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墙式洞门计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941869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翼墙式洞门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翼墙式洞门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翼墙式洞门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翼墙式洞门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翼墙式洞门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翼墙式洞门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翼墙式洞门计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洞门设计4.1洞门设计步骤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 1.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3.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并和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4.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1.1确定洞门位置洞口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洞口的边坡及仰坡必须保证稳定。2.洞口位置应设于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3.位于悬崖陡壁下的洞口,不宜切削原山坡;应避免在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进洞。4.跨沟或沿沟进洞时,应考虑

2、水文情况,结合防排水工程,充分比选后确定。5.漫坡地段的洞口位置,应结合洞外路堑地质、弃渣、排水及施工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6.洞口设计应考虑与附近的地面建筑及地下埋设物的相互影响,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7.洞门宜与隧道轴线正交;地质条件较好; 做好防护;设置明洞。 洞口地质条件 洞口入口端位于山体斜坡下部,斜坡自然坡度约45左右,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在右洞为大角度相交,位置较好,围岩上部为覆盖层为碎石质,厚度为0.6m-1.7m,下部为砂质板岩,全风化岩石厚为0-2.0m强风化岩厚为0-6.4m,砂质板岩与变质砂岩中风化厚度为8.1-15.8m;为软岩,薄层状结构,岩体破碎,软岩互层,主要结构面

3、为层面及节理裂隙面,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围岩有影响;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围岩为弱透水,可产生点滴状出水,局部可产生线状出水;围岩稳定性差。4.1.2确定洞门类型洞门类型及适用条件 洞门的形式很多,从构造形式、建筑材料以及相对位置等可以划分许多类型。目前,我国公路隧道的洞门形式有: 端墙式洞门 翼墙式洞门 环框式洞门 台阶式洞门 柱式洞门 遮光棚式洞门等。端墙式洞门 适用于岩质稳定的级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常使用的洞门型式翼墙式洞门 适用于地质较差的级以下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翼墙式洞门由端墙及翼墙组成。翼墙是为了增加端墙的稳定性,同时对路堑边坡也起支撑作用。其顶面一般均设置水

4、沟,将端墙背面排水沟汇集的地表水排至路堑边沟内环框式洞门 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I级围岩)、节理不发育,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的排水要求时采用台阶式洞门 当洞门傍山侧坡地区,洞门一侧边坡较高时,为减小仰坡高度及外露长度,可以将端墙顶部改为逐步升级的台阶形式,以适应地形的特点,减少仰坡土石方开挖量。遮光棚式洞门 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入口通常外伸很远。遮光构造物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之分,前者遮光板之间是透空的,后者则用透光材料将前者透空部分封闭。但由于透光材料上面容易沾染尘垢油污,养护困难,所以很少使用后者。形状上又有喇叭式与棚式之分 洞门形式的选择 按分类,隧道右线属长隧道,

5、基本服从于路线走向,路线与地形等高线基本正交,洞门按受力结构设计。洞门形式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情况选定。根据洞门所处地段的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遵从“早进洞,晚出洞”的设计原则,并考虑洞门的实用、经济、美观等因素,因此本隧道使用翼墙式洞门(带挡土墙),使用翼墙式洞门。 4.1.3 洞门构造要求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构造要求为:(1)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小于1.0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脚不小于0.5m。(2)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洞门墙的厚度可按计算或结合其他工程类比确定

6、。 (3)洞门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应视地基及地形条件,埋置足够深度,保证洞门的稳定。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小于1.0m,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小于0.5m;基底标高应在最大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基底埋置深度应大于墙边各种沟、槽基底的埋置深度。(4)松软地基上的基础,可采取加固基础措施。洞门结构应满足抗震要求。4.1.4 验算满足条件 采用挡墙式洞门时,洞门墙可视为挡土墙,按极限状态验算,并应验算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验算时应符合表3.1和表3.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的规定,并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

7、有关规定。表4.1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仰坡坡率计算摩擦角(o)重度(kN/m3)基地摩擦系数f基底控制压应力(Mpa)1:0.5 70250.60 0.80 1:0.7560240.50 0.60 1:150200.40 1:1.25 43-45180.40 1:1.5 38-40170.25 表4.2 洞门墙主要验算规定墙身界面荷载效应值Sd结构抗力效应值Rd(按极限状态计算)墙身截面荷载效应值Sd结构抗力效应值Sd(按极限状态计算)墙身截面偏心距e 0.3倍截面厚度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c1.3基底应力地基容许承载力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o1.6基底偏心距e岩石地基B/5-B/4;土质地基B/64.

8、2龙洞翼墙式洞门结构设计计算4.2.1计算参数计算参数如下: (1)边、仰坡坡度1:1.25; (2)仰坡坡脚=39,tan=0.8,=9; (3)地层容重=18KN/m3; (4)地层计算摩擦角=45; (5)基底摩擦系数0.4; (6)基底控制应力【】=0.3Mpa4.2.2建筑材料的容重和容许应力(1)墙端的材料为水泥砂浆片石砌体,片石的强度等级为Mu100,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10。(2)容许压应力【a】=2.2Mpa,重度t=22KN/ m3。4.2.3洞门各部尺寸的拟定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结合洞门所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拟定洞门翼墙的高度:H=13.35m

9、;其中基底埋入地基的深度为1.59m,洞门翼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1.8m,洞门翼墙与仰坡间的的水沟深度为0.5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1.05m,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为2.5m,墙厚2.48m,设计仰坡为1:1.25,具体见图纸。4.3洞门验算4.3.1洞门土压力计算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土压力计算图示具体见图3.2。 图3.2 洞门土压力计算简图最危险滑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式中:围岩计算摩擦角; 洞门后仰坡坡脚; 洞门墙面倾角代入数值可得: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土压力为;由三角关系得: 式中: E土压力(KN

10、); 地层重度(KN/m3) 侧压力系数; 墙背土体破裂角; b洞门墙计算条带宽度(m),取b=1.0m; 土压力计算模式不确定系数,可取=0.6。把数据代入各式,得:m洞门土压力E: 式中:墙背摩擦角 4.3.2抗倾覆验算 翼墙计算图示如图3.3所示,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应绕O点产生倾覆时应满足下式: 式中: K0倾覆稳定系数,; 全部垂直力对墙趾O点的稳定力矩; 全部水平力对墙趾O点的稳定力矩;图3.3 墙身计算简图由图3.3可知:墙身重量G:Ex对墙趾的力臂:对墙趾的力臂: G对墙趾的力臂: 代入上式得:故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4.3.3抗滑动验算 对于水平基底,按如下公式验算滑动稳定性:

11、 式中: Kc滑动稳定系数 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力之和; 墙后主动土压力之和,取=Ex; f基底摩擦系数,取f=0.4由图3.3得: 故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4.3.4基底合力偏心矩验算 设作用于基底的合力法向分力为,其对墙趾的力臂为ZN,合力偏心矩为e,则:合力在中心线的右侧。计算结果满足要求。,计算结果满足要求。4.3.5墙身截面偏心矩及强度验算(1)墙身截面偏心矩e 式中: M计算截面以上各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之后; N作用于截面以上垂直力之后。将数据代入墙身偏心矩E的公式,可得:,计算结果满足要求。(2)应力 满足要求。通过以上的验算,说明龙洞端翼墙式洞门的尺寸合理。详图见设计图纸。 排水设计隧道排水应根据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切实可靠地设计和施工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1. 在洞口仰坡5m以外,设置天沟,并加以铺砌。2. 对洞顶地表的陷穴,深穴加以回填,对裂缝进行堵塞。3. 对洞顶天然沟槽加以整治,是山洪宣泄畅通。4. 在地表水上游设截水导流沟。5. 在仰坡到洞顶处2m左右设计排水沟。6. 边坡设计排水沟。 纵段剖面 纵剖面图 平面图 纵剖面图 排水平面图 排水纵剖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