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95759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 一、填空题(满分26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 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中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3.劳技课教学目的是通过 劳动、 劳动、 劳动和简单的 劳动和 及 ,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4课程改革使 教育取代原有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这是 的必然。5劳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 所需要、适应 、迎接挑战、具有 的现代人。6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

2、展, 的广泛应用,充满现代技术意识与思维的运用 的现代劳动必将取代_ _ 的体力劳动。7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课程是技术的 ,是定位于提高 的一门基础课程。8劳动课是一个 ,与学生的 和当地的 、 联系紧密,且以 为主的基础性学习领域。9劳技课是顺应当今科技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 学习领域。二、简答题(满分 18分)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简述学习迁移的类型、作用,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促进正向迁移。3、劳技课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什么? 三、论述题(满分 11分)试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结合以下情景事例,根据自己教学心得谈谈您对新

3、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解。情景:王老师是位有两年教龄的劳技学科教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以来,他参加了许多专业研修与培训,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他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力图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机会,他认为这些方法比较传统的方法更能使学生受益;与此同时,张老师认为,虽然孩子们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课堂气氛也似乎显得很活跃,但是,应掌握的设计与技术的基本知识是否最终能“落下”?因此,最好还是保守点,多采用一些传统的方法。小学教师劳动技术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满分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4、十二条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中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3.劳技课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及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4课程改革使劳动技术教育取代原有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5劳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迎接挑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6随着高新技术的迅

5、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充满现代技术意识与思维的运用现代技术与工具的现代劳动必将取代原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7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课程是技术的启蒙教育,是定位于提高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8劳动课是一个综合性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且以实践为主的基础性学习领域。9劳技课是顺应当今科技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开放性学习领域。二、简答题(满分 分)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参考答案)(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

6、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2.简述学习迁移的类型、作用,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促进正向迁移。(参考答案)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迁移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照学习迁移的方向,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

7、迁移和逆向迁移。促进教学中的迁移,应注意以下几点:了解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特点精选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3、劳技课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目标: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要求: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

8、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论述题(满分 分)试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结合以下情景事例,根据自己教学心得谈谈您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解。情景:王老师是位有两年教龄的劳技学科教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以来,他参加了许多专业研修与培训,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他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力图为学生提供自

9、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机会,他认为这些方法比较传统的方法更能使学生受益;与此同时,张老师认为,虽然孩子们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课堂气氛也似乎显得很活跃,但是,应掌握的设计与技术的基本知识是否最终能“落下”?因此,最好还是保守点,多采用一些传统的方法。【参考答案】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皮亚杰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说明了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认识是在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力倡发现法学习。以上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因此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远见卓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