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94334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一、概述xxx市职业教育中心是xxx市教育局直属的重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是xx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和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性质为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和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考试工作。学校占地面积约260亩,资产总值近50000万元。近年来,学校逐步打造了“责任、合作、质量、服务、感恩”的校园核心价值,“厚德、师技、爱岗、创业”的校训,“团结、务实、创新、包容”的校风,“求知、求技、互助、共赢”的学风。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办学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注重技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实施“做人与

2、做事同学,技能与素养同修,成人与成才同步”的“三同”育人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xx职业教育先进单位、xx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集体、xx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xx中等职业学校教科研工作20强单位、广西卫生优秀学校、xx教育系统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已成为本地区龙头职业学校和xx示范特色职业学校,为“一带一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二、办学基本信息(一)办学条件2016年,学校校园面积175645平方米,生均42.3平方米;校舍面积886069平方米,生均20.

3、73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4958.3万元,生均11942元;图书总量112500册(含电子图书),生均27.94册。(二)办学规模2016年,学校全日制招生2010人,全日制在校生4152人,服务社会短期职业培训及考试8023人次。(三)经费投入2016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投入2161万元,生均投入5204元,基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四)专业建设2016年,学校开设有12个专业,在校生专业均值为346人。有广西示范专业3个,广西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4个;示范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042人,占全校在校生的50.02%,示范专业在校生专业均值为680.67人。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4个,广西重点建设专业(实

4、训基地)10个;重点专业全日制在校生共3848人,占全校在校生的92.68%,重点专业在校生专业均值为384.8人。(五)师资队伍2016年,学校通过公开招考、聘任和多渠道培养培训等措施,逐步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现有专任教师202人,生师比为20.55:1。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8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47人,“双师型”教师123人。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经费投入、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基本信息的具体情况见下表:表一:学校基本信息表项目2015年2016年增长数增长率校园面积()175645175645生均校园面积()43.634

5、2.3-1.33-0.34%校舍面积()819388606941315.04%生均校舍面积()20.3520.730.381.87%设备总值(万元)3662.354958.331295.9838.54%生均设备价值(万元)0.9096751.1942030.28452828.55%图书总数(册)11250011413516351.45%生均图书(册)27.9427.48-0.46-1.65%全日制招生数(人)1732201027816.05%全日制在校生数(人)402641521263.13%办学经费(万元)23322161-171-7.33%生均办学经费(元)57925204-588-10.

6、15%专业数1012220.00%在校生专业均值402.6346-56.6-14.06%示范专业数33示范专业在校生数1843204219910.80%示范专业在校生专业均值614.33680.6766.3410.80%示范实训基地数242100%重点建设专业数710342.86%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数353738483118.79%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专业均值505.29348.8-120.4923.85%专任教师人数19620263.06%生师比20.520.550.050.24%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18118763.31%研究生学历教师人数44高级职称教师人数434749.3%“双师型”教

7、师人数11812354.24%三、生源情况2016年,学校共录取全日制新生2010人,比2015年增长278人,增长率13.8%。按生源地分,新生生源地为市外的81人,本市的1929人。本地生源中,生源地为市直或市辖区(港北、港南、覃塘)的949人,桂平的912人,平南的68人。按户籍分,新生户籍是农村的2002人,城镇的8人。按成绩分,新生成绩在B及以上的252人,C的808人,C以下的950人。具体情况见下表:表二:新生生源情况表项目2015年2016年增长情况人数所占比重人数所占比重人数增长比重增长新生总人数1732100%2010100%278按生源地市辖区91552.8%94947.

8、2%34-5.6%桂平64837.4%91245.4%2648.0%平南814.7%683.14%-13-1.3%市外885.1%814.0%-7-1.1%按户籍农村172799.7%200299.6%275-0.1%城镇50.3%80.4%30.4%按成绩B及以上19611.3%25212.5%561.2%C69440.0%80840.2%1140.2%C以下84248.6%95047.3%108-1.3%从表中反映出:1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市内,特别是市辖区内。2016年,市内生源的比重占96%以上,市外生源占4.0%;市内生源中,市辖区内的生源又占了较大优势,占总生源的47.2%;其次是桂

9、平市,生源占45.4%,并且呈上升趋势;平南生源最少,占3.4%。由此可见,学校在稳定市辖区、桂平生源的同时,发展平南以及市外的生源空间还很大。2学校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2016年,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99.6%。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服务“三农”和扶贫富民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3生源的整体素质较低。2016年,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在B及以上的比重为12.5%,而C以下的比重占47.3%。但受广西出台中职优秀学生有机会直升本科政策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所转变的影响,学生成绩在B及以上的比重有增长趋势,2016年比2015年的比重增长了1.2%。四、学生发展与

10、成长(一)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安全、服务、质量、合作、创新”工作新思路,实施“做人与做事同学,技能与素养同修,成人与成才同步”的“三同”育人模式,把“三同”融入到课程设置、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管理和活动中,以学生学会做人为前提,培养学生学会做事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同时,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到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了成人与成才同步的目标,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管理育人,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1创新德育工作,创建积极向上、

11、文明和谐校园。学校一直以来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一是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爱岗创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二是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不断完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继续开展班级班干值周制度,组织好军训、跑操运动、班际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文艺活动等寓德育于实践教育

12、、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着手制定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课课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2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生发展与成长。教师是学校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党员是诸多因素中的灵魂,更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为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收获快乐,学校要求党员班主任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及“亮身份、亮岗位、亮成绩”,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对全体班主任则要求做到“四个到位”、“五个关注”、“五个正面”、“六个尊重”、“六个意识”,有效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和切实提升育人品质。(三)

13、服务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秉持“厚德、师技、爱岗、创业”的校训,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遵循教育部门提出的“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精神,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四)活动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加强校园学生社团建设,本年度新增了“爱心社”、“环保志愿者协会”等11个学生社团,使校园学生社团达31个。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

14、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也为我校社团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五)资助情况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一年来,我校主要资助方面有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广西“雨露计划”以及由学校年度部门预算资助贫困生资金(每年5万元)和“爱心社”募捐的经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免学费方面,2016年享受免学费人数为6878人次,国家助学金801人次。2016年秋季学期,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主要是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按国家下达的文件,结合自治区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我校把持有建档立卡的学生一一资助到位,坚决做到不漏一人。在政府奖学金方面,主要是奖励德、智、体三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主要是补助给我校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