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93395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一门疗效卓越的独特医学。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中的两个最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将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2、整体观念的内容: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两方面。二、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概念: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单一的,分散的症状或体征。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疾病的全过程。指有特定的病因、症状体征、发病形式、转归的完整过程。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辨证:用四诊方法收集

2、资料,如症状、体征、脉象等,并归纳分析资料,辨清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称为辨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为论治,又称施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与辩病的关系: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先辨病后辨证,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中医更强调辨证。证同治同,证异治亦异。 同病异治: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证不同,治法不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证同治同,异病同治。第二节 藏 象 学 说 藏象内藏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实质形象。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

3、的整体观,既有解剖的概念,更重要是生理和病理的概念。内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受盛和转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共同的生理功能:似脏非脏,似腑非腑。藏精气而不泻,与脏相似,又区别于脏,也不同于腑。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理功能心: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2、肺的生理功能肺: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为皮,其华在毛,开窍在鼻。3、脾的生理功能脾:脾为仓廪之官。主运

4、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4、肝的生理功能肝: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5、肾的生理功能肾: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四、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的生理功能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精之府,又属奇恒之腑。与肝相表里,内贮藏和排泄胆汁,助消化。2、胃的生理功能胃: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与脾相表里,(1)主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3、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与心相表里。(

5、1)主受盛化物;(2)分别清浊。4、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与肺相表里。将糟粕变化成为大便,排出体外。5、膀胱的生理功能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与肾相表里。主贮尿、排尿功能。6、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又为孤府。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在整体方面。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机气化。疏通水道,为水液运行的通路。2、局部方面。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阴阳表里关系,经脉相联属。1、心与小肠的关系。分清别浊与心血有联系。病理可见“心火移热于小肠”。2、肺与大肠的关系。肺肃降与大肠传导有关。病理可见“气虚便秘”等。3、脾与胃的关系。(1)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

6、(2)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3)燥湿相合,协调共济。4、肝与胆的关系。肝胆相互为用,肝的疏泄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5、肾与膀胱的关系。膀胱的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虚衰,固摄无权,可见遗尿、尿频;肾阳虚衰,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小便不利。 第四节 阴 阳 学 说中医阴阳学说 阴阳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中医认为,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二字。“阴阳”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即“表、热

7、、实”属“阳”;“里、寒、虚”属“阴”。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

8、”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

9、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

10、会产生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

11、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

12、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二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 (三)阴阳与人体病理的

13、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

14、、“阴阳两虚”证。 三 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四 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

15、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以阳虚为主的,以补阳为主,兼以补阴,以阴虚为主的,以滋阴为主,兼以补阳。第五节 五 行 学 说五行“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之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五行 “五行”是对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的概括。中医将人体的内脏分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关系来解释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心阳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作用,金角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