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知识缕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95325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知识缕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知识缕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知识缕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知识缕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知识缕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知识缕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知识缕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知识缕析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高中阶段诗歌鉴赏的对象主要是技巧成熟、锤炼精工的近体诗,这些诗在题材、写作技巧与主题、常用意象等方面往往有规律可循,如能较系统地把握相关知识,则学生在阅读、欣赏、答题各方面都可有所依凭,渐臻熟练。现将相关知识缕析如下:(一) 常见诗歌题材及其知识1. 送别诗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

2、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例1.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解说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例2.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解说:题目

3、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用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了调子,建业则是友人要去的地方.深深的海门看不到尽头,远处的浦树在雨中摇曳,诉不完的别情,就如同这无边的雨丝.这四句则把别情形象化,反衬了情义的深重. 2.写景诗(山水田园与边塞)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4、枫叶 荻花 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

5、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类诗歌一般会给诗人的介绍,很出名的诗人则要求自己有积累)例: 溪兴 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即兴小诗.诗中描写的是这样一组画面:在一条寂静的深山小溪上,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个垂钓的人.风雨迷茫,他卷起钓丝,走进篷底,取出盛酒的瓦罐,对着风雨自斟自饮;直饮到烂醉,睡着了;小舟一任风推浪涌,待醒来时,才发觉船儿已从后溪飘流到前溪了.这诗似乎是描写溪上人闲适的心情和隐逸之乐.他置身世外,自由自在,垂钓,饮酒,醉眠,一切任其自然,随遇而安.他以此为乐,独乐其乐.

6、这似乎就是诗中所要表现的这一段溪上生活的特殊兴味. 杜荀鹤介绍:诗人身处晚唐暗世,很有才华但由于出身寒微而一生坎坷潦倒,壮志难酬,他的自叙诗写道: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老来奔走无门,回到家乡九华山,过着清苦的隐逸生活.透过画面的情景和气氛,这种闲适自乐的背后,却隐藏着溪上人内心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深山僻水,风风雨雨,气氛是凄清的;那垂钓者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以酒为伴;那酒器瓦瓯粗劣的瓦罐儿,暗示出它的主人境遇的寒苦;醉来睡着无人唤,进一步突出表面闲逸实际凄凉的心理感受.末句让小舟在山溪中任意飘流,看来潇洒旷达,实在也太孤寂.(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

7、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绘形),惊涛拍岸(绘声),卷起千堆雪(绘色). c.理解并能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烘托和映衬(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

8、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例说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浣女归来了.莲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 3.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鉴赏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

9、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例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 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

10、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

11、 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倍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

12、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首先是象征手法其次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例: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4.怀古咏史诗(1),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

13、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3),领悟感情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

14、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4),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

15、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5)例: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5.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1),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由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2),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