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94380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 答案新人教版)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C )A. 双腿瘫痪(t m hu dn)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望着望 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B. 历经十二余的风霜,他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庞变得憔 (qi do) 悴不堪。C.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 cn d d)的,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D.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你做 祷(d(D)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导析:C A项,“爆怒

2、”应为“暴怒” ;B项,“憔悴”的“憔”应读qiD项,“林阴”应为“林荫”。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舟山渔民捕获长约90厘米,重49斤的野生海鲫鱼,令人喜 出望外。B. 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 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C. 看到有人落水,岸上的人们都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救 人。D.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为明天的考试担忧。导析:C “忘乎所以”是贬义词,意思是由于过度兴奋或骄 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用在这里不符合褒义的语 境。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D )A. 因为超采

3、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注”分)(导析:D A项,“缩小”不能用倍数;B项,“原因是”与 “的结果”杂糅了 ;C项,“广泛” 一词词序不当,应该在“关 之前。4. (2017罗山)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C )她总是这么A.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B.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C.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 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D.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4、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导析:C 书名应该用书名号,罗摩衍那。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D )A.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代表作品有命若琴弦我 与地坛等。B.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著有诗集园丁 集等。C.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女作家冰心,她著有诗集繁星 春水等。D. 世说新语 二则作者是刘义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 士大夫的逸事。导析:D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说他是作者不 合适。6.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句子。(5分)(1)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2)母亲啊!你是荷

5、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 综合性学习。(10分)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 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 , 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 棵棵生命的幼苗。在 2018年5月13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开展了 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3 分)答案: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无声惊天地!天地宽大,父 母恩大。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界上有 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梦里

6、常回针牵线,晨起 不期饭透香。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 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 公益广告感兴趣?(4分)答案:小男孩妈妈的行为影响(教育)了他,使他学会了孝 敬(感恩)。母亲为我们无私付出,我们不但要有孝敬母亲的感 情,更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围绕其他亲情谈 亦可,但同样要抓住“感恩” “报答”“孝敬”“关爱”等关键 词。)(3)为了赞美深深的母

7、爱,有同学拟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 联写出下联。(3分)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示例)一颗热心只为儿女幸福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811题。(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期日中(正午时分)(2)去后乃至(到)(3)门外戏(玩耍)(4)对子骂父,则

8、是无礼(礼貌)9. 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离开 了。(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文: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10.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的一些内容。(2分)故事的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故事的发展:友人日中不至,太丘舍去。故事的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11. 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是怎样的人 ?请作一下评价。(2 分)答案:元方: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 之道。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

9、题。(14分)老海棠树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 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 从来就在一起。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 ,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 :“下来,下来 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 ?”是的,我在那儿看小 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 ”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 ,我两腿攀紧树 丫, 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

10、,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 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 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 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 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 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 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 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 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

11、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 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 ?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 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 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 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 我帮:“你刚回来,去歇着吧。” 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 ,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 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12、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 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 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 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 ,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奶 奶“奶奶一一”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 责备。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 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 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 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2. 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

13、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3分)答案: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 习。(答对三点满分)13. 请对下面AB两句做圈点评注,写在下面。(4分)(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答案: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 “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 的个性。(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答案:是对奶奶的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 愧、沮丧、失落的心理。14. 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 段写“我”在老海 棠树上的活动?(3分)答案: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 “我”的关心;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15

14、.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导析:本题考查了文章标题的作用。散文中标题的作用:(1)交代文章的内容。(2)点明文章的主旨。(3)交代行文的线索。(4) 标题具有象征意义。在本文中,海棠树贯串全文,海棠树老了 ,奶 奶也老了,童年的“我”,离不开海棠树和奶奶。海棠树具有了象征义。答案: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串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 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4分)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徐德新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

15、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 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 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 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 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 ,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 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 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 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 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 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 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 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 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