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94271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高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1章章末测试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第一章章末测试班级_姓名_考号_分数_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a,b,c,abM,则()AMc BMc CMc DMc答案:A解析:注意点、线、面关系的符号表示,结合平面的公理3可知,Mc.2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2,3,3,则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0 B22 C24 D26答案:B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则4r222323222,球的表面积为4r222.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

2、视图均是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圆柱 B圆锥 C圆台 D球答案:D解析:因为球的三视图都是半径相等的圆,则其他的三个均不可能满足条件4圆锥的高伸长为原来的2倍,底面半径缩小为原来的,则它的体积是原来体积的()A. B. C. D.答案:A解析:设原圆锥高为h,底面面积为S,则VhS,新圆锥的高为2h,底面面积为,V2hV.5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E是DD1的中点,F是BB1的中点,设过点C1,E,F三点的平面为,则正方体被平面所截的截面的形状为()A菱形 B矩形C梯形 D五边形答案:A解析:设正方体棱长为a,连接AE,C1F易发现AEC1F,所以平

3、面经过点A,所以截面是四边形AEC1F,根据勾股定理易求得AEEC1C1FAFa,所以截面为菱形6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可以是()A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平行B内的任何直线都与平面平行C直线a,直线b且a,bD直线a,a答案:B7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直底面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2,当其正(主)视图有最大面积时,其侧(左)视图的面积为()A2 B. C2 D6答案:C解析:S22.8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若a,b,则abB若a,b,ab,则C若a,b,ab,则D若a、b在平面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ab答案:C解析:与同一平面平

4、行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所以A错误;与两条平行直线分别平行的两个平面未必平行,所以B错误;如图所示,直线a,b在平面内的射影分别为m、n,显然mn,但a、b不垂直,所以D错误,故选C.9三条直线a、b、c两两平行且不共面,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m个平面,这m个平面把空间分成n个部分,则()Am2,n2 Bm2,n6Cm3,n7 Dm3,n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三条不共面的平行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而这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7部分10平行六面体的相交于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是a、b、c,三条棱中每两条的夹角都是60,则它的体积是()Aabc B. C.abc D.abc答案:D解析:如图

5、所示,设AA1c,ABa,ADb,A1在底面射影O.在DAB的平分线上,作OEAB于E,连结A1E,则A1EAB,在RtA1AE中,A1AE60,AE,在RtAEO中,OAE30,AOc,高A1Oc.VS四边形ABCDA1Oab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正方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体积之比等于_答案:1:3 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内切球半径为r,外接球半径Ra.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cm3.答案:18解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两个相同的长方体(331)组合而成的几何体,故其体积为18

6、.1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的序号)答案:解析:如图所示,因为MNAD,NPAC,所以平面MNP平面AB.故AB平面MNP.如下图所示,AB与平面MNP不平行(反证法),连结CD、再连结BE,分别交CD、MP于R、Q,连结NQ,若AB平面MNP,则ABNQ.又由N为AE的中点,R为BE的中点,得ABNR.在平面ABE中过点N有两条相交的直线平行于AB,与平行公理矛盾,所以AB与平面MNP不平行如图所示,连结CD,因为AD平行且等于BC,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

7、以ABCD.又因为MPCD,所以ABMP.所以AB平面MNP.对于,AB与平面MNP不平行(反证法),如上图所示,连接DM,ME.若AB平面MNP,因为MNDP,所以DM平面MNP,又DM平面ABMD,所以ABDM.又由AD平行且等于BC,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BCD.在平面ABCD中过点D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AB,与平行公理矛盾于是AB与平面MNP不平行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其中第14小题8分,第1518小题各1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4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D底面ABCD,ADPD,E、F分别为CD、PB的中点,求证:EF

8、面PAB.证明:如图,连结EP.PD面ABCD,DE在面ABCD内,PDDE,又CEED,PDADBC.RtBCERtPDE.PEBE.F为PB的中点,EFPB,PDABCD ABABCD PDAB又ABADAB平面PADPAAB在RtPAB中,PFAF,又PEBEEA,EFPEFA,EFFA.又PB,FA为平面PAB内相交直线EF面PAB.15.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ABC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ADBC,EHBC,FGBC,D、H、G为垂足,若将正ABC绕AD旋转一周所得圆锥体积为V,求由阴影部分所产生旋转体的体积与V的比值解:如图所示,设圆锥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则圆柱的高为,

9、底半径为,则111.16如图所示,在侧棱垂直于底面ABC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1B1A1C1,D,E分别是棱BC,CC1上的点(点D不同于点C),且ADDE,F是B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平面BCC1B1;(2)直线A1F平面ADE.证明:(1)因为CC1平面ABC,又AD平面ABC,所以CC1AD.又因为ADDE,CC1,DE平面BCC1B1,CC1DEE,所以AD平面BCC1B1.又AD平面ADE,所以平面ADE平面BCC1B1.(2)因为A1B1A1C1,F为B1C1的中点,所以A1FB1C1.因为CC1平面A1B1C1,且A1F平面A1B1C1,所以CC1A1F.又

10、因为CC1,B1C1平面BCC1B1,CC1B1C1C1,所以A1F平面BCC1B1.由(1)知AD平面BCC1B1,所以A1FAD.又AD平面ADE,A1F平面ADE,所以A1F平面ADE.17如图所示,AB是圆柱的母线,O是上底面的圆心,BCD是下底面圆的内接三角形,且BD是下底面圆的直径,E是CD的中点求证:(1)OE平面ABC;(2)平面OCD平面ABC.解:(1)取BC中点为F,连结EF,OA,则EF是BCD的中位线,EF綊BD.设下底面圆心为O,连结OO,AB是母线,AB綊OO,AO綊EF,AFOE且AF平面ABC,OE平面ABC,OE平面ABC.(2)在圆柱中,AB平面BCD,A

11、BCDBCCD,ABBCBCD平面ABCCD平面OCD平面OCD平面ABC.18如图所示,在侧面均垂直于底面ABC的三棱柱ABCABC中,BAC90,ABAC,AA1,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AACC;(2)求三棱锥AMNC的体积解:(1)(法一)连接AB,AC,由已知BAC90,ABAC,三棱柱ABCABC为直三棱柱,所以M为AB中点又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MNAC.又MN平面AACC,AC平面AACC,因此MN平面AACC.(法二)取AB中点P,连接MP,NP,则M,N分别为AB与BC的中点,所以MPAA,PNAC,所以MP平面AACC,PN平面AACC.又MPNPP,因此平面MPN平面AACC.而MN平面MPN,因此MN平面AACC.(2)(法一)连接BN,由题意ANBC,平面ABC平面BBCCBC,所以AN平面NBC.又ANBC1,故VAMNCVNAMCVNABCVANBC.(法二)VAMNCVANBCVMNBCVANBC.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