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92813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课程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院(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编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学类学分2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等学时36后修课程药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等课程英文名称Pathophysiology、课程简介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该课程的目标是让 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一般规律与机制,同时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 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和科学基础研究。病理生理学又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学好病理生理学将显著 拓宽医

2、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生理学内容分为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三个部分。总论主 要介绍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讨论多种疾病中可能 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是以系统为单位,介绍一 些常见的病理过程。本课程适用专业为中西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医学类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完善学生的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促进前期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并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打 好基础。同时通过对疾病本质的学习,丰富医学知识和技能,树立和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 观及医学人文精神。该课程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三个

3、纬度支撑专业培养目标 的实现。依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学习内容包括较全面、系统的病理生理学知识, 设置理论课36学。二、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学习疾病发生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使学生系统、辩证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以正常机体的功能代谢为基础,逐步认识、理解患病机体的各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从而 认识到本课程的桥梁价值,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奠定基础;通过PBL授课及小组讨论等手 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 职业道德观,培养医学人文精神;通过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知识目标】:正确理

4、解和掌握疾病等基本病理生理学概念和病理过程,学习病因学和发病学的 一般规律;熟悉、掌握人体患病时出现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和发生的基本机制,认识疾 病的本质,理解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及特殊规律。【技能(能力)目标】:1. 通过探究式学习、PBL案例分析等手段,培养临床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PBL学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1. 通过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并能够从现代 医学的角度对比学习中医学知识,促进中西医结合与发展。2. 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病理生理学

5、课程的桥梁作用及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3. 通过学习疾病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患者,注重交流与 沟通,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三、课程学时分配表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总学 时讲授 学时实验学时探究 式教 学学 时网络 学习 学时第一单元 绪论绪论11000第二单元疾病概论疾病概论11000第三单元 水电解质紊乱水、钠代谢紊乱 机体调节机制 对机体影响32.500.50钾代谢紊乱 原因发病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32.500.50第四单元 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指标及类型 对机体的影响54.500.50第五单元 发热发热11000第六单元 应激应激自学0000

6、.5第七单元 缺氧缺氧指标 原因及类型 对机体影响22000第八单元 休克休克病因与分类发生机制 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32.000.50.5第九单元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分期和分型 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21.5000第十单元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43001第十一单元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病因、诱因和分类 发病机制呼吸衰竭机体的代偿反应 主要功能代谢变化32.500.50第十二单元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病因和分类 发病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32.500.50第十三

7、单元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32.500.50教学反馈周教学反馈22000合 计3630. 503.52总 计36四、学习要求第1教学单元绪论【知识目标】1. 熟悉:知识点1、病理生理学的概念;知识点2、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病理过程;知识点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2. 了解:知识点1、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地位及研究方法。【提高能力】提高建立各种基本病理生理过程与疾病横向联系的能力。【探究学习】无。第2单元疾病概述【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疾病的概念;知识点2、脑死亡的概念、意义。2. 熟悉:知识点1、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病因、条件的概念;知识点2、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知识

8、点3、脑死亡的判断标准。3. 了解:知识点1、常见病因分类;知识点2、各类致病因素的致病特性;知识点3、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知识点4、疾病分期与转归形式。【提高能力】提高预防亚健康及疾病的能力。【探究学习】无第3教学单元水电解质紊乱【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低渗性、高渗性、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发生机制和对机体的主要影响;知识点2、低钾血症的概念、发生机制以及对心脏、骨骼肌及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知识点3、高钾血症的概念、发生机制以及对心脏、骨骼肌及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2. 熟悉:知识点1、正常水、钠平衡;知识点2、水、钠代谢紊乱的病因;知识点3、水肿的概念和发生基本机制;知识点4、水肿的特

9、点及对机体的影响;知识点5、正常钾代谢;知识点6、钾代谢紊乱发生的原因。3. 了解:知识点1、各型脱水和水中毒的防治原则;知识点2、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知识点3、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知识点4、钙磷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提高能力】提高对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及防治能力。【探究学习】1. 探究钙磷代谢异常可能出现在哪些疾病中,可能的临床表现?以及与其他电解质紊乱 有无关联?2. 设置案例讨论,学生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案例。(中医学类和中西医临床医学)第4教学单元酸碱平衡紊乱【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知识点2、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10、;知识点3、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时机体的代偿;知识点4、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知识点5、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2. 熟悉:知识点1、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知识点2、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原因和机制;3. 了解:知识点1、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知识点2、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基本类型,代偿预计值公式的使用;知识点3、各种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提高能力】提高对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及防治能力。【探究学习】1. 通过案例分析或梳理知识框架图,探究在疾病发生时酸碱平衡紊乱与水电解质紊乱之间的 相关性。2.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混合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和步骤。(中医学类和中西医临床专业

11、)第5教学单元发热【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发热、发热激活物和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知识点2、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2. 熟悉:知识点1、发热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改变;知识点2、内生致热原和中枢性发热介质的种类。3. 了解:知识点1、热限及其成因;知识点2、发热的防治原则。【提高能力】1. 提高对发热这一病理过程可出现在何种疾病中的认识;2. 提高对发热的防治能力,理解解热药的作用靶点。【探究学习】无第6教学单元应激【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应激、应激原、急性期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热休克蛋白的概念;知识点2、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与细胞反应;知识点3、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知识点4、

12、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其生理意义。2. 熟悉:知识点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其构成及基本效应;知识点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轴构成及基本效应;知识点3、应激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应激与应激性疾病的发生的机制。3. 了解:知识点1、急性期反应以及热休克蛋白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意义;知识点2、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知识点3、应激性损伤的防治原则。【提高能力】提高对不良应激的防治能力。【探究学习】探究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应激性溃疡),并理解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和连续过 程,最终导致疾病发生。第7教学单元缺氧【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缺氧的概念;知识点2、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

13、特点及其机制;知识点3、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包括代偿适应与失代偿性变化。知识点4、氧疗的原则。2. 熟悉:知识点1、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和影响因素;知识点2、缺氧引起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3. 了解:知识点1、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知识点2、氧中毒。【提高能力】1. 根据缺氧类型的不同,学会临床处理时的不同给氧原则。2. 了解对于新生儿等缺氧后遗症如何护理和康复。【探究学习】无第8教学单元休克【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休克的概念和发生的始动环节;知识点2、休克各期的微循环改变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意义。2. 熟悉:知识点1、休克的病因和分类;知识点2、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知

14、识点3、常见休克的病变特点(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 克)。3. 了解:知识点1、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知识点2、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提高能力】1. 结合临床表现,能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休克,或处于休克的哪个阶段。2. 能够结合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制,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治休克的发生发展。【探究学习】1. 思考:休克过程中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但对微循环的效应发生变化, 为什么?2. 查阅文献及书籍,谈谈感染性休克发生机理及防治原则。(中医学类和中西医临床专业)第9教学单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知识目标】1. 掌握:知识点1、DIC的基本概念;知识点2、DIC的发病机制;知识点3、促进DIC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知识点4、DIC的主要临床表现。2. 熟悉:知识点1、DIC的分期及各期的病理生理特点。3. 了解:知识点1、DIC的分型;知识点2、“3P”试验、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知识点3、DIC的病理生理学防治基础。【提高能力】1. 学会依据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