可大大提高。氯化聚乙烯(CPE) 可以提高抗冲击强度,若加入20%用量,冲击强度就可非常高。乙烯一醋酸 乙烯酯(EVA )可提高冲击强度。为了改进软质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增塑剂的挥发、迁移、抽出 等常用的共混高聚物有:丁腈橡胶(NBR )、氯化聚乙烯(CPE )、氯乙烯 一丙烯酸酯、马来酸双辛酯等的共聚物、乙烯一醋酸乙烯酯(EVA)。聚氯乙烯基

12、本技术参数项目单位硬质聚氯乙烯软质聚氯乙烯比重1.35 1.451.16 1.35抗张强度g/cm335 5610 25伸长率MPa240100450收缩率%4187X10-5W/( mK)1 1.52 2.3导热系数3734比热0.2 0.280.3 0.5热膨胀系数4.2X103J/(kg K)5 18.5725耐热温度10-5/C65 8065 80体积电阻C (连续)101610111015击穿电压Q cm25 3520 30吸水率kV/mm0.07 0.40.15 0.75抗弱酸%良好良好抗强酸轻微影响轻微影响抗弱碱良好良好聚氯乙烯(PVC )树脂的一般性能性能数值和解释相对分子质量

13、一般为5万至13万,相对分子质量和支化度主要受到树脂生产温度控制相对分子质量测量因PVC在空气中加热会降解,不能用熔体指数测量。多通过稀聚合物溶液与纯 溶剂的相对粘度(RV)测量,RV值一般为5075K值表征机械性和加工性,低K值树脂易加工,不易变色,但机械强度较差,反之 亦然。注塑、吹塑和压延树脂的K值为5562;挤出片材为6266;大部分 压力管为6668粒径通用型树脂50150p m,糊树脂0.52p m堆积密度较高的堆积密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是对粒子球形形状、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表 征。悬浮法生产的硬制品用树脂有较高的堆密度增塑剂吸收取决于表面积和吸收能力,后者与树脂的多孔性和表面特点相关。高吸收性树 脂干混时候短凝胶又称“鱼眼”,是加工时不能完全熔化的树脂大颗粒。鱼眼会影响物理性质, 并成为稳定剂降解和树脂脱色的中心电性质电导性对于用作电线电缆绝缘的树脂很重要,低抽出物含量的树脂有较低的电导性密度均聚物通常为1.4g/cm3,共聚物为1.35g/cm3。比重高于聚乙烯、聚丙烯及ABS,是PVC的主要缺点之一热膨胀系数未增塑PVC为5X1020X10-5K-1,低于普通的热塑性塑料,但高于一般的热固性塑料。增塑PVC有更高的热膨胀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